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中國民主化,論者往往持非黑即白的觀點,以為民主=普選,於是滑向兩個極端。一些論者雖認識到漸進之必要,卻仍沒跳出這‘民主=普選’公式,於是只能提出劃個‘民主特區’來在裡面搞普選的想法,但這也是立刻可行性極低的,因為大陸的地區之間很難象香港與大陸間那樣隔絕開來。
其實民主化是一步步地,一個一個個案地,從基層做上來。普選只是到了各方利益都能調和時的水到渠成之舉。
由於四川震災,眼前就有兩個個案,可以作為民主化的起步:
一,從災民中選代表來參與對災區倒塌學校的調查。現在中國政府說已經開始了對這些學校建築的調查,但是如果不讓災民參與其中,政府單獨做的調查,起碼在災民中,是不夠可信度的。另外,那些有子女死於倒塌學校的災民,現在正處於有仇沒得報的心情,讓他們選代表來參與調查和事後重建的規劃,可以舒緩他們的挫折感,減少暴力事變發生的概率。
二,從災民中選代表來參與對賑災款項的監督。全國的賑災的熱情過後,面對大筆的款項,經手的人難免不會心動。災民們就算以此人之常情來推測,也會很容易的懷疑政府中管理賑災款項的人會貪污。疑竇一起,加上流離失所,民變生矣。讓災民選代表來參與對賑災款項的監督,增加了透明度,也舒緩了他們的挫折感。
一般來說,當權者是不願主動放出手裡已有的權力的。但這四川震災是個特例,因為中國政府明白它牽涉了數以百萬的災民,處理不當的話,民變一生,連鎖反應,不可收拾,所以當權者有強烈的動機去為穩定而犧牲自己的一些利益。還有,賑災款項還在收集中,誰將負責管理它還沒有最後敲定,所以這權力還沒有固化成既得利益,要放權而不遭到官僚系統的頑抗,此其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