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君子動口不動手”。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光說不練的正人君子也不怎麼好當。別的不說,光這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勁兒就不太好拿捏。遇到事情,要會說三道四,胡批亂評,有事兒沒事兒,雞蛋裡面要挑得出骨頭來,用活用濫那兩片兒薄薄的嘴皮兒。指手劃腳間,還要臉不紅,心不跳,大大方方地不懂裝懂,不露那沒吃過豬肉,只見過豬跑的假行家嘴臉。最關鍵還要把持住自己的衝動欲望,時時刻刻斷了動手動腳的念想兒,君子與否,全繫於此。
記得小時候常坐在鄱陽湖邊,衝着湖裡捕魚捉蟹的漁船發呆。一根竹篙,一隻漁鷹,帶來無限幻想。幻想着自己哪天也能像漁民那樣瀟灑一把,把個魚網清盈地拋向空中,然後罩住一片水面,收網提綱,拉上無數條的魚兒來。有一天,幾個小夥伴趁着午休,偷偷地從幹校連隊的漁班裡順出個魚網,迫不急待地跑到河邊比畫着,擺弄着,忙亂之中卻不得要領。正在懊惱之際,一個白髮蒼蒼,雙手背後,破衣拉撒的老者(那年月兒的臭老九都這副行頭)扯着嗓子給我們指點江山了。那腳應該這般站,那網應該這般拿。他的話是越侃越多,直白活到嘴裡冒出了些許的泡沫來,也沒有停歇的意思。弄得我們這些毛孩子,魚網拿在手裡,撒也不是,不撒也不是,木呆呆立在那兒沒了脾氣。這時,一個大點兒的孩子緩過了點兒神兒,走上前去,衝着老者點頭哈腰地客氣着,要不您老給我們示範示範。那老者聽後也不含糊,擼胳膊,捲袖子,拿了魚網就招乎。看他的腿也不怎麼分開,一個騎馬蹲襠式就應付了,綱繩也不用系在手腕上,隨隨便便就拿在了手裡,完全沒有了漁民般的羅嗦。我們還嘀咕呢,瞧人家,一看就是行家裡手,舉手,投足哪哪都透着熟練。只見老者稍一運氣,嗖的一聲,連網帶綱,黑乎乎的一團就利利索索地全給我們扔進了河裡,結果害得我們哥兒幾個在河裡撈了半天。您說這老先生也是,一生做君子,修行的毛髮都發了白,到頭來,還是沒能忍耐住動手動腳的衝動,一世的英明,迷迷糊糊之間就毀於一旦了。說真的,一個人動口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動口,不動手,這才是最難最難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