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方舟子如何冒充中文互聯網先驅
前一陣有不少網友要我批判方舟子,據他們說,方舟子自稱是中文互聯網的先驅,創辦了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網絡文學刊物《新語絲》。我當時一笑置之。美國前副總統戈爾自稱是互聯網先驅,經常被美國電視脫口秀和政客作為笑話講,只要誰說自己發明了互聯網,台下肯定是會意的哄堂大笑。方舟子如果真這麼說了,就是貽笑大方。所以,我沒有理會網友們的多次請求。
但今天突然在網上看到方舟子題為《互聯網的力量》的演講記錄,時間地點是2010年11月20日互聯網年會。這個演講的大部分內容是方舟子自稱為互聯網“恐龍”級人物、中文網絡先驅。方舟子稱ACT是“第一個中文的網絡”,他在上面跟人掐架,後來ACT之類被淘汰,1996年,他辦了新語絲網站,搞了個論壇,其簡歷居然確確實實地自封為“中文互聯網先驅”。真是這樣嗎?
我是1990年秋季到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物理系的。到後,找系裡的教授要了一個EMAIL賬號,用陳舊的VAX終端與各地的同學聯絡。大概一年後,在計算機系的機房獲得了賬號,開始可以使用UNIX工作站。其後,我同時在計算機系攻讀學位,所以,對互聯網的那段歷史我是親歷者。期間,我與其他中國同學一樣,都在互聯網上閱讀中文。當時北美中國學生讀得最多的是一份稱為《華夏文摘》的電子刊物,由CND創辦。那時候,方舟子估計還不會上網,也就不存在《新語絲》。
《華夏文摘》創刊於1991年4月5日。根據該刊物於1991年4月11日發表在SOC.CULTURE.CHINA上的帖子,它在10天內即獲得1000名訂閱者(通過EMAIL),正在徵求技術支持編寫相關的中文閱讀軟件。
SOC.CULTURE.CHINA是一個USENET里的一個討論組。USENET是一種分布式的討論系統,到今天還在廣泛使用。用戶通過一個NNTP客戶端程序與本地的服務器連接,讀貼、發帖。其運行機制是:不同服務器通過互相訂閱,拷貝各自張貼的信息來實現帖子的流通,因此張貼的內容並不能立刻被其他讀者看到。另外,USENET最初是設計成使用7位的ASCII碼(也就是,而中文(GB2312)用兩個8位字節編碼漢字,因此中文不能直接用於USENET。如果是發中文文章,只能以附件的方式,進行編碼之後才能發出去。而讀者必須下載附件,解碼才能閱讀。這有點不方便。
後來,一群中國人採用了一種稱為HZ的7位標準(RFC 1842,RFC 1843)來編碼GB2312(這是中國人制訂的最早的互聯網標準)。在印第安納大學的一個網管的幫助下,於1992年6月28日設立了ALT.CHINESE.TEXT這個新聞組。ACT的統計表明,一年之內其讀者人數達到了5萬多。一年之後,又設立了ALT.CHINESE.BIG5,專門面向繁體字的讀者(從這個角度,簡體中文走在了繁體之前)。同時,海內外學者們開發了一系列軟件,從DOS、WINDOWS,到X WINDOWS,應有盡有。我曾經用過SimpTerm(Windows),CXTERM (X)等。對這些人為中文互聯網做出的無私貢獻,我們都應該表示感謝。(後來我也抽時間寫了一個GB-HZ免費工具,做了一點點回饋)
看到這,讀者應該明白,ALT.CHINESE.TEXT(ACT)不過是USENET這個系統下的一個討論組。相當於一個具體的論壇欄目,具體來說就是硬盤上一個目錄。方舟子卻把它稱為“第一個中文的網絡”,顯然是不明就裡。畢竟,他不過5萬多ACT讀者里一個密蘇里州立大學學生物的學生。
方舟子最早出現在ACT應該是1993年。他所用的EMAIL地址是fangshim @student.msu.edu。我找不到任何方舟子1992年在ACT上發言的記錄。甚至找不到方舟子1993年以前在整個USENET上發言的記錄。至於方舟子的新語絲網站,根據他自己的陳述是1996年才建立的,那時候,中文萬維網早就已經起來了。萬維網是搞物理的人發明的,然後再傳到搞計算機的那裡,所以我屬於最早使用萬維網的那群人。1993年MOSAIC瀏覽器一出來,我們就用上了。方舟子提到的Gopher就是明尼蘇達大學開發的(Gopher是明大的標誌),它一度占據了很大市場,但由於明大宣布要收取許可費,導致很多用戶轉向萬維網。在密蘇里州大學生物的方舟子過了三、四年才知道萬維網並不奇怪。
新語絲網站目前使用的軟件是一個學生在1995年左右寫的免費軟件,叫WWWBOARD。我在1995年時用它運行《中國軍事論壇》,結果發現它有很大的穩定性問題,經常導致數據崩潰,需要修復,後來只好自己寫了一個稱為ANYBOARD的軟件,一度賣幾千美金一個拷貝(wenxuecity最初用的就是ANYBOARD,但後來他們發現需要購買軟件許可之後,更換了)。可見,新語絲網站搞了10多年,所用的技術還是最原始的。這也從側面說明,方舟子基本不懂互聯網。
方舟子充其量不過是一個普通的互聯網用戶,而且是一個相當落伍的互聯網用戶,卻冒充為中文互聯網先驅,這比唐駿的大頭貼發明的水分還多得多。這種自吹自擂的說法,讓人笑掉大牙。
岳東曉 201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