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說了早期上海人把上海以外的地方叫做鄉下的原因:其實上海人中主流的寧波人,老家就是鄉下,換句話說,就算是最上只角的上海人,最多三代四代前,都是鄉下人,實打實的,也不會怎麼看不起鄉下。(你我在國外講一口半吊子的英語德語西班牙語,會如何看不起中國人麼?)當年住在上海橫濱橋的魯訊,也是把紹興叫做鄉下的。
說起寧波人,其實我猜測以前是很窮的。從寧波的傳統菜可以看出來:莧菜梗是臭的,臭(秋)冬瓜更臭,至於寧波的鹹魚鯗,哈哈,我親眼目睹過清蒸鹹魚鯗把大半幢宿舍樓的人熏得逃出來,一點不誇張。只有窮地方,才會那麼變着法子搞那麼下飯的"菜"。
把話題岔回來:說起上海罵人話,"赤老"啊"癟三"啊,大家現在都知道,"氽江浮屍""豬頭三"也能猜出來,"盎三""垃三"比較怪異,以後再說。但老老年的經典上海罵人話其實沒有罵人"鄉下人"這麼個說法。
一部分上海人用"鄉下人"乃至"阿鄉"來罵人,應該是最近幾十年的現象。在現代上海話里,如果拿"鄉下人"來罵人,通常是指一個人沒有見識,小氣,做事情狗P倒灶。因為上述"鄉下"這個詞本身早期的語境,我的推理是這本來是寧波人自己家裡吵相罵,搞出來的說法--一些位住在上海的寧波人,時間長了和寧波鄉下的父老兄弟有了不同,開始說話不敬。
然後呢,就被一部分上海人推廣開來了。特別是把其罵人的內涵與實際的農村人口直接聯繫起來,甚至把外地城市裡的人口也說成鄉下。這不是用無知兩個字可以形容的。
但是,我可以告訴非上海同學:在有教養的普通上海人家裡,自己人之間開玩笑可以,但是對着外人用那個作形容詞來罵人,父母是要懲罰的:罵別人"鄉下人",和用生殖器官罵人,是一樣的大過錯。道理很簡單:上海是移民城市,稍微有點頭腦的,都記得自己的鄉下童年,或者至少自己的鄉下親戚。
但是的但是,人一多呢,就什麼樣子的人都有了。上海粗人之間在大街上吵架,都是竭盡想象力用男女生殖器官污辱對方,和全中國人沒有什麼區別。
HOWEVER,你要是說全上海人開口都把生殖器掛在嘴上,你自己也不會相信的,對麼?那麼你為什麼會相信全上海人都會看不起鄉下人呢?
而這個詞用來罵人,很快就會成為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