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的認同迷惘 |
送交者: 謝盛友文集 2024年10月08日13:11:45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
台灣人的認同迷惘 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10月5日在“113年國慶晚會在台北”活動的演說中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10月1日剛過完75歲生日,再過幾天,中華民國就要過113歲生日。因此,就年紀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絕對不可能成為中華民國人民的祖國,反倒是中華民國可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75歲以上民眾的祖國。” 賴清德還提到,“中華民國在台澎金馬落地生根已經75年,不必再去談論這一層關係,但是如果有人要祝賀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日快樂,特別祝賀詞要精準,切勿用祖國兩字。” “祖國說”引發輿論熱議,也登上不少國際媒體版面。在野的國民黨則稱,賴清德既然提到了“祖國說”,就應該將中華民國的一切元素視為國家精神象徵的主體,包括國旗與國歌等,“我們期待可以看到賴總統手拿國旗和人民一起唱國歌。”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至今尚未針對賴清德上週在台北的國慶晚會上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絕對不可能成為中華民國人民的祖國”的說法進行回應。 2021年8月10日台灣制憲基金會所做的一份調查中,若台灣人、中國人二選一,高達89.9%民眾認為自己是台灣人,只有4.6%自認是中國人。若可選擇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67.9%民眾表示是台灣人,27.8%認為兩者皆是,只有1.8%自認是中國人。 對於台灣人的身份認同議題,中國華東師範大學許紀霖教授有篇分析:“亞細亞的孤兒:四代台灣人的認同迷惘” 。 許倬雲說歷史:台灣四百年 許倬雲先生以恢宏的史家視野與飽含情感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四百年來台灣歷史的起落興衰:從16 世紀的大航海時代開始,台灣經歷了荷蘭殖民、鄭氏集團、清政府、日本殖民和國民黨政權的統治,始終未曾擺脫本土、大陸和世界三層因素的糾纏。《許倬雲說歷史:台灣四百年》簡明扼要地梳理了台灣的歷史變遷,總結了20 世紀70 年代以來台灣政治經濟發展的得失,表達了一代學人對海峽兩岸未來的憂思與期盼。 前 言 許倬雲先生的《台灣四百年》梳理了台灣四百年的歷史,從經濟、政治和文化多角度,從世界史、中華史、台灣史多維度的講述了台灣的發展歷程,是一本深入淺出簡明扼要的台灣歷史普及讀本。許倬雲生於大陸,長於大陸,成才於台灣,成名於美國,他始終致力於歷史知識的普及工作,希望能夠將歷史現實的借鑑意義呈獻給普羅大眾。《台灣四百年》是口述的歷史,以講義的形式,分七個篇章講述了台灣四百年的歷史。先生經歷戰亂離別,背井離鄉,基於身份的多重複雜性,他在講述台灣歷史時,既能站在大陸立場以大局觀看待問題,也能站在台灣立場為其困境和苦難報以同情和憐憫。因此書中的語言不同於尋常歷史書籍的嚴謹語言,先生始終用飽含深情的語言描繪着台灣的起落興衰。 台灣正式進入國際視野是完全被動的,被西方殖民者和東方倭寇拽入世界發展史,從此告別偏安一隅的歷史,進入四百年的動盪發展史。先後經歷荷蘭殖民統治、鄭氏集團的軍事經濟管轄、清政府統治、日本殖民統治和國民黨統治,始終在本土、大陸和世界三層因素中的衝撞糾纏。從歷史的蛛絲馬跡,找尋到台灣發展成如今模樣的原因,也能理解為何台灣民眾對大中華始終缺乏歷史歸宿感及文化認同感的原因。 明朝自鄭和下西洋後,開始實施海禁,此政策延續明清兩代,對中國發展帶來巨大阻礙,台灣也因其遠離大陸的海島身份並不為當時政府所重視。再加上台灣複雜的地形和稀少的人口,更是減少了民間對台灣商貿活動,這是台灣欠發展的初因。 但地理位置的優越性註定台灣不會孤寂太久。十六世紀中期開始,明朝沿海和日本倭寇的經貿活動逐漸增多,擺脫明代官方禁令需要海外據點,西方航海者也亟需在東亞尋找一個商貿轉運點,台灣自然成為首選。明朝滅亡後,鄭成功為了求得穩固的根據地,於1661年趕走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開啟鄭氏三代對台灣的統治。鄭氏集團原是海盜集團,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就是明末著名的大海盜,海島集團是經濟與軍事並重的組織,所以在台灣實行的統治也是如此。軍事需要經濟的強力支持,於是鄭氏延續着台灣的海上貿易作用,力促經濟發展,無形中促進了台灣的開化和進步。 1683年,施琅攻克台灣[1],鄭克爽(鄭成功之孫,明鄭政權末代君主)投降,台灣進入清朝兩百餘年的統治。同明朝一樣,實施海禁的清朝並不重視台灣。