前不久,WhatsApp 上一個知青群組中一位朋友的頭像和個人訊息忽然間消失,然後有一個不知什麼時候加入的人發了一則隱晦的信息,教人聯想到那位朋友已經離世,令群里其他人極感錯愕。其後群里有人給那位遠在南美的群友打了個電話,才知道原來是技術故障,虛驚一場。
針對這件事,群主首先把那位“擅入者”趕出了群,然後大家就這次事件進行了討論。群友的共識是,雖然大家的反應看起來有點杯弓蛇影,實際上反映了我們這個年齡段一種心照不宣的共情。
我們這個群組人數不多,都是同一時期“下鄉”到同一個地方,逃港或回城之後,幾十年來各有不同際遇,由於互聯網得以“天涯共比鄰”。下鄉的時候,部分人已經念完高中,高考的分數完全達到當時那些名校的錄取線,然而由於家庭成分或個人政治表現被系統性地刷到“榜外”。也有隻念完初中,就被“一顆紅心,兩種準備”的洪流裹挾着到了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少年。那些當時的高中畢業生,如今已經接近八十歲,初中畢業的也都七十過半,最近三年,我們共同的知青朋友一個一個走完了他們的人生路,余者也大都疾病纏身,故此對於那些負面訊息普遍心懷預悸。
早兩年,我對於一些朋友每天在微信群上發那些“早安”圖片的舉動不以為然,認為沒有什麼營養價值,現在倒是每天早起總要看看還有哪些人在發圖,然後才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