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與幸福之間的關係,是永遠辯論不完的話題。 在北美民眾中有一個普遍的觀點,這就是,錢不能給我們帶來滿足感,錢買不來幸福。很多人都被告知,錢越多,問題就越多。 當然,極度貧困是人人都要避免的,金錢與幸福的相關關係難以否認,但長期以來存在有一種學術觀點,即在人的財富或收入達到了一定水平後, 錢對滿足感則不再具備那麼大的左右能力,收入就不再與幸福掛鈎了。 然而,美國的兩位經濟學家在對此進行了多年的質疑後終於否定了上述理論。 密歇根大學的教授賈斯汀·沃爾弗斯 (Justin Wolfers) 和貝斯·史蒂文森(Betsey Stevenson)在 “美國經濟評論、論文和程序” 上發表了一個最新研究報告,認為: 在收入與幸福之間沒有一個自動切斷點,換句話說,更有錢就更幸福! 這兩位教授對來自不同國家的數據和相關研究進行了考證,在新論文發表了自己直率的論點。他們的報告中主要有兩個內容。 首先,他們把同一個國家內不同收入群體的幸福感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在所有的國家中,越富有的家庭對生活的滿意程度越高。然而,這項比較還發現,無論收入是從一千升到兩千,還是從一萬升到兩萬,滿足感的上升幅度是一樣,這一發現為收入重新分配提供了依據。 另一個對比是在各個國家之間進行的,結果發現,越富裕的國家,人們的幸福感和滿足感越高,越貧困的國家,人們的滿足感越低。在他們的統計圖表上,對生活滿足感高的國家包括美國、德國、英國等,而埃及、菲律賓、伊朗等則排在圖表的下端。 兩位教授的結論是,錢越多,一個家庭就越幸福,一個國家也越幸福。 報告的作者之一史蒂文森是密歇根大學研究公共政策的教授,並曾經是美國勞工部的首席經濟學家,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你是一個億萬富翁,有人給你1美元是極其微不足道的,對你的生活不會產生任何影響,但這個微小的變化仍然能帶給你可以被測量到的快樂。如果你把一美元給了一個無家可歸的人,雖然這一美元也不會給無家可歸者的生活產生多大影響,但對他來說畢竟要更重要一些,他也會因此感到快樂。 加拿大首都渥太華生活水平研究中心的執行董事安德魯·夏普說,這一研究對於跨國家衡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不過,這並不意味着收入再分配是一個錯誤,也不意味着我們不應該對富有的人徵稅。 沃爾弗斯和史蒂文森的研究報告主要針對一個叫做“幸福飽和點”的概念。 “幸福的飽和點” 概念來自美國南加州的經濟學家理查德·伊斯特林,依斯特林在20世紀70年代在這個領域的研究有着開創性意義,他提出了一個着名的理論,這就是提高平均收入並不提高能提升幸福感。 在受到許多收入與幸福有關的證據挑戰下,伊斯特林後來修改了自己的理論,他說在人的收入達到一定水平後,經濟收入即不再影響人的幸福,這一理論被稱為”伊斯特林論”。 但史蒂文森和沃爾夫則認為,他們的研究顯示伊斯特林論和其它的相似理論是錯誤的。他們說, 我們在研究中沒有發現支持上述說法的證據,如果說在幸福感、生活滿足感與收入之間存在一個飽和點,或自動斷點的話,我們沒有發現有關的證據,即使年收入達到50萬美元也不存在這個自動斷點。 在沃爾弗斯和史蒂文森的報告發表後,伊斯特林教授通過電子郵件表示,他們的新研究結果並不一定與他的理論相矛盾。 史蒂文森教授承認,她的研究沒有探索可能推動收入和幸福之間積極聯繫的因素,如教育、就業機會和購買力。 她解釋說,我們並不是說你應該爭取工資最高的工作,這樣你就可以去買更多的鞋,但我們發現,總的來說,如果一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越高,人們的幸福感和對生活的滿意度也就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