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明在《亦明:我和方舟子分手、決裂的前前後後》一文中揭露,方舟子的所作 所為,很可能是受僱於某家國外的生物技術公司。
方舟子是否曾受僱於“一家美國生物信息公司”
根據方舟子不是“生物信息學家”這個事實,我們自然而然地會發出這樣的疑問:在這個世界上,哪一個專 業“生物信息公司”會聘任一個僅僅具備初級生物信息學知識的人,擔任諮詢科學家?他們要向這個人“諮詢”什麼?這個問題之所以引起人們的重視,主要是因 為:方舟子從來就沒有透露這家“生物信息公司”的名稱、地址、聯繫方式、業務內容,以及他自己向這個公司提供何種服務——即使在網友們五次三番地就此向他 發出質問之後,方舟子仍舊是牙關緊閉,一個字兒也不肯透露。方舟子說自己是“美國生物信息公司諮詢科學家”,但這個世界上並沒有哪個公司叫做“美國生物信 息公司”,所以方舟子這樣自報家門,就象有些網友指出的那樣,類似於說“我的博士學位來自美國某大學”,明顯是既要顯示自己的資格,又不願意透露自己資格 的來歷。而越是這類遮遮掩掩的舉動,就越是讓人懷疑其中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當然,對方舟子的研究,如果僅僅停 留在“懷疑”這個水平上,我們就不配說自己是在研究“方學”。作為一門學問,它必須建立在堅實的事實和嚴密的邏輯之上。先看事實。
事實一:2001年6月15日,《科學時報》發表 《直面中國學術腐敗:在潰瘍處撒“鹽”》。其中說:“方舟子,美國生物信息公司諮詢科學家,”“在生物學領域,這是方舟子本人的專業,而且至今他在美國從 事的也是生物學信息諮詢工作,因此在這方面是有口皆碑的。”(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Net/fzz_jxy.txt)。
事實二:2001年8月6日,方舟子在接受《新民 周刊》採訪時,是這樣回答“選擇做自由職業者經濟上有保障嗎”這個問題的:“我把博士後研究時做的東西(克隆了一個基因)申請了專利,得到一筆錢,可以維 持基本生活費用。同時,我與人合作在國內開了個專門向國外留學生賣書的網站,還可以拿到一筆錢。此外,我還在一家美國生物信息公司兼任諮詢科學家。總之, 我還是攢了一些錢。”(蘇慶先:《方舟子訪談:活躍在網絡上的啄木鳥》,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science/xinmin1.txt)。
事實三:2001年8月10日,新華社記者熊蕾在 《科學》雜誌發表《中國:生物化學家發動反對道德敗壞的網上戰爭》,其中說:“今年34歲的方在美國受的訓 練,是一家生物信息公司的諮詢顧問(the 34-year-old Fang is a consultant to a bioinformatics company)”。
(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science/science_report.txt)。
事實四:2002年11月21日,《華夏時報》刊登 韓福東的《方舟子笑談生物技術》一文。方舟子在文章發表當天就將之轉載到新語絲上,並標出其中“不夠準確”的地方。但下面這句話,方舟子是認可的:“目前 定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從事互聯網開發、寫作和兼任美國生物信息公司的諮詢科學家。”(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science/huaxiashibao.txt)。
事實五:2003年7月2日,方舟子在新華網面對 視頻觀眾說:“我的經濟來源有幾部分。第一,我有一個專利,幾年前我在做研究的時候,我當時和同事們克隆了一個基因,這個基因產品和艾滋病治療有關係,所 以有藥廠買了我們這個專利,每年支付一些專利費用,這些可以保證我的一些基本生活費用。第二,有時間我也給美國的生物技術公司做做諮詢工作,這也有部分收 入。第三,稿費也是我收入的一部分。雖然說沒賺到什麼錢,但是維持基本生活還是沒有問題的。”(新華網:《海外學人方 舟子談“學術腐敗”》,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science/xinhuanet2.txt)。
