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在端午節去過西安,所以無從知道西安人是否吃粽子。但猜想十有八九是,西安人是吃粽子的。
西安這個地方了得,它附近有個小城咸陽,而咸陽在2300年前更加了得,因為他是戰國時期秦國的都城,當時的秦王發動戰爭,直取南方大國楚國國都郢都,以至於當時被流放的楚國大臣屈原聞訊後,悲憤投江而死。
吃粽子如今和愛國主義聯繫起來,說是屈原投江,當地老百姓怕魚吃屈原遺體,用粽葉包糯米做的食品投江餵魚。這種近似兒童神話的故事,從來不是真事。憑什麼說魚喜歡吃糯米粽子而不愛吃屈原肉?
屈原投江的悲劇加一點喜劇也未嘗不可,但要上升至愛國主義正劇,未免太誇大屈原。的確屈原愛他楚國,忠心於他的楚王。但他的投江自殺,與其說是愛國,還不如說是悲憤鬱悶,萬念俱灰。因為他的國家山河並沒有被秦兵蹂躪劫掠,只是他所服務侍奉的主人換了,不再是楚王而是秦王,這個老楚王的後裔貴族自然受不了,永遠不會再回到昔日的光景。他的自殺,很難讓人聯繫上他是因為愛國,而不是忠君,而不是對未來前途的絕望。所以與其說他的投江因為愛國,還不如說是因為忠君。
回過來說西安人,今天的西安人要是在吃粽子時想起2300多年前屈原投江是因為愛楚國不服從他們先祖的軍隊和君王管理的話,會五味雜陳,這粽子和屈原好像挨不是邊吧。這屈原投江和愛國主義也挨不上邊吧。今天西安人吃粽子,愛國的成分少些,喜慶的成分或許可以名正言順地多些,慶祝秦軍攻占郢都2300多少年。
屈原因亡國悲憤投江可以理解、同情、甚至模仿,但要說他是愛國而投江,實在匪夷所思,他這個國說到底就只是一個人的,那是楚王的私產,屈原還輪不上愛。偉大的楚國人民怎麼沒見自殺的?楚王比屈原更愛國,怎麼不見他自殺?
同樣我們看如果中華民國總統李宗仁在共軍攻入南京時自殺了,這是不是可以作為愛國題材呢?恐怕這裡的擁共分子沒有那個心情和膽量去紀念這樣的“愛國”人士吧。事實上在國共內戰期間,國軍將士很多殺身成仁,他們是不是和屈原一樣,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我們也要同樣紀念呢?
再同樣看,如果中共的政權倒台了,實現民主了,這裡的愛國者是不是會學屈原投太平洋或者大西洋呢?我想他們到時候拍馬屁迎接新主子來不及了吧。屈原,早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