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失去了优雅,孩子们还要这样吗? |
送交者: 南泥湾 2005年08月13日09:37:14 于 [茗香茶语] 发送悄悄话 |
出口成脏,我们失去了优雅,孩子们还要这样吗?
优雅,表现在很多方面,主要是说话和举止。男人表现得风度翩翩,象个绅士,女人举止得体,进退有方,象淑女。 男人的绅士风度可以是礼让女士走先,替女士开门,谈吐不俗。可以是面对失败,坦然处之,也可以是危急时刻的镇定自若,方寸不乱。 记得看“泰坦尼克”电影时,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场面不是最后男女生离死别的那一 刻,而是大副枪毙不守秩序的人后饮弹自尽的瞬间,我无语泪流。在面临生死的关头,多数男士们自动有序地等待妇女孩子先上船,大家知道小船容量有限,上不了船意味着死亡,但他们表现出来的镇定,深深打动了我。这是一种在死亡威胁面前的优雅,这是真正的优雅,这种优雅看起来不是虚构的,我在同时期的欧美小说中多次得到验证。 女士的优雅,可以是打扮得体,仪态大方,也可以是面对失败的凄然一笑。 无论何种优雅似乎都与脏话,不文明的举止无缘。即便是生气得说不出话,男人女人都不会破口大骂。 曾几何时,我们放弃了优雅,男人出口成脏,粗口连连。说多了自己都不知道说过脏话。稍微文雅一些学港台的粗口,例如靠,三八等等。好像是某个时期起,感觉男人的文质彬彬成为女性化得标识,温文而雅不成为虚伪的代名词,出口成脏成为男子气的象征。 于是水大的网站,骂声一片,掐成一团。痞子文学,口水文字大为泛滥。优美的文字只有小资才写,打炮论尘嚣日上,女士男士通用。而今的万维,还有多少网站没有骂声,好像只有高山,儿童,诗词等还保留了那份清纯。 其实争论不一定要骂人,有理不在言高。 30年代至50年代,虽然物质生活并不富有,但那时的文人多数还有优雅的文笔,斗争犀利如鲁迅,基本上是讽刺和挖苦,没见到破口大骂的文字,林语堂和梁实秋更是笔端悠闲。 大概从60年代起,先是“不须放屁”字样成为广为传唱的伟人诗篇后,文学的粗鄙化就日益泛滥起来。60,70,80,90年代生人粗话连连成为习惯。我曾经 问一个男士,为何说3句话非得带两个脏字?回答:不说不带劲! 问题是我们习惯了,不说不带劲,但是,由于我们的文字和语言是代代相传的,所有的万维网站并没有年龄限制,于是我们的孩子也会习惯,孩子的孩子,这样下去,何时是个终结
欢迎砖头和斧头!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4: | 被尿憋死的泥人李 | |
2004: | 我是移民我怕谁? | |
2003: | 我看东风破(1-9) | |
2003: | 英仙珀耳修斯(上) | |
2002: | 纸短情长----怀念写信的日子 | |
2002: | 会计之随想 Z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