事實六:2004年4月3日,方舟子在接受中央電 視台“面對面”的採訪時,對“你靠什麼為生呢”這個問題,是這麼回答的:“我現在屬於自由職業,收入比較雜一些。一個是我還在做科學研究的時候,我們那個 實驗室就克隆了一個基因,這個基因跟艾滋病有一些關係,可以用它來做藥,藥廠會支付專利費。還有就是我現在寫了很多文章,出了八本書,有一部分稿費收入, 我現在每個月要寫好多文章,有一些屬於專欄文章。”(央視國際:《方舟子:揭穿“皇帝新裝”》,http://www.cctv.com/news/china/20040403/100837_1.shtml)。
事實七:2005年5月,方舟子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採訪時,當記者問他:“你靠什麼維持自己的生活”時,方舟子答 曰:“我是一個自由職業者,收入比較零散。例如,我在做科學研究的時候,我們那個實驗室克隆了一個基因,這個基因跟艾滋病有一些關係,可以用它來做藥,所 以有藥廠來用,這樣他們會支付專利費。還有,我現在寫了很多的文章,出了不少的書,有稿費收入,保障在國內的基本生活是足夠了。”(曾繁旭、吳虹飛、陳 磊:《方舟子 我 是過渡人物》) 。【註:這段話,在後來方舟子自己公布的採訪記錄“潔本”中不見了。(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interview/nfrwzk.txt)。】
也就是說,方舟子的這 個“美國生物信息公司諮詢科學家”的頭銜,在2001年6月初次露面,到2003年以後發生了變化:僱傭方舟子的公司,從“一家美國生物信息公司”變成了“美國的生物技術公司”;而 到2004年之後,他基本上不再提及這個收入來源了。這種變化,固然可能是因為方舟子在美國的就業情況發生了改 變——在2003年以前,他在“一家美國生物信息公司”擔任諮詢科學家,在那以後,他只是在“有時間”的情況下才給 “美國的生物技術公司做做諮詢工作”;而在2004年以後,方舟子這兩樣工作都不作了。
假如上述推測是準確 的,則我們又無法理解為什麼方舟子在2004年第9期《科技中國》月刊上發 表《對轉基因食品的恐懼源於無知》一文時,在自己名下,仍舊註明自己是“美國生物信息公司諮詢科學家”。(這篇文章,極為罕見地沒有被方舟子掛在新語絲的 新到資料中。這當然可能是因為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已經被他反覆發表了好幾次,因此有自我抄襲、一稿多投的嫌疑。但更重要的原因,則可能是他不願意讓海外華 人知道他在國內顯示的這個“美國生物信息公司諮詢科學家”身份,以免別人問他“HMM怎麼個用法” 這類問題。)所以,合理的推測只能 是:這“一家美國生物信息公司”和“美國的生物技術公司”,就是一個東西,這兩個名稱的後面,或者確有一個商業實體,或者是方舟子的完全虛構。【註:根據 熊蕾的那篇Science文章,方舟子所謂“生物信息公司”的英文是“bioinformatics company”,它的“直譯”應該是“生物信息學公司”。但方舟子卻一直將他的這個雇主稱為“生物信息公司”。方 舟子為什麼要把這個“學”給刪去?這是方舟子的另一個秘密。】
那麼,這個“美國生物 信息公司”和“美國的生物技術公司”,是不是方舟子編造出來的呢?一般來說,象方舟子這樣“最聰明”的人,是絕不會去干自己認為“無益”的事情的。2001年正是方舟子“打假”生涯從網絡走向中國主流媒體的關鍵一年,他還不至於一邊“直面中國學術腐敗”, 一邊又毫無緣由地憑空捏造出一個虛假的學術身份。這種事情,對他有百害而無一利,愚者尚且不為,何況我們這位“智商高超”的“狀元”、“博士”。再說,我 們也很難理解方舟子在2001年為什麼要編造出一個自己到本專業之外的公司供職的謊言。這個謊言既容易被戳破,也不利於他的那個 光輝形像——剛剛告別科學實驗室兩年多,就去到一家商業公司打工,不要說“從小立志獻身科學”的人干不來,即使是對科學稍微有點兒感情的人都很難辦到。如 果僅僅是為了應付媒體對他如何養活自己的質疑,方舟子完全可以編造其他謊言,如說自己是為那家買去自己的專利的製藥公司當“諮詢科學家”。 方舟子當然可能是看到了生物信息學的 “商機”,但以他所擁有的那點兒知識,他也斷不會憑空捏造出一個“美國生物信息公司諮詢科學家”的大帽子給自己戴上。
總之,根據以上事 實,以及合乎common sense 的推理,我們基本可以肯定地說,從2001年起,方舟子確 實在為某個“美國生物信息公司”或“美國的生物技術公司”提供服務,並且從中獲取報酬。
II、方舟子為美國生物公司提供何種服務?
