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馬英九當選是誰的勝利?
送交者: 炮郎 2008年03月23日11:57:12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馬英九當選是誰的勝利?

馬英九當選後,國民黨巨頭們紛紛發表獲勝感言,他們重複了這樣一句話:“馬英九當選不是他個人的勝利,也不是國民黨的勝利,而是台灣人民的勝利!”這當然是一種修辭、客套。看了一夜台灣選舉,再結合以前的觀察,我覺得如果把這句話改動一下,或許更近乎實際:“馬英九當選不是國民黨的勝利,而是馬英九個人的勝利,以及台灣意識的勝利。”

連戰和吳伯雄在感言中都突顯中華民國意識。尤其是連戰,強調要把台灣搞好以迎接中華民國建國100周年,並高呼“中華民國萬歲!”可是馬英九言必稱台灣,不說中華民國。其競選總部貼出的紅榜大書:“祝賀馬英九蕭萬長當選第十二任總統副總統”,不書國號。無獨有偶,扁呂選後向馬蕭發去書面賀信,也是祝賀他們“當選第十二任總統副總統”,不書國號。對於他們來說,“中華民國”是個不祥之物,不提為妙。聯想到年前馬英九在“九二共識”問題上的羞羞答答,以及李登輝對馬的明棄暗保,可以說馬英九的淡化中國意識突顯台灣意識不僅僅是他的競選策略,也會成為他的施政理念。對於以堅持中國意識的“深藍”選民為基本盤的國民黨來說,馬的當選雖然贏得了短期的權勢,卻埋下了長期的隱憂。用台大政治學教授張麟徴的話來說,“深藍”選民這次是“含淚投票”給馬英九。我預言馬英九將在就職演說中提中華民國一二次,提台灣三十次以上。

長久以來,馬英九被評論為“不沾鍋”、立場搖擺、軟弱。這些批評點出了馬的機會主義特點,但不夠深刻。馬的主要缺點是“黨性不強”。黨性是個很好的詞,可惜現在使用的人不多。在辭典里,這個詞被定義為“政黨階級性的集中體現”,抽象到不知所云。照我理解,黨性是對於自己所屬黨派群體及其價值觀的忠誠。馬英九的不沾鍋性格,有時候是潔身自好、愛惜羽毛,有時候則意味着缺少擔當、不願為同黨(特別是追隨者)承擔責任。他突出台灣意識,實際上背叛了國民黨的基本價值觀。他的軟弱,表現在不敢堅持自己的原則,害怕對抗。昨夜當選後,馬英九馬上提出將在行政院中安排其他黨派的人任職,並且表示監察院、考試院、司法院人選要超黨派,我想其追隨者聽到這樣的表態應該感到心寒。這種超黨派的姿態貌似公正,其實不符合現代政治的運作規則。然而馬英九在一個問題上立場堅定,毫不動搖,那就是反共。達賴、民運、輪子,所有這些被西方政府和輿論用來反對中共的力量,馬英九一律支持,似乎終於表現出了一點“黨性”。可惜他這點反共的黨性,恰恰是西方國家反華的黨性。如果馬英九繼續在這些問題上盲目追隨西方主流輿論,他將不僅淪為一個毫無洞察力的政客,而且也背叛了他最不應該背叛的大黨——中華民族。國民黨靠這樣一個黨性不強的人贏回“總統”,要說勝利不容易。

話說回來,我還是很高興昨夜是馬英九而不是謝長庭那樣“望之不似人君”的人當選。畢竟馬的一中市場理念將暫時緩解兩岸的緊張關係。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7: 日本武術為何不能實戰
2007: 【小說連載】大洋煙雲 (25) 情迷意亂
2006: 虹衣新娘 (二首)
2006: 我的小妹阿姨(一)
2005: 歷史上12位女人的愛情悲劇
2005: 黃楊厄閏: 閒話復活節
2004: 波士頓
2004: 今宵酒醒何處
2003: 前妻後妻的別樣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