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出言,信為先」,夫子在《論語》裡面提到很多句(有關)言行的態度,夫子說「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君子很怕講出去的話自己做不到,所謂「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所以我們不能輕易開口,不能輕易給人家許諾。你一定要清楚自己能做到了再答應,不可逞能。所以現在的人很輕諾,隨隨便便怎麼樣?就答應別人,甚至答應小孩,到時候你要後悔都來不及。所以「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你答應了做不到,你就進退錯了。
那古代人對於言語的信用,讓我們非常感動。有一個吳國的大臣叫季札,他要出使魯國,剛好經過徐國。在徐國的時候,徐國國君就宴請他,請他吃了一頓飯。就在吃飯的過程,這個徐國國君也沒有跟他聊什麼,但是眼睛就一直盯着季札身上那一把寶劍。那季札也很能觀察,他識之明一看就知道徐國國君很喜歡他這一把佩劍,但是因為佩劍是代表一個身分,他要出使魯國,他就必須有這一把佩劍。所以他當場起了一個念頭,他說我回來的路上,已經不需要這一把劍了,我再把這一把劍給徐國國君,他就起了這麼一個念頭。結果後來回國之後經過徐國,他就要去送這一把劍,結果一到徐國發現徐國國君已經過世了,因為國君的墓都很大,都有人守墓,所以他就把這一把劍掛在墓前面的一棵樹上,就掛上去。他的隨從很驚訝,他說:大人,你這一掛給他,我覺得很奇怪,第一個你又沒有答應要給他,所以你不需要守信;第二個縱使你已經答應他了,他都已經死了,那你更可以不要給他。季札馬上說「 始,吾以心許之」,我已經把我的這一個心,起了一個念頭要送給他了,所以我要守這個信用,「豈以死倍吾心哉」,怎麼可以因為他死來違背我心的信用!
古人不要說言語出去要守信,連對自己的一個念頭他都能夠守信到底。所以我們從古代人的一種對信的態度,我們都會覺得很慚愧,我們要見賢思齊,所以往後當我們答應別人事的時候,就要兢兢業業,時時刻刻要去盡這一分信用。
附:"季札掛劍"的典故
出自《史記吳太伯世家》,其文曰:
季札之初使,北過徐君。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還至徐,徐君已死,於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而去。從者曰:“徐君已死,尚誰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背)吾心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