在確定了方舟子確實曾經被“一家美國生物公司”—— 且不管它是“生物信息”公司,還是“生物技術”公司——僱傭之後,我們下一個想要知道的問題就是,這家公司到底是哪個?毫無疑問,關於這個問題,假如方舟 子死不開口,假如那家雇主不肯主動公布事實,——就目前來說,也確實如此——我們是無法得到確切的答案的。不過,古人云,“聽其言不如觀其事,觀其事不如 觀其行”。所以,儘管方舟子寧死不屈,死不招供,我們仍有法子把這篇文章繼續作下去。這是因為,方舟子拿了人家的錢,就要為人家做事;他要為人家做事,就 要有某種行為。所以,我們只要觀察方舟子做的“事”,只要分析方是民行的“為”,方舟子的那個秘密對我們來說就會“不言自明”、“迎刃而解”。退一萬步 說,在法庭上,法官或陪審團並不會因為被告拒不招供,就把他無罪釋放。
前面提到,方舟子最早透露他的“美國生物信息學科學家”這個頭銜是在 2001年6月。方舟子從1998年底脫離科學研究,到2001年6月受聘“美國生物信息公司”,中間隔了整整兩年半的時間。這樣的人,在美國幾乎沒有可 能會被專業性很強的公司聘任為專業技術人員。也就是說,以方舟子當時的狀況,他在美國對美國的公司不會有什麼利用價值。我們又知道,方舟子告別科學實驗室 的契機,是因為他1998年秋天回國期間,從“中國社會的現狀”發現了適合於自己生存的環境。而從2000年夏天開始“打假”之後,方舟子的活動地點也逐 步從美國轉移到中國。2003年7月,方舟子在新華網上說:“我現在在美國的生活,一個是寫作,我這幾年已經出了8本書,大部分是跟科普有關的書。還有我 給國內的報刊寫一些稿子,像新華社的《環球雜誌》,我基本上一個月寫一篇。還有《科學世界》,上面也有一個專欄,專門揭露偽科學的。另外我還定期給《環球 時報》、《南方周末》這些報紙撰稿。寫作占了我生活的很大一部分。再就是上網,維護新語絲這個網站,每天的更新基本上是我一個人在做。”2006年12 月,方舟子對記者說:“這幾年我一直是在國內外兩頭跑,在國內的時間有變得越來越多的趨勢。”(《對話方舟子從寫詩少年到打假鬥士》,《天府早報》 2006年12月6日)。也就是說,方舟子自己承認,即使在美國,他所關注的也是中國國內的問題。其實,從1997年的預謀策劃腦白金,到1998年的回 國探親,到1999年的大戰FLG,到2000年的打基因皇后,到2001年的打核酸營養品,這一連串的舉動,無不證明方舟子所言不虛。
據 此,我們的一個合理推測就是,方舟子對這家美國生物公司的價值,應該是他在中國大陸的知名度。那麼,方舟子在中國能夠為“美國生物公司”提供什麼樣的服務 呢?
幾乎是與方舟子亮出“美國生物信息學科學家”牌子的同時,從來沒有研究過植物、更不要說是轉基因植物的方舟子,在國內發表了第一篇為 轉基因植物大唱讚歌的文章:《轉基因作物的是是非非》(該文作於2001年5月21日,載《環球》半月刊2001年第12期,見2001年6月14日新語 絲“新到資料”)。從此之後,方舟子一直是中國國內支持推廣轉基因植物、轉基因食品的最有影響的人物,其風頭,甚至超過了那些專門研究轉基因植物的專家學 者。2004年12月23日,方舟子自己說:“這兩年來我寫了十來篇與轉基因有關的文章,做過三次講座,對轉基因食品是否有害健康或導致過敏、轉基因作物 是否會破壞生態或導致基因污染等學術問題都有較為詳細的介紹和分析。”(方舟子:《如何看待轉基因技術?》)。【註:方舟子為轉基因植物辯護最賣力的時間 段是從2002年底到2004年底,所以他說“這兩年來”。在此之前,國內公眾對轉基因植物問題並沒有很大的興趣。】
