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福爾摩斯探案”的一點回憶 |
送交者: 折柳聽笛 2003年02月21日19:36:11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
關於“福爾摩斯探案”的一點回憶 近來在圖書館意外看到台灣出版的“福爾摩斯探案”程小青譯本(1927年白話版),勾起許多對童年的回憶。 記得大約在二十年前,我和好朋友躲在夏夜的蚊帳里,打着手電筒看厚厚的“福爾摩斯探案”,似乎是群眾出版社的版本.老實說,那時候並沒把“血字的研究”和“四簽名”看明白,最清楚的倒是那篇“三學生”,講某大學考試前漏題的故事。 象魯迅和羅大佑一樣,阿瑟.柯南.道爾(Arthur Conan Doyle)原是個醫生,華生有他自己的影子,而福爾摩斯的原型,卻是作者在愛丁堡大學讀書時的一位才思敏捷的老師:JOSEPH BELL。這位貝爾教授有一種神奇的能力,可以在看到一個陌生人後說出關於他的種種細節,他也有瘦削如鷹的臉龐,於是福爾摩斯誕生了。 福爾摩斯的第一個探案故事“血字的研究”發表並不順利,先投到“康希爾”雜誌,被拒,後輾轉幾次,發表在1886年“比頓”雜誌的“聖誕特刊”上,一時風行英倫。此後,柯南道爾又有長篇“四簽名”(1889年)和短篇集“冒險史”、“回憶錄”,同時他的門可羅雀的診所使作者決心棄醫從文,專事創作。 然而柯南道爾最喜歡的卻是歷史小說,這可以從“血字的研究”下卷的摩門教西遷和“四簽名”中的印度暴亂看出;他並着有歷史小說THE WHITE COMPANY,被譽為自IVANHOE後最好的歷史小說。 1893年,在收入“回憶錄”的短篇小說“最後問題”(FINAL PROBLEM)中,福爾摩斯與他最強的敵人莫里亞提教授雙雙跌落瑞士的萊亨巴哈瀑布,福爾摩斯的故事暫時告一段落。可憐的讀者紛紛抗議,包括作者的母親,並有一女士來信,劈頭對作者罵道:你這個殘忍的畜生! 於是柯南道爾重作馮婦,再起風雲,在短篇“空屋”中,華生邂逅一位又老又丑的書商,到華生家裡建議他買一些書把書架添滿,華生扭頭看那書架,再回頭時,看見福爾摩斯在對着他微笑,華生醫生當場昏厥! 柯南道爾對福爾摩斯復活的解釋還算圓滿,無論怎樣,我們的英雄又回來了。這一部短篇集叫作THE RETURN OF SHERLOCK HOLMES,許多年後,美國有個叫GEORGE LUCAS的人拍了一部電影,叫作THE RETURN OF JEDI,作為他的STAR WARS系列的第三集,不知是否受了這名字的影響? 這以後,又有福爾摩斯探案的兩個長篇(“古邸之怪”和“恐怖谷”)與十幾個短篇問世,我們的大偵探的歸宿則語焉不詳,模糊知道他後來歸隱蘇塞克斯,作養蜂學的研究,但對於無數的福爾摩斯迷而言,他和華生永遠生活在濃霧瀰漫的倫敦城。或如一位研究福爾摩斯的學者斯塔列特所言:在烏有之鄉,在幻想的心裡,福爾摩斯和華生為了愛他們的人而永生不死。 或許是年代的關係,重讀這些故事覺得節奏比較慢,不過自有一種從容不迫;程小青的譯筆與現在的白話還有不小的差距,但也別有韻味,不過好像人物語言的個性化不夠強,每個人都講一口半文半白的國語,這一點不知該怪柯南道爾還是程小青。 關於譯者,也可以說兩句:程小青先生自幼喪父,曾在鐘錶店作學徒,業餘在夜校苦學英文,並曾通過函授,學習美國的犯罪心理學等課程,翻譯之外他還有“霍桑探案集”問世,我有幸讀過一部分,感覺受到“福爾摩斯探案”很大的影響。 比較而言,我還是更喜歡阿嘉莎.克里斯蒂,她的小說似乎更看重推理的邏輯性,而“福爾摩斯探案”是冒險和推理並重的。什麼時候有空再說吧。 這篇文字參考了不少台北世界書局版“福爾摩斯探案”的介紹,這裡帶便提一下。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