一方面嚴禁民間的赴台經濟活動,另一方面只派粵閩的單身漢赴台開墾,一進一出,台灣的發展再次受阻。台灣原住民未開化,文明程度很低;同鄭成功赴台的十萬將士多是兵卒,也不具有太多文化;清統治時期,士大夫視赴台為危途,派去的都是沒有文化的單身漢,造成台灣的俗民文化始終同大陸的精英文化格格不入。赴台的單身漢大多福建的漳州和泉州以及廣東的客家人聚集區,三撥人赴台開墾土地,架設灌溉設施,同原住民融合,對台灣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但三波勢力卻始終相互侵軋,從未停息。中國人內鬥的劣根性,在一個小小的台灣島不止一次的上演,輪迴至今。 洋務運動開啟了台灣的現代化。1885年清政府將台灣從福建省析出升格設立台灣省,劉銘傳出任首任巡撫。現代化發展僅僅十年,甲午戰敗的清政府割讓台灣,台灣進入日本半個世紀的殖民統治。清政府的漢化並不充分,台灣民間的經濟豪族也不同於大陸的士族鄉紳,沒有起到教育開化的社會作用,台灣人民的文化認同十分淡薄。1895年後,收到殖民統治的台灣人民被強迫學習日語,尊奉天照大神和天皇,在精神信仰和文化認同上又一次混亂。儘管在抗戰勝利後統計的皇民人數不足總數的十分之一,可思想上的迷惘是無法用數字體現的。台灣人在台地位低於日本人,可到日占東北後,地位又高於當地人,既被日本人欺壓,又不被大陸人理解同情,找不到歸屬,成為沒有國家的族群,台灣本土作家吳濁流的成名作《亞細亞的孤兒》就以主人公的經歷表達了此遭遇。 隨着二戰進入膠着時期,台灣人也被日軍抽調入伍,主要在在東南亞和太平洋戰場作戰。日本投降後,大陸旋即陷入內戰,無暇顧及台灣的國民政府讓就近的福建武裝長官陳儀統攝台灣。當台灣人民滿懷期待的迎接大陸接收大軍時,卻只看到衣衫襤褸,軍容不整的游擊部隊,反觀投降的日本軍隊,軍容整齊,軍威尤勝,不免讓台灣民眾大失所望。第一印象不好的陳儀政府,後來又屢犯政策混亂和貪污腐敗的錯誤,讓台灣民眾愈發不滿,終於在1947年爆發“二二八事件”。起因是台灣當局糾察員過失致群眾死亡,後又因警察開槍鎮壓請願民眾而導致群眾死傷,遂引發全省的排外運動,凡是不會閩南語的外地人,抓住便打,被打死的外省人數以千計。暴動的群眾中,主要成員正是隨日本出戰太平洋的台灣本省軍夫。蔣介石本就頭疼大陸戰局,聽聞台灣暴亂,真以為是大規模的叛亂,就派軍隊彈壓,於是數以千計的本省人遇害。 “二二八事件”是台灣本土與異族衝突和內部紛亂對立的縮影,貫穿整個台灣歷史。從最初的反抗荷蘭人殖民統治,到反清復明,到泉漳客三族內鬥,到賽德克巴萊的“霧社事件”,到“二二八事件”,直到今天國民黨和民進黨的“立法委”鬧劇,以及同大陸的關係,深深體現着族群因素對台灣發展的影響,以至於今天的台灣形成兩黨並不以政黨理念劃分而以族群劃分的民主格局。 四百年的時間,台灣人屢次成為失去根系的人,在一次次被侵略和被鎮壓中,在一次次被丟棄和被遺忘後,對文化和民族的認同,都隨歷史的塵埃淡去。加入美國的從此叫美國人,留在台灣的則自稱台灣人。 時至今日,歷史的經歷者逐漸老去,台灣的身世也愈發撲朔迷離,年輕一代不再有回歸祖國的意識,文化的斷層,民族認同的丟失,正在成為可怕的現實。 原文摘錄: 自由的另外一面是自我約束,是容忍,是與人合作;民主的另外一面是責任,不是僅僅享受國家賦予的權利,而是也要負起相應的責任;法律是大家共同遵守的規則,要懂得法律是情理相容的,不是呆板的條文。台灣快速西化過程中,對於西方主流文化當年興起時候的一些價值觀念,接受了卻未必深刻了解了。台灣一般人,正如同大陸一般人一樣,並沒有真正理解西方文化當中能夠興起,能夠主宰世界三百年的種種理念,其中自有一定的道理。 —— 引自第156頁。 參考 [1] 1681年,鄭經薨逝,明鄭權臣馮錫范與宗室鄭聰等,發動“東寧之變”,殺鄭克臧,改立先王幼子鄭克塽。七月,清廷大學士李光地上書認為攻台條件成熟,光地為福建省泉州府安溪人,並推薦泉州同鄉施琅。康熙帝採納了李光地的意見,授施琅福建水師提督,加太子少保銜,命其 “相機進取”;施琅遂得積極進行攻討明鄭的部署準備,時年六十一歲。 1682年,康熙排除朝廷中反對意見,決定攻台,命福建總督姚啟聖“統轄福建全省兵馬,同提督施琅,進取澎湖、台灣”,授萬正色為步兵提督領軍12萬進駐福建,接應水師提督大將軍施琅,俱受姚啟聖節制。 1683年六月,施琅指揮清軍水師,在澎湖海戰中大勝明鄭水師,迫使鄭克塽率臣民降清,其在大戰中曾被火銃灼傷右眼,但沒有失明。戰後他還反駁當時清廷內部有人提出“宜遷其人,宜棄其地”的意見,上疏籲請清廷在台灣屯兵鎮守、設府管理,力主保留台灣、守衛台灣。施琅因功授靖海將軍,封“靖海侯”。澎湖因此設置施琅生祠,即“施將軍廟”。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3: | 無論說什麼,只須看看怎麼對平民、孩童 | |
2023: | 中共的芬太尼問題是人治 vs 法治的問題 | |
2022: | 呵呵呵,看來目前當值的上帝特別關照中 | |
2022: | 坐在黃土地,我還是…… | |
2021: | 反智群體是怎樣煉成的 | |
2021: | 川普沒有遠大抱負,急功近利,人品也不 | |
2020: | WOW BIDEN | |
2020: | 共產主義和共產黨的彌天大謊。 | |
2019: | 為自由而抗爭。支持香港。 | |
2019: | 老隋你玩弄什麼文字遊戲?5大訴求,6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