如果仔細分析一下方 舟子的這“十來篇與轉基因有關的文章”,以及做過的“三次講座”,我們就不能不驚訝地發現,方舟子的所作所為,既象是一個賣力推銷自家產品的商業販子,又 象是一個被人雇來壓制反對派的打手——他拼命也似地宣傳轉基因植物是如何如何好,而對那些反對推廣轉基因植物的環保人士則象是有着刻骨的仇恨。比如,在他 的第一篇關於轉基因植物的文章中,方舟子還只是說:“轉基因作物的反對者,甚至包括活躍分子,大多其實並不了解轉基因技術是怎麼回事。目前的這場恐慌,不 過是因無知而恐懼的又一個例子。”(方舟子:《轉基因作物的是是非非》)。但在他的第二篇文章中,方舟子對“轉基因作物的反對者”的攻擊調門幾乎是提高了 三個八度:“綠色和平組織就是一個熱衷於製造基因恐慌的反科學組織”;“反科學組織和人士猛烈抨擊基因工程,特別是轉基因技術,製造對基因的恐懼。” (《“轉基因食品”恐慌傳到中國》,作於2002年12月8日)。誰都知道,在方舟子的詞彙中,“反科學”的含義,與十年文革期間“反革命”的含義,幾乎 是一樣,它們都充滿了騰騰殺機。
那麼,方舟子對轉基因植物、轉基因食品的有關問題都作過什麼樣“較為詳細的介紹和分析”呢?關於這個問 題,筆者將在下一節作詳細分析。在此,我們先看看一位網友的歸納。2005年5月,一個ID是“肉唐僧”的網友在博客中國發表《印尼的蘿蔔,能不能帶出中 國的泥?》,其中有這麼一段話:
“比如方舟子,稍微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一出道,就是以頭纏白布條、手拿兩把破菜刀的扮相在江湖上行走的。但 在轉基因這件事情上,他卻令人拍案驚奇地來了個180度大轉彎。他對於轉基因的態度,可以歸結為以下三條:
1、 反對者都是偽科學人士
2、 歐洲不允許進口轉基因農作物,那是歐洲的一個陰謀
3、咱中國不但要允許美國轉基因產品進口, 而且進來之後不能加標註,以免‘無知的大眾’對轉基因產品產生‘不必要的偏見’。
“以上都是他在一次關天講座中表明的態度。他那一次的講 座內容,充斥着謊言、謬論和歇斯底里。比如說在美國轉基因產品不標註、比如說美國人自己吃轉基因大豆產品,吃不完才出口、比如要以犧牲大眾的知情權為代 價,呼籲在中國不要對轉基因產品進行標註。”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6/transgenic3.txt)。
對於肉唐僧給方舟子總結出的這“三條”,方舟子又是咬牙又是跺腳又是晃腦袋地說了一大串“這是造 謠”。但是,任何人如果讀過方舟子的“十來篇與轉基因有關的文章”,以及聽過他的“三次講座”,就會發現,肉唐僧的所說絲毫不錯——方舟子自己甚至在批駁 肉唐僧時都會把這三條複述一遍。那麼,什麼樣的人,會對一種不僅自己不懂、而且全世界這方面的專家都不敢說準的問題,誇誇其談,把話說得那麼絕、那麼肯定 呢?他又為什麼要對“對手”如此地窮凶極惡呢?
更加令人不解的是,在2001年5月21日以前,方舟子不僅對轉基因植物問題沒有明確的態 度,他甚至對這個問題連關心都不關心。在作於1999年底的《展望數字化、網絡化和基因化的二十一世紀》(發表於1999年12月29日《中華讀書報》) 中,方舟子“展望”了21世紀“基因化”的眾多前景,諸如什麼“從此我們就有了一本隱藏着人類遺傳的全部秘密的密碼本”呀、“在未來的幾十年間,編碼人體 的蛋白質(約十萬種)的所有基因都將被鑑定出來”呀、“所有與疾病有關的基因突變都將被鑑定出來,基因療法將成為一種常規療法”呀、“第一個克隆人還是有 可能誕生”呀、“人類的個體壽命有可能被無限制地延長”呀,等等等等,但就是沒有提到他後來讚不絕口的“這項剛剛起步、有着無限美好的應用前景、甚至可能 最終解決飢餓和營養不良問題的新技術”—— 轉基因植物技術。
【註:在1999年底,科學界已經普遍認為人類基因組中所含基因數目比十年 前的猜測——“約十萬種”—— 少得多,在4-6萬個左右。而方舟子在當時還在“展望”“約十萬種基因”,可見此人的知識老化,並不僅僅限於內含子。另外,在說出“基因化”可能使“人類 的個體壽命……無限制地延長”這樣的話之後不到一年,方舟子就極力批判吳柏林說的“基因科學能使您活150歲”,說它是“聳人聽聞”、“計算方法是荒唐可 笑的,是地地道道的虛言!”由此可見,他的所謂“打假”,實際上就是“打人”,因為他的觀點比被他打的人還要“假”,假到“無窮大”(“無限”÷150 = ∞)。】
