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情投意合,中國缺的是歸國留學人員嗎?
送交者: 老幺 2002年03月02日21:10:38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情投意合,中國缺的是歸國留學人員嗎?

作者:老幺

(一)

剛才讀了夏領導的《回國的三大認識誤區》和南同學的《對回國認識誤區的認識誤區》,感覺有趣,也來湊個熱鬧。

(二)

夏領導對留學人員苦口婆心、大呼小叫,情之真、意之切,宛如地主豪紳追求自由少女:

我愛你就象老鼠愛大米,你為什麼還要猶豫呢?
1. 你不喜歡錢嗎?我可以給你錢,雖然不多,也夠你花了;
2. 你不討厭繁文禮節嗎?鄉下土規定是多一些,城裡也好不到哪裡去!
3. 你擔心自己不夠漂亮嗎?千萬別這麼想,俺就指望你這肚皮呢!

南同學的回答與《陌上桑》同出一輒:
1. 小女子冰清玉潔,最看不慣以貌取人,以車取人,以屋取人,就沖這俗氣…
2. 錢不錢,生活舒適就行了;在外是苦了點,可是心情舒暢,我就煩人管…
3. 鄉下門規重重,公婆姨丈個個可以給你眼色,外面簡單多了…
4. 小女子胃口小小,對吃並不講究,土特產在外面也不是買不到…
5. 你以為只要給我錢就可以了嗎?你以為我的價值就只是我的肚皮嗎?…
想想你們那兒人不人、鬼不鬼的信息閉塞、謊話連篇,我就噁心。所有總總,構成了我果斷的一個決定,不嫁!“不管夏先生這樣的物質主義者如何地振振有辭,他不可能說動我的心。”

(三)

南同學或許要說了,哥倆都是留學人員,怎麼着也要站在同一邊吧?

夏領導也要說了,歸國留學人員政策是很嚴肅的話題,關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的大是大非問題,你怎麼可以如此調侃呢?

今日中國是朝氣蓬勃,百廢待興,充滿希望,如夏先生所說,“無論從何種角度,21世紀都應該是中國騰飛的世紀”。然而從另一角度,那種憑藉正直、知識、努力、勤奮改善生活、改造國家的所謂“理想”、所謂“追求”是否仍然占據人心呢?

如果我們看五六十年代的電影,那種真誠、那種率直、那種希望、那種美好是否已經在飢餓、革命、動亂、賺錢中變得迷茫、變得模糊、變得可笑、變得久遠?當西方社會熱衷於社區建設、公德意識之時,我們是否只期望變富、變富、再變富、除了變富還是變富?

夏先生說得沒錯,“一個國家的強盛與否和她的國民素質有很大的關係,這是不容爭辯的事實。”人以類聚,物以群分,那種簡單地以為給錢、給政策就可以吸引人才的物質主義者所吸引到的必然是那種喜歡錢、喜歡政策的物質主義者。

誰無欲望?誰無色心?我並不認為物質主義者有什麼錯。問題是,很多時候人需要的more than物質,more than舒適。就象如果你對一個女孩說,我很有錢,嫁給我吧!我想,多數要些面子、有些小資的女孩不會嫁給你,除非你 “真的非常有錢”---而中國當然又不是“真的非常有錢”!

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的時候並不一定需要太多金錢上的回報,甚至不需要名譽上的認可;這就象如果一個女孩“真心” 愛了,那多半是無怨無悔,很有些高尚的。以佛心看人、人皆為佛,以小人之心度人、君子也為小人。留學人員當然並不都是君子,更稱不上是佛,但回國人員多半還是有一定的“愛國主義”或至少“鄉土情結”所支撐的,或多或少罷了。我們不能說今日的留學人員沒有五十年代初的回國人員“高尚”,畢竟,六七十年代回國的人恐怕微乎其微吧!將心比心,除物質以外,回國決定很大程度上在於政府自己的形象和所作所為。畢竟女孩子沒嫁之前怎麼看怎麼好,入門以後就由不得你了。“三思而後行”是合情合理的。

如南兄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國吸引留學人才認識上的誤區:“單純地從經費上物質上滿足留學人員,只需要在海外已經有成果的留學人員拿着成果回來把現成的貢獻出來,這是一種純粹的利益交換,不涉及到對留學人才的繼續培養,給他們提供更多的信息資源,也不對大多數從事純粹科研的工作者提供研究的基地。這就好比買了個已經在下蛋的雞,只要讓它現在繼續下就可以了,至於可以產蛋多的飼料,就不知道是不是再提供了,另外對能促使母雞下蛋生仔的公雞,因為他們不下蛋,就不予理睬。”

(四)

老幺看過一部電影,一部80年代中期的奧斯卡Best Picture,中文名叫《莫扎特之死》、或者是《誰殺死了莫扎特?》。老幺印象最深的莫扎特的笑聲,以為那是影片中最迷人的聲音。導演顯然也是刻意地渲染這一點,所以在片尾莫扎特死後,盤旋在他妒忌者耳邊的仍然是那自由的笑,天才的笑,不拘一格的笑,發自內心的笑,而正是這種笑給人類帶來了創新,帶來了藝術,帶來了理想,帶來了希望。

老幺上次回國的時候與一位中學同學見面。此君是老幺的死黨兼死敵,當年我倆總是為誰是全年級第一爭得不可開交,客觀地說來,他略占上風。與一般的“好學生”不同,他是個很幽默的人,英俊瀟灑、才華橫溢。他在國內一路名牌讀到碩士升到領導。然而他的眼光似乎失去了當年的犀利和火花,他的笑聲也顯得做作和無奈。我打趣道,“是不是當官的都得這樣?”他搖搖頭,略顯疲倦地說,“有時候我也希望象你一樣,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我好象已經被‘套牢’了!”我倆都笑了。我很高興他的靈氣還沒有消失殆盡,或者至少在我面前,他還是努力尋找昔日“戰鬥”的感覺。不知不覺聊了很久,他終於漸漸“原形畢露”、談笑風聲起來,額上的光芒也漸漸恢復。在我告別的時候,他說,“我希望常和你聊,提醒我自己還是年輕的”。我說,這是你的本性,為什麼要隱藏它呢?“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的回答讓我理解到為什麼現在國內總是少見“自由的笑,天才的笑,不拘一格的笑,發自內心的笑”。

(五)

也許中國缺乏的並不是人才,而是培養、使用、發展人才的機制。否則有再多的人回國,不是留不住,就是淪為騙子和庸才。

然而如果沒有人回國,這樣的人才機制也就永遠是空中樓閣。

laoyao@onebox.com
2002年3月1日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