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的苦難生活之二 |
送交者: 忘了筆名 2003年12月05日19:51:26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
北京的同學們先不要着急, 容我訴訴苦, 我在北京吃了那麼多年的苦, 我容易麼?呵呵。 我在北京是吃過當時(注意, 是當時)最好的和最差的伙食的。 最差的, 本來以為是食堂的伙食了, 其實不是的, 那時大學裡為了照顧南方同學, 大米一經很多了, 所以每頓飯都可以吃到大米, 食堂還有“富強粉白饅頭”賣, 所謂富強粉, 就是我們在南方吃到的那種麵粉, 因為北京原來是吃一種比較粗糙顏色也比較黃的麵粉的, 北京的饅頭是沒有餡的, 最便宜, 只要面票不要錢, 北京人說的“包子”才是南方人說的“饅頭”, 即有餡的那種。 總之, 那時我們學校的生活水平已經不錯了, 第一, 我從來沒看見過窩窩頭, 使我尊敬的語文老師的恐嚇落了空, 第二, 我不愛吃饅頭, 即使是富強粉的也不行, 居然讓我作到了四年不吃饅頭, 而照樣頓頓吃飽的地步。可見選擇還是很多的。 吃的最差的時候是畢業了, 本以為熬出頭了, 從今以後怎麼也該是兩重天了吧? 沒想到莫名其妙被打發到北京郊區的一個山溝溝煤窩子裡, 那才叫苦呢。 本來我以為農民啊, 別的沒有, 菜總有的吃的吧?我們家不是農民還在前後園種點絲瓜南瓜西瓜山芋番茄青菜, 小菜總是不缺的, 沒想到這煤窩子的土質比較差, 除了玉米小米什麼都不能種, 農民是要買米買菜吃的!山里交通也不便, 卡車一個星期有時是兩個星期來一趟, 每次只賣一樣東西, 土豆, 青椒, 大蔥, 冬天則是大白菜。大蔥好幾個人不吃所以食堂就不買, 於是常常一個星期都是土豆, 早飯土豆燒土豆, 中飯土豆炒土豆, 晚飯土豆燒土豆, 如此一個星期, 要等到下次卡車來才換成青椒燒青椒。 在這樣艱難的時候中, 我們懂得了什麼叫“沒有油水”, 青春的力量全部靠澱粉類食物和土豆青椒大白菜供應, 食堂的阿姨非常好, 鑑於她要服務的人不到十個, 態度極好, 經常會給我們改善伙食---就是烙餅或者燴麵吃, 大家圍在廚房, 眼巴巴地看着她揉面, 作餅子, 有時又切面, 於是我這個南方人也學會了擀麵, 作手工餅子和麵條。 那時男生能吃一斤, 我不算弱不禁風吧, 但總是個小姑娘吧, 居然一頓可以吃六兩! 那是扎紮實實的六兩啊!師傅阿姨拿秤稱了六兩麵粉以後才開始和的面啊!:) 回到北京城也好不到哪兒去, 那時我們單位的食堂剛建, 嶄新閃亮, 就是火太小, 燒了飯就不能燒菜, 燒了菜就不能燒飯, 於是天天見一幫人, 飯盒裡打了二兩飯, 一邊等菜, 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白吃米飯, 常常是好不容易等到了菜, 飯要麼吃完了要麼涼了。 唯一的好時光是冬天賣“愛國菜”的時候, 因為愛國菜太多, 食堂堆在外面, 我們夜裡去偷了來, 在電爐上燒了吃。。。 在這種艱難的情形下, 我就更加死心塌地地跟着我男朋友, 要說他真是不錯的, 帶着我這麼一個貪吃的傢伙, 差不多把幾年大學畢業的積蓄都吃光了, 我們慢慢開始找到一些竅門, 同時北京的飲食業也開始慢慢搞活了, 什麼北海明珠海鮮之類的開始出來了, 當然我們還不敢去吃, 但是名聲赫赫的老莫是去過的, 好象也不太貴, 兩個人吃了不到50元錢, 當然那時50元很多了, 一般的餐館是兩個人20元差不多了。只記得羅宋湯紅兮兮酸甜几几, 沒吃出啥東西來, 於是便不再去。 我們發現的竅門是最好的餐館要麼是外地風味的, 比如當時西四有個杭州餐館, 阜成門外有個過橋米線館子, 海淀小胡同里有個揚州餛飩店, 都是不錯的; 要麼就是真正老北京的老字號, 北海那一帶什麼砂鍋居之類的, 其實價錢也不貴, 菜也還不錯, 比外面街上那些東風食堂水平的強多了。 我在北京吃飯的頂峰也是跟這個男朋友的, 那天北風嗖嗖的, 我們兜里揣了小兩百元錢, 準備到大柵欄去一人買一件風衣, 再買點磁帶的。走到前門餓了, 新開張一個“人人大酒樓”, 那時我們土啊, 又不屬於公款消費一族, 不知道這個人人大酒樓是著名的“京城三把刀”之一, 無知者無畏地就走了進去, 進門就是樓梯, 小姐就把我們往樓上請, 心想我們只不過充充飢本不想去樓上的, 無奈小姐並不給我們去樓下的選擇, 於是我們就這樣被請了上去。 樓上空空如也, 因還不到飯點, 小姐們在門口圍成一堆嘰嘰喳喳, 把我們讓到最角落裡, 我一看菜單, 先不說那天價, 先說那“服務費15%”, 咱窮人哪見過這世面啊?一個勁攛掇我男朋友:“咱走吧, 沒關係的, 這地兒咱再也不來了, 雖然有點不好意思可咱不是再也見不到這些人了麼?再說就是以後再來咱也是花錢的大款了, 沒人笑咱的。” 男朋友看看門口這一堆小姐, 想了想他大男人的面子, 摸摸兜里的錢, 手一揮:“吃!” 那一頓吃得天昏地暗, 美不滋滋, 我至今還記得四個菜中的幾個:烤乳豬, 火燒冰淇淋, 揚州炒飯。 我們一般感慨真好吃啊, 一邊後悔說今天該叫誰誰誰一起來吃的這麼掇菜夠四個人吃了。 最後我們兩個人把四個人的菜全吃光了, 幸福得不行地走出人人大酒樓的大門, 平生第一次有出租車司機來問我們要不要車。 那一頓吃了我們130元錢, 風衣磁帶自然是泡了湯, 這一頓在很長的時間裡都是朋友圈子中打不破的記錄, 也成為激勵朋友們的精神力量, 朋友們要下決心敗一下家的時候就鼓勵自己說:“吃! 小忘他們130都吃了, 我這不是才50元嗎?” 北京人民飲食業的春天是在我離開了北京以後才迎來的, 上次回去的時候已經大不同了, 滿街都是小館子, 而且大家也開始嘴刁刁的要挑風味了, 不過據說還是最愛吃主席菜。 對我來說, 最大的遺憾是很多老字號拆掉了, 還有, 想回學校食堂吃可是沒有食堂的餐劵了。。。。。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