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不解之結 |
送交者: 佚名 2003年03月10日00:01:22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
二天前本壇又爆發了一場京滬地域之爭吵,始於網友redsnow78的那篇《現代北京怎麼了》,然後引來北京網友beeflee的反駁及他的《上海房東!!!》。兩篇文章我都看了,其實上一篇文章並不過份,只是寫了redsnow對北京的一些感受,很中性,並無惡毒之意。但卻引來後一篇文章對上海人小氣、吝嗇的攻擊,一場混戰由此爆發。此事發生在上海論壇,beeflee不免有些孤單,當晚又跳出另一北京文化精英“大尾巴狼9999”,這位文武雙全,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古今中外、學貫中西的DX以一當十,上接下檔,殺得壇內天混地暗。 然而第二天,倆位北京高人先後對先前的行為作了不同程度的“檢討”,以顯示堂堂首善之都人民的豁達、坦蕩與高風亮節。但作為上海人的我卻始終大氣不了,雖然以前在車壇為反擊“路子野”攻擊上海人而寫了《北京人有那麼幾了祖宗》之類不登大雅之堂的東西,又被他人多次轉貼,事後也很後悔並作了道歉。但對此次的爭執,卻“耿耿於懷”,乘周末閒暇無聊,又多作了些無聊的思考。 前幾年買過一本陳燕妮寫的《紐約意識》,“燕妮”即燕趙之小妮子,好象是個北京記者。書寫得還湊合一看,但看到尾篇,跳出個“阿拉上海人”,讓我尤吞蒼蠅之惡。大意說的是她在紐約上學期間,有位老教授每次上課總帶一瓶咖啡,讓學生(中國學生較多)分享,沒想到咖啡耗盡出奇的快,老教授建議每位學生出一元錢分擔此項耗費,卻有一位“上海阿拉”冷冷的問“假如我從不喝咖啡是否也要分攤?”……陳燕妮會用怎樣的鄙視與厭惡來寫完此文,大家可以想象的。當時我的思考是兩地的文化、文明的差異,這事在“阿拉上海人”眼裡是如此的平常與合情合理,到了北京人眼裡卻是無以復加的厭惡。試想假如那位“阿拉”從來不喝咖啡,且厭惡咖啡的味道,每天看着同學(有不少來自北京的)牛飲老教授的免費咖啡,已很反感,現在你要他出錢分攤,合理嗎?西方社會的AA制精神,有點文化的國人都很欣賞,但上海人用了,很多人會不舒服、會抨擊。就象國內的派煙現象,三十年前上海已有不少“阿拉們”不興派煙,外地人會很不舒服:精明、小氣!社會進步到今天,全國還有哪個有點層次的人在派煙?隔着3-5米,一句“哥們,接着!”那才真是巴子呢。只不過是上海意識超前了十幾年,上海人走得快了點!在這個罈子裡人,都是有點文化的人,老是用農業文明環境下培養出來的眼光,來看工業文明所產生的現象,永運會看不懂。有些人雖然出國了、深造了,但骨子裡還是很“農民”的。 我有一親戚79年赴美,現在波士頓一所大學任教,年初回國時我們就陳燕妮的書有過討論,好象他很不屑。據他說“阿拉上海人”這故事發生在他念書的大學裡,在美的華人學生都知道,當初會廣為流傳只是把它當作中國南北文化衝突,作為教材來研究的,沒想到會被那陳小姐寫進書裡,寫成她的親歷,並被變成一塊打擊上海人的磚頭,被國內及海外華文報紙大量轉載。陳燕妮,真不愧為是當記者的! 這次爭執被當作磚頭來砸上海人的有篇“因飯店停電而食客逃買單”的故事,這則新聞最早刊登在上海某著名晚報上,說的是浦東一地方的一家飯店,某天夜裡食客滿坐,突然停電,十幾分鐘後來電,幾十桌人全逃走,唯有一對天津夫婦坐等買單。咱先不談那地區住的都是外地人、逃走的是否都是上海人,也不談任何上海飯店都備有應急照明設備(警方強制安裝)。所謂不好事不出門,醜事被全國各大、小媒體轉刊後,成轟動新聞。報社接到不少讀者來電來訪,要求公布那家飯店,不知什麼原因也驚動了上面。後據了解,該報道純糸一捏造新聞,巧的是那位造假記者也是來自於偉大的首都,上海某大學新聞糸畢業的實習記者,因追求本單位一女同事遭拒,工作上又吊兒郎當常被K,與上司積怨較深,現已因炮製這篇無法自圓其說的假新聞而遭解除合同。 中央電視台的編導是否是北京人,我不知道?但它在北京這是事實。北京是首都、是老大,這也是不爭的事實。為什麼京滬之爭喋喋不休?主要是心態失衡!十年前上海經濟並不怎麼的,對老大不產生什麼威脅,所以銀屏上、小品里也鮮見“阿拉上海人”。那時廣東經濟欣興向榮,對老大不太放在眼裡,所以就產生了以廣東人、廣東普通話為嘲諷對象的文藝作品。最讓人記得住的那個廣東生產“大灰狼滅害靈”的個體戶贊助拍電影的小品,全國人民哈哈一樂的同時,也深刻地記住了廣東人的“低俗、醜陋與銅臭”,這是他們的本意。博大精深與富有幽默感,但他們從不“幽默”自己,好不容易出了個肥皂劇《閒人馬大姐》,被貶的北京人潘大慶,是那麼的憨態可掬,蹭吃蹭喝的行為也是那麼的可愛。而劇中的騙子、無懶、收破爛的、窮酸文人,卻一個個操着河南、山東、東北、四川口音。92年小平南巡後,上海經濟飛躍發展,廣東總算可喘一口氣了,“妖魔化”上海,首當其衝。這幾年鞏漢林、郭達、句號…,誇張地演了多多少上海小男人形象,無非想讓全國老百姓深刻地記住上海人的“醜陋”,從而顯示北京的博大與高貴。 上網的人一定不會忘記,年初某網站搞的那個“你最想嫁哪個地方的男人”的所謂調查,然後公布“驚人”的消息,說北京姑娘最想嫁上海男人!善良的人們都被愚弄了,這還只是小伎倆的伏筆,接下來的幾天,各大網站、報紙鋪天蓋地的反駁,及北京姑娘對上海男人的揭短、數落,什麼“精明、小氣、庸俗、娘娘腔……”所有可用之詞全不吝!(也不問問哪個上海男人願娶你北京女人!)而此時,躲在幕後的那幾個北京作始俑着正喝着二鍋頭,竊笑不巳!這就是大智慧! 北京罈子特別多,有天壇、地壇、日壇、月壇…,老祖宗遺留的罈子今天派上新用途了,派什麼用?醃酸萊!這酸萊不是吃的,是用來砸人的,就象他們常說的:“我用錢砸你!”。看誰不順眼,幾個罈子一轉游,找出一塊早已醃着的存貨,奔你腦門砸去,這種貨色罈子裡泡着,多得去了,總能找到適合的,只是已不太新鮮,有點酸臭!這就是閒人文化!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