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關於中醫:我也有話要說
送交者: 老冬兒 2012年08月19日12:47:11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關於中醫:我也有話要說



1) 中醫不是忽悠

     我生長在一個篤信中醫的家庭,前輩中有人是非常好的中醫,曾幾次救了我外婆的命。耳聞目睹,我對中醫也就有所了解。小時候甚至還跟着家裡老人學認中藥,也胡亂地讀過一些入門書籍,對中醫是絕對相信。但真正讓我感到中醫神奇的是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一些事情,這裡略舉幾例。

故事1:年輕時我不喜運動,身體不好,曾患上肝炎,並為此在高中時休學一年。剛被查出肝炎時,當然是用西醫治療。但我運氣不好,常規性的打針服藥都沒用,轉氨酶非但降不下來,還越來越高,病得起不了床,吃不下飯。真以為自己活不了多久了。萬般無奈之下,去四川中醫學院找了一位老中醫診治,兩副藥下肚後病情立即好轉。首先是胃口打開了,隨即腿也有勁了(我至今都還清楚地記得當時的感覺)。繼續服藥後,轉氨酶也降下來了。就這樣,我的肝炎被中醫治好了。一直很感激那位救了我的醫生。可惜聽說他在治了我的病之後不久便因患闌尾炎,作切除手術時死在了手術台上。



故事2:文革期間家裡曾養有一隻九斤重的肥雞。宰殺後,蒸而食之,結果蒸出半缽子油。外婆心疼我母親,勸其喝了不少油湯,當晚母親即因服用油湯過度,大吐大泄。第二天,鄰居家裡恰巧來一訪客。此人是水利系的畢業生,鄰居的學生。雖主修水利,卻因家裡世代中醫,也精通醫術,尤其擅長把脈診斷。出於好奇,幾家鄰居的大人小孩都去叫他把脈。我趕快從家裡把母親叫來,打算試試那人的本事。結果那人一搭脈,就對我母親說,你的胃出問題了,是暴飲暴食引起的。頓時把我驚呆了。



故事3:幾年前我患上了腳後跟疼痛的毛病,疼得來走路都一跛一跛的了。去醫院看病後,洋醫生給我開的處方是買雙鞋墊子。鞋墊子買來了,也穿上了,一點改善也沒有,整整大半年我都生活在痛苦之中。後來朋友送給我一本中里巴人的書籍<求醫不如求己>,書裡談及腳後跟疼痛的治療方法是按摩腎經的太溪,大鐘等穴位。照此辦理僅十多天后,困擾了我大半年的右腳跟居然就止疼了。左腳跟的症狀比較輕,只是微微的有點疼痛,按摩腎經的效果不是特別明顯,於是我又參照書籍按摩了膀胱經,幾個月後也徹底消失了,至今沒有再犯。誰說經絡治療不靠譜?



2) 中醫不是科學?

     很多批評中醫的人最強有力的論據就是“中醫不是科學”。對此命題,我沒有太大的異議。最近老幾博主在他的文章里提出“中醫不是科學”這個命題本身是個偽命題,也滿有意思的。

     照我看來,問題的要害在於
第一,是否科學就是鑑定事物真偽的唯一標準?第二,我們現在對科學的理解究竟有多少?個人覺得科學只是描述我們周圍世界的一種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如果這世界上的事情都能用今天理解了的科學解釋,這個世界未免就太簡單了。事實上人類對周圍世界的了解太少,動不動就用科學來否定一切自己不理解的事情是人類的一種狂妄。中醫雖然不是科學,卻絲毫不能降低它的價值

     其實中醫雖然不等同於科學,但它包含了科學,甚至超越了科學。中醫包含了科學是顯而易見的事,從中草藥的廣泛應用就可略見一斑。有意思的是在強烈反對中醫的人中亦不乏贊同中藥的人士,照他們看來,中藥有效,中醫無稽,這兩者應該分離。殊不知早期對中藥的理解是根據中醫理論而來的,中醫中藥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把它們分開對待在邏輯上說不通,自相矛盾。總不能將中藥有效全都歸於偶然性吧?

     再補充一點中醫包含科學的命題。中醫理論講陰陽平衡,辨證施治,放在今天,它不但不是垃圾,反而對現代科學有新的啟迪。除了其哲學意義外,越來越多的科學實驗證明了它的真實性。生物體儘管十分複雜,但只有處於接近平衡
狀態才是最佳的。從分子生物的水平上來說吧,即使是體內的化學反應都是如此。除了酸鹼平衡,生物體也努力保持其它的平衡。這種例子比比皆是,可以信手拈來。比如蛋白質的磷酸化反應是調控動物體生長的重要反應,體內有眾多的水合酶(protein kinase)催化蛋白質的磷酸化(phosphorylation),同時,體內又有很大一類酶(phosphatase)催化蛋白質的去磷酸化(dephosphorylation)。任何一方過分占上風都會引起嚴重疾病,常常是癌症。所以這兩大類酶都是藥物公司的靶子。連洋人也把這兩類酶的關係稱為“ying and yang”(陰和陽)。再舉一個例子。生物工程里為了證明某個基因在體內的作用,最權威的辦法是去掉那個基因。但事實上人們常常發現實驗結果不理想,因為去掉那個基因後,體內馬上又有其它基因去補償,代替那個基因的作用,以維持生物體內的平衡。所以中醫注重整體是非常有道理的。現在的醫療已經開始走向個性化治療(personalized medicine),這也是中醫治療的精髓

     另外,還真別小看了中醫藥在人體上使用了幾千年這個事實,這相當於多麼大的藥物臨床實驗啊!雖然沒有統計數據,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可信度比用動物來做實驗的不少新藥不知強了多少倍。這樣的實踐,難道不含有科學?

     所以,我的觀點是中西醫各有利弊,各有所長,是互補關係。當以西醫為主,中醫為輔,給予中醫以生存空間。當然,中醫也有它自身的問題,有時間的時候我或許會貼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

此文由幾年前的舊文字整理修改而成,記錄了一些粗淺的思考,歡迎批評討論!

· 一個簡單有效的養生方法

【健康生活】

老冬兒的博客

http://blog.creaders.net/dli/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1: 混在美國名校(149)--救命之恩之找工
2011: 唐朝仕女真是以胖為美嗎?
2010: 叫叫你好嗎:這點兒世界是我的了
2010: 笑侃百年中十次“逢六必轉”
2009: 大呆鳥: 緣 (二十)
2009: 現在cable的速度可以到16MB了
2008: 黃健翔:劉翔不欠誰什麼!
2008: 劉翔 vs 邁克費爾普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