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北京行色(二):小區的生活
送交者: 吾丁 2004年11月03日15:14:03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小區的生活是一種離不開現實的半世外桃源狀態。

豪華的住宅區在北京到處可見。從豪華公寓樓到獨立洋房小區,將北京城點綴得美輪美奐,顯示着經濟進步帶來的生活水準的上升。西南角的經濟技術開發區,有一大片各式各樣的花園洋房,各自叫着很響亮的名字。每個小區都有物業公司嚴格管理,門口“重兵”把守,進門要經過盤問。出租車進入,要經過閉路電話與戶主聯繫,確認以後方可進入。這當然是為了戶主的安全考慮,比起監獄,這裡的人可以自由地出去呼吸,這一點似乎比監獄好一些。

把守大門的,都是鄉下來的年輕人,穿着鮮亮的制服,拿着對講機,很有派頭。不但守衛門口,也要巡視小區內部,還要通知各家各戶各種事項。

門鈴響了,我開門一看,一個穿着鮮亮的制服的保安站在門外,“您好。請馬上準備接水,11點45分開始停水。”這樣的通知,也是保安的工作內容。

仔細看上去,別墅的房子很大,這是唯一的好處。對於我這個來自日本的人來說,冷不丁住進總面積240平方米的三層樓,感覺很不適應。樓房的密度很大,一家挨一家,而且建築式樣大同小異,很難分辨;房子的建築質量和建築材料,仍然不敢恭維—其實這房子才一年多,外牆就有裂縫了,當然不是致命的那種。最要命的是,裡邊的道路彎彎曲曲,我到現在也沒搞清楚那些道路為什麼要建的那麼斜,那麼複雜,把道路修的筆直一些不是更好嗎?況且,北京的道路,自古以來就是橫平豎直的,這小區裡的路為什麼要畫圈兒呢?

我喝了酒,深夜回來是個麻煩。我大概知道從南五環的亦莊橋下來以後,就不遠了,但是到了眼前,我仍然不知道哪個小區才是我應該進去的地方。每次都要讓出租車在各個小區之間兜上20分鐘才能找到,進了小區以後,我還要搖搖晃晃地再找20分鐘,才能發現我能夠進去的房子。

“您好!”我正在迷迷糊糊地彎着腰接着月光看人家門前的牌號,突然有人跟我打招呼,把我嚇了一哆嗦。回頭一看,是兩個身穿鮮亮制服的保安在巡夜。嘴裡胡亂地“哦!”了一聲,就算是回答了他們的禮貌,然後繼續迷迷糊糊地察看門牌號,找自己的家。

我自己形容自己是迷迷糊糊,在保安的眼裡,我大概有些鬼鬼祟祟。只是因為我穿着整齊,他們才沒有把我當壞人查問。

小區裡有大約60%的住戶來自外地,都是些做生意發了財的人。每家門前都有一部車,有的是兩部。很多住戶還在裝修,有裝修院子的,有的在蓋車庫。有的車庫看上去象老北京的馬廄,有一家乾脆把山東老家的破木頭門拆了帶來,裝在自己的小院子前。木頭門本來是配土院牆的,現在,一扇破舊的飽經風霜的木頭門,周圍是嶄新的歐洲風格的雕花鐵柵欄,旁邊是一部高爾夫汽車,看上去滑稽的很。

民工們在勞動,他們的裝束和面貌,和20年前的勞動者們沒有任何區別。他們不可能象這裡的住戶那樣每天洗熱水澡,也不可能穿着靚麗的衣服出出入入。他們穿着破舊的軍大衣,手指粗糙,很可能不洗臉。他們以給富人們勞動來養活家人。

大堰河因為養育我而養育她的家而我,是因為你的奶才被養育了的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看到他們,我突然想起這樣的詩句。淚水會湧上我的眼睛。

我站在那裡,聽他們用鄉音快樂地交談,一邊熟練地勞動。他們,以及和他們一樣的千千萬萬的勞動者,用他們的低成本勞動養育着這個龐大的城市。他們的勞動,永遠是廉價的,永遠。我偶爾和他們搭訕,偶爾彎下腰替他們遞一塊磚頭,然後看着他們把一個小院子收拾得平平整整。

在他們眼裡,我或許也是富人們的一員,不可否認,比起他們,我生活在一個他們無法想象的世界,但是這個水準,不是單純的經濟衡量,在某些方面,我卻寧願跟他們一樣。

2004.11.3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開往卡托維茨的國際列車
2003: 洗禮 (全文版,19)
2002: 去國(四)
2002: 文化融合與生活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