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說平衡---讀“哥林多前書”隨想
送交者: 巴爾的摩 2002年09月23日09:52:26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說平衡---讀“哥林多前書”隨想

近來有閒,把聖經《新約》的“哥林多前書”仔細讀了幾遍,感觸良深。

“哥林多前書”是耶穌基督使徒---保羅寫給羅馬所轄的希臘哥林多教會的信。當時哥林多教會發生分門結黨、驕傲、嫉妒、混亂、污穢,以及對許多真理(特指按基督教教義而來的真理)有誤解、偏差和錯誤,保羅特寫此信,給以解答和糾正,並將神對教會的要求,信徒當有的持守和一些重要真理向他們傳講和證明出來。

我不是基督徒,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也不會是,“哥林多前書”里好些一般基督徒認為理所當然的關於教會的真理和信息、或者規矩,我能夠理解作為教徒的虔誠和對自己信奉的主的敬拜,但是那些對我來說並沒有那麼大的觸動。然而,我也對其中的一些內容印象極深,其中之一就是保羅關於“愛”的定義和闡述:“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甚麼。我若將所有的周濟窮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我想,毫無疑問的,絕大部份人讀到這段文字時,各人也許各自根據自己的信仰、理解和價值觀有自己的特殊的理解,但是都會深深的為這種愛的胸懷而感動的。

應該說,我之所以在日常現實生活中跟周圍的基督教徒關係比較好,是因為我向來喜歡接近那些善良而有一定信仰的人,基督徒正是這樣的人;而之所以我這輩子估計永遠成不了基督徒,恐怕也是因為我認識很多基督徒。實話說,我所認識的基督徒,和我所認識的佛教徒,穆斯林,甚至是XX功學徒(指那種真正信的人),除了他們信的東西有些這樣那樣的不同之外,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他們人性中的善良的成份一般來說表現得比較充份,但是作為平常人該有的毛病一樣也不缺。一句話,他們的所作所為沒有讓我在人格上、信仰上、以及行動上信服。但是在“哥林多前書”里,我感到了一種我在平常的基督徒或者其他的什麼教徒身上沒有的氣息。在我印象中,凡是信點什麼主義、教義的人都比較偏執,不太容得下跟其教義有別的思想和意識。但是保羅在“哥林多前書”里闡述的道理,卻透露着一種宗教環境下關於思想方面不常見的寬容和平衡。從上面關於“愛”的評述中那種平衡寬容的精神就體現得很充份,在“哥林多前書”里其它的章節里,例如說提到個人問題,特別是基督徒的婚姻娶嫁問題時,保羅說道:“……男子當各有自己的妻子,女子也當各有自己的丈夫。丈夫當用合宜之分待妻子,妻子待丈夫也要如此。妻子沒有權柄主張自己的身子,乃在丈夫。丈夫也沒有權柄主張自己的身子,乃在妻子……沒有嫁娶的和寡婦……倘若自己禁止不住,就可以嫁娶。與其慾火攻心,倒不如嫁娶為妙。至於那已經嫁娶的……主吩咐說,妻子不可離開丈夫。若是離開了,不可再嫁。或是仍同丈夫和好,丈夫也不可離棄妻子。我對其餘的人說,不是主說,倘若某弟兄有不信的妻子,妻子也情願和他同住,他就不要離棄妻子。妻子有不信的丈夫,丈夫也情願和他同住,他就不要離棄丈夫。因為不信的丈夫,就因着妻子成了聖潔。並且不信的妻子,就因着丈夫成了聖潔。不然,你們的兒女就不潔淨。但如今他們是聖潔的了。倘若那不信的人要離去,就由他離去罷。無論是弟兄、是姐妹、遇着這樣的事,都不必拘束。神召我們原是要我們和睦。你這作妻子的,怎麼知道不能救你的丈夫呢。你這作丈夫的,怎麼知道不能救你的妻子呢…… ”

