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品為什麼能夠走向世界 |
送交者: 花徑盈香 2002年12月27日23:56:16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
中國產品為什麼能夠走向世界
誰想到金融風波之後,先進國家的高檔商品一個一個地從貨架上消失,日本店SOGO最先關門,接着其他的日本超市也接連撤走,九一一之後,市場更是低迷,越是貴的東西越不好賣,相反的,中國製造的產品則越來越多地占據市場,原來的$1.99店被新出現的一元店代替,一元店裡進去走走,都是些中國產的做工粗糙的髮飾,盒子,杯子,盤子,碗,手機吊飾,及其他日用品。奇怪的是每天人流不斷,曾問過小姐每天能賣五千塊嗎?她說差不多,老天,那樣中心地帶的小小六十平方米的地方,效率竟然如此之高,另人咂舌。 行情不好,人們便會減少高檔消費品的支出,而日用品,玩具,禮品便開始使用以前看不上的低檔貨,不只是新加坡,據貿易發展局《市場信息速遞》引述參展港商鍵輝實業指出,多年前,日本經濟一片蓬勃,消費者只購買日本牌子玩具,但現在消費者都傾向購買價格較廉的一類。(中國玩具網),一些網站聲稱中國玩具現在占據世界市場的70%以上,禮品店裡到處都是中國生產的賣價幾塊錢的樹脂玻璃類工藝品,中國製造幾個字隨處可見。 廉價帶來的結果是做工粗糙,中國貨成了便宜貨的代名,使一些精工細作的中國產品也不能賣到好價錢,景德鎮的藝術陶瓷展銷在新加坡慘敗而歸,原本標價新幣300元的大花瓶最後只好以30元處理掉,當然這其中的原因很複雜,但中國商品沒有一個良好的形象當然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在這裡先說說景德鎮的藝術陶瓷,據說先前他們在馬來西亞大賺了好幾筆,但因為申請的是旅遊准證,最後不准進入馬來西亞從事商業活動,於是他們來到新加坡,遺憾的是新加坡人有購買力的一群大多受的是英式教育,對這些傳統的東西根本沒有欣賞能力,有欣賞能力的一群(多數是五十歲左右受華文教育者)又未必有那麼高的消費能力,結果造成藝術陶瓷在新加坡賣不出去,我所聽說的不管是先前買高價貨的還是後來買低價貨的都是中國人。馬來西亞之所以能賣掉,也跟他們的文化背景有關,他們的華人一直沒有放棄華文教育,他們的華文程度比新加坡人好得多,故此才會欣賞那些被新加坡人視為老土的傳統陶瓷。 景德鎮人有一種皇帝女兒不愁嫁的心理,總認為他們的產品天下第一,有收藏價值。遺憾的是,在他們的藝術陶瓷中瑕疵處處可見,每一個細小的斑點都使我對景德鎮瓷器的嚮往大打折扣,與日本產品和英國產品的完美無瑕相比,這次參加展銷的產品有待提高的地方可太多了,也許他們原本就不代表景德鎮的最高境界,只是一些小型鄉鎮企業的產品。然而,同為鄉鎮企業的福建德化地區,動輒年產百萬件的企業至少十幾個,我猜測新加坡市場上售賣的樹脂工藝品大多來自那裡,因為從網上查到的出廠價每件只有幾角美元,最低一角,當然大有競爭力。 聽新加坡的老人家講,當初日本產品也曾經大量而廉價,也是粗糙質差,中國貨現階段的廉價也許是階段性了,等完成了原始的資本積累,中國貨慢慢也會更加精美,賺錢更多外匯。 對我們這些在國外的人來說,海龜與海不龜都是兩難之選,中國的崛起是必然,現在之所以中國貨之所以便宜,幣值低也是原因之一,如果一元人民幣等於一美元或者一新幣呢,我們這些在外面的人還有什麼意思?你認為人民幣不會升到那麼高嗎?結論不能下的早,再過幾十年才知道。 從中國的發展我們能借什麼光呢,除了中國人地位的提高,各位哪天不想給老闆打工時不妨也開個一元店,保證比外國人開的好,因為我們能找到更便宜的貨源,同樣的價格買到更好的東西,換句話說,賣中國東西,我們中國人比外國人有優勢,他們買得到的東西我們能更便宜地買到,他們買不到的東西我們也能買到。 你想試試嗎?在國外下海。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