2000年8月23日,新語絲轉載《光明日報》兩天前發表的一篇文章,《轉基因作物並不可怕》(作者江煒)。但方舟子對這個問 題相當冷漠,既沒有加按語,也沒有寫評論,並且,這篇文章是和另外三篇談論基因的文章——劉華傑的《“基因”與“擬子”》、魔鬼教官的《基因的題外話:媒 體,需要什麼樣的科普心態》、和楊昆的《基因療法 前景看好》,——一起發表的,《轉基因作物並不可怕》僅僅被方舟子排在第三位。顯然,新語絲轉載這些文 章,不過是因為它們都是討論基因問題而已。
2001年1月28日,新語絲轉載了《光明日報》2000年12月11日的另一篇文章,《轉基 因動物食品安全嗎》(作者朱作言)。這是為轉基因技術唱讚歌的文章。但當時方舟子對這一問題仍舊是懵懵懂懂,不置可否,沒有表示任何態度。並且,他在這一 天還轉載了《南方周末》2001年1月19日的一篇文章,《基因污染:新世紀的憂患》(作者沈孝宙),該文的主題,就是表達對轉基因技術可能造成的災難的 憂慮。這在幾個月之後,是要被方舟子嘲笑為無知的,在兩年之後,是要遭到方舟子狗血噴頭般的痛罵的。但在當時,這篇文章卻被排在《轉基因動物食品安全嗎》 之前。(新語絲新到資料的排序,具有十分明顯的傾向性,這是不需要筆者來證明的。)
所以說,方舟子在2001年5、6月間,突然成為轉基 因植物的堅定支持者,肯定有幕後的原因。而根據我們目前所掌握的資料來判斷,這個幕後原因極有可能就是他得到的這個新職業——“美國生物信息公司諮詢科學 家”、“給美國的生物技術公司做做諮詢工作”。換句話說就是,方舟子受聘於“美國生物公司”,與他突然間全力支持轉基因植物,同時發生在2001年5、6 月間,不太可能是偶然的巧合。
III、 方舟子論轉基因:偽“科普”,真“科唬”
2006年底,一個記者問方舟子:“如果沒有走上‘打假’這條道 路,根據您的所學,最有可能踏上哪一條道路?”方舟子答曰:“最有可能成為一名純粹的科普作家。”(譚曉娟:《對話方舟子從寫詩少年到打假鬥士》,《天府 早報》2006年12月6日)。這說明,方舟子是把自己定位為“科普作家”的,雖然他自己承認,至少在當時,他還不是一個“純粹的科普作家”。筆者在 2007年11月27日凌晨google互聯網,發現共有212個網頁含有“科普作家方舟子”這個字串,其中60個網頁在這個字串前面冠有“著名”二字。 如果用“打假鬥士方舟子”來做相同的搜索,只得到208個網頁,其中僅有14個網頁在這個字串之前冠有“著名”二字。也就是說,在公眾面前,方舟子主要以 一個“科普作家”——並且是“著名科普作家”——亮相的。
確實,在新語絲的“方舟子作品”之下,有一大類文字被他冠以“科普作品”的招 牌。不過,如果稍微瀏覽一下這些“作品”,人們就會發現,它們之中,有很多並不是“方舟子作品”,而是一些記者和擁躉們的“吹捧作品”,如劉菊花的《讀 〈潰瘍——直面中國學術腐敗〉》、如江曉原的《需要這樣的“學術警察”》、如陶世龍的《評扁船兒〈方舟子何以能夠在《自然辯證法研究》發表論文?〉》,等 等;還有一些文字,確實是“方舟子作品”,但它們和科普幾乎毫無干係,如《“海歸”是這樣糊弄副總理的》、《中國青年報與美國騙子大學聯合招生》、《“方 舟子剽竊鐵證如山”的真相》,等等。這些或者不是“方舟子作品”、或者不是“方舟子科普作品”的“作品”,在“方舟子作品•科普作 品•科學哲學”中,占據了大約三分之一的比重。
除了這些掛羊頭賣注水狗肉的“方舟子科普作品”之外,方舟子其餘的 “科普作品”實際上還可以被繼續劃分為“炫耀才學的”和“掐架的”兩大類,前者屬於傳統意義上的“科普”(根據維基百科,科普“是指利用各種傳媒方式向普 通大眾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活動”),而後者則是所謂的“打假”、“批判”之類的文章。可以想象,後者在“方舟 子科普作品”中,占據絕對優勢。(“方舟子作品•科普作品”分為以下七個亞類:“進化論虛妄嗎?”、“進化新篇章”、“科學哲學”、 “科學史”、“科普小品”、“神創論批判”、和“進化怪論批判”。這七個亞類之中,“科學哲學”是最龐雜的一個,共有195個條目,其中“純粹的科普文 章”只有三十餘篇,不到總數的六分之一。http://www.xys.org/fang/science.html。)