我把這一段特別列出來,一方面是因為我曾經聽說有的基督徒因為教友的陪偶不信教而竟然教唆他們離棄配偶,有人以這種方式信教並且到如此地步使得我很吃驚,而據稱他們是嚴格按聖經的要求這樣做的;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我感嘆保羅作為這樣一個虔誠的基督徒,這樣的一位高潔的耶穌基督的使徒,難得的是如此的體察世情,我印象中各種宗教在男女配偶方面的要求是很嚴的,難得有如此的寬容理解。他知道由於“現今的艱難,人不如守素安常才好”,正所謂我們中國的一句古話:“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有着這樣的一種理解通融的平衡心態的人,作什麼樣的人都能夠達到他們希望的境界。我想如果真有天堂的話,或者說基督教在其發展史上有一座豐碑的話,保羅在這座碑的建立上有他重重的一筆的。

這就是我關於平衡的第一層意思:時刻保持着一種理解、設身處地的心理去了解自己周圍的世界,這是一個了解明白自己所看重的信仰、以及自己的將來可以看到的人生道路的軌跡,在這個世上是一個什麼位置的過程,只有明白了自己在人生中的地位,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一個人才能夠平和平衡的走自己人生的路。對於我們這種普通平常的善良人,我們能夠因此明了自己的能力限度,忍下一些世道的不公正,不過多的糾纏一些沒有希望沒有前途不切實際的夢想,而緊緊抓住自己最看重最遠的目標,盡力以達觀的眼光看待前方的道路,這樣的話才能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走得更遠;即使是對於所謂的壞人惡人黑道中人,如果他們也能夠有一定的智慧稍稍看清自己的位置,明白世事的無奈,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被動,明白冥冥之中天理的天平有時會由於一滴多餘的他人的血淚而傾覆,而導致己身的惡貫滿盈、萬劫不復的命運,是不是因此就能夠形成某種“盜亦有道”,也即與世界達到一種平衡的約定呢?

要達到平衡,除了體察世情外,另一點恐怕就是了解自己,對自己誠實,能夠解剖自己的心裡一些隱晦的念頭,並且正視之。自己的能力的高下,性情的好壞,甚至人品的優劣,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都是見仁見智的事,但是一些不好告人的心思和念頭,是不是對自己的一生的發展有利,是不是對自己的心理健康有幫助,卻是跟穿鞋子一樣,擠腳不擠腳,只有自己知道,又或如魚吞水,冷暖自知。其實誰都對自己的道路有着相當的自信,這不奇怪,由於種種原因,人也不可能一下子能夠對世界、對自己了解的那麼透徹,即使有了相當的了解,也很可能仍舊做出不太妥當的舉措來。關鍵在於,犯了錯誤後是否有信心有能力扳回來,校正自己的路標,重新開始。

所謂的平衡並不是單純的走中庸之道,各人的個人修養、人生目標等等的不同,採取的平衡都可能有所不同,關鍵其一要對自己有好處,其二是要不損害他人,因為如果不顧他人的利益或者感受,久而久之自然會損害到你自己。孔子說過:“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夫子少時,去志於學,而後三十而知自立自強,四十知類通達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由十五、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之功,而至於七十才有”從心所欲,不逾矩”,達到了那種世情和自己行事方式的平衡統一。人初學如太極拳之初學,兩手如木棍一樣不知變通,言語則不知所云,不能聆音辯志,也不能察顏觀色,只顧了表達自己去了。如此一來,自然是處處碰壁,哪裡還能隨心所欲?可見“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平衡功夫是沒有功底的不能為之,如水到渠成,又如水在渠中之行遇阻則能繞過。所以平衡在我看來,在某種程度上說也是一種靈活智慧的生活態度,人人都有着自己或明或暗的種種原則,有所為有所不為,一個人的所謂原則太多了也不是件好事,有時,為了讓自己、也是他人得到更好的結果,不得不讓那些所謂的原則讓讓路的--當然並不是說拋棄原則,而是要靈活的執行原則,讓自己和周圍的環境的統一體得到最大的利益。

正如孔子說的,達到真正的平衡也許要一生的努力,但是這一生的歷程將是一個不斷前進、不斷進步、永遠上升的過程,做好了一個平衡的人,才能對世界有更清醒的看法,這時的人,如果還能夠保持着那份愛他人的心,離保羅這樣的聖徒就不遠了,才能象保羅一樣的去愛人,得到愛。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