毫無疑問,方舟子關於轉基因植物、轉基因食品的文字,是被他劃歸到“科普作品”一類的。(新語絲網 站的“方舟子作品”欄目在2002年以後似乎就不再更新,因此其中關於轉基因植物的文章,只有《轉基因作物的是是非非》一篇,以及與之間接有關的《〈美夢 還是噩夢〉不是科普著作》、《對遺傳工程的痴人說夢——再評侯美婉〈美夢還是噩夢〉兼評柯志陽〈遺傳工程:美夢還是噩夢〉》兩篇。)從2001年5月到 2007年8月,方舟子對轉基因問題共發表了三十餘篇文章(包括講座)和評論(包括媒體訪)。通讀了這些文字,筆者的一個印象就是:它們之中,除了第一篇 文章,《轉基因作物的是是非非》,可以勉強算作是“炫耀才學的”“純粹的科普”之外,其餘的文字,多數可以被劃歸為“掐架的”。在這些“掐架的”文章中, 方舟子對於那些站在他的對立面的人物和媒體,仍舊是一如既往地破口大罵,把“科學”的大棒揮舞的呼呼山響。不過,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方舟子的這些文章之 中,有一些內容卻既不是“炫耀才學”,也不是“掐架”。在這類文字之中,方舟子不僅對轉基因技術、轉基因產品極力推崇,而且對那些搞轉基因研究的科學家 ——包括那些最最讓他看不起的中國科學家——也好像“與有榮焉”似的,受到了方舟子的青眼相待。這就是前面提到的那個肉唐僧網友說的,(方舟子)“在轉基 因這件事情上,他卻令人拍案驚奇地來了個180度大轉彎”的主要原因——一個“頭纏白布條、手拿兩把破菜刀的”主兒,突然間憐香惜玉起來,這不能不不讓人 感到奇怪。
現在誰都知道,方舟子是毫無保留地支持轉基因植物/轉基因食品的。但問題是,方舟子既沒有親手搞過轉基因植物的研究,又缺乏這 方面的知識(關於這一點,下面將予以充分證明,但我暫時要提供的這樣的邏輯來代替證據:他連自己的本行都似通非通,他對非本行怎麼能通?),他為什麼要跑 到這個領域來興風作浪呢?他能夠普及一些什麼樣的知識呢?前面提到,肉唐僧先生曾把方舟子關於轉基因問題的觀點總結為三條:1、反對者都是偽科學人 士;2、歐洲拒絕轉基因產品,是一個陰謀;3、中國應該允許美國轉基因產品進口,並且不應該加標籤。應該說明的是,這三條,是肉先生根據自己聆聽方舟子的 一個講座之後歸納總結的。就那個講座而言,這個總結是不錯的。不過,方舟子關於轉基因的言論和文字共有三十多篇,前後持續了六年多,僅僅根據一次講座,很 難得見方舟子觀點的全貌。況且,出於某種原因,方舟子在講座時的言論,和他在大陸媒體上公開發表的言論,以及和那些僅僅在新語絲上發表的言論,並不完全一 致。為了對方舟子關於轉基因的觀點做出一個公正、客觀的概括,筆者耐着性子通讀了他這方面的全部文字(方舟子的粉絲們總是對主子的“文字工夫”讚不絕口, 好像他是個語言大師似的。其實,依我看,方舟子要吃文字這碗飯——不靠掐架吸引眼球——,也就是一個餓不死、撐不着的下場),從中總結出了方舟子論轉基因 問題的以下三大特點:
第一,對轉基因技術和轉基因產品,一律讚不絕口——轉基因食品安全、綠色、營養全面,轉基因技術能夠解決世界糧食危 機;
第二,對反對轉基因的人,一律罵不絕口——無知、反科學、製造恐慌、玩弄陰謀;
第三,對於支持轉基因的人,尤其是那 些極力主張推廣轉基因食品的專家學者,一律“一視同仁”——都是為科學而獻身的、無私的、正直的科學家。
(作者:亦明 來源:天涯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