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阿飞的剑
万维读者网 > 茗香茶语 > 帖子
死刑的废立与社会发展水平相关
送交者: 南泥湾 2006年03月26日09:55:17 于 [茗香茶语] 发送悄悄话

作者:南泥湾,2006-3-25

死刑的废立是个平衡问题。废和立都有利弊,社会的取舍是两权相较取其轻。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不可一概而论,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有关,因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大多数人的生命价值的认可程度,基于以下考虑,我赞成现阶段维持死刑,

首先,中国的现状不容过于乐观

中国现价段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经济和社会教育的水准还不高。

1.经济发展水平体现在全国的贫困人口,中国有多少贫困人口呢?

按照联合国标准,一人一天是一美元以下就算是贫困的话,那么中国的这个贫困人口1﹒5 亿,占全世界的百分之十二。

按照中国国务院公布的数字,全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是2,610万人,这个标准比那个一美元还要低,是年收入668元人民币,即80美元一年,就是一个月7美金的收入,这个标准以下的在中国有2,610万人。

2.中国的贫困人口与国外西方国家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在西方国家,最穷的人也可以有一个政府补贴的低收入住房可以住,有一定的社会保障,至少衣食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是没问题的,例如每个人每个月有130元美元的食品券,或有每人每月500美金的补助,低收入住房费不超过收入的三分之一(170美金/月),可能就没有额外的收入可以用来买高价产品。

中国的低收入我们看到已经到这样的程度,很多农民成为失业人口,连最低的生活保障都不能确保,中国的低保都不能保障这些人基本的生存需求,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珠江三角洲,甚至是东南沿海一带的合资、外资企业,这些企业里面工人被剥削的程度到什么程度,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要10个小时以上,甚至是14、15个小时,而且一个星期7天的时间都要做工,这样下来,一个星期要有80到9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可是这么强度的工作,他的收入是多少呢?最低的收入,一个小时只有25美分,一个quarter。

可是即使是这样,这些农民们还是愿意做这样一份工作,因为他很辛勤的工作之后,他每个月还是可以拿到几百块钱,甚至有的时候好一点,能拿到上千块钱,这对于他在家乡是不可能的,就是一年下来他也不可能有几百块钱,上千块的收入。

3 中国的文盲数量特别大

据《新华网》2002年3月4日介绍:

目前全球共有约8亿文盲,主要分布在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巴西、尼日利亚、埃及等国。中国文盲总数高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世界上每10个文盲中就有一个以上是中国人。中国90%的文盲分布在农村,一半文盲在西部地区,文盲中七成是女性。

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扫盲工作取得了世界公认的历史性成就,成人文盲率由10年前的22.23%下降到8.72%,但文盲绝对数仍高达8507万,其中2000万左右为15至50岁的青壮年文盲。西藏、青海、贵州、甘肃、云南、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等10个省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的15%,而文盲数却占全国的50%。在农村贫困落后地区,已经形成恶性循环。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仍然有少数文盲,统计表明,北京还有文盲近60万。

在农村,女童的辍学现象尤为严重。女性承担着抚养教育子女的重任,母亲的文化水平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明天。而文盲母亲必然会对子女的智力开发和接受教育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中国每年新增文盲大约50万。由于辍学现象依然存在,全国约200个县尚未普及小学教育,人口流动增加,老文盲未完全扫除,新文盲又不断产生。扫盲工作带有一定的运动性和突击色彩,扫盲教育质量不高,成果不够巩固,从而又导致一部分人复盲。”

据教育部长周济2004年讲话:目前中国农村十五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七年,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 三年。在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百分之一,比城市低十三个百分点。 全国现有八千五百万文盲半文盲,四分之三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

庞大的文盲数量决定了社会总体认知水平和法律意识,犯罪的比例依然会很高。

其次,中国死刑的产生原因或者说犯罪动机主要是贫富差距问题,有其特点

贫富差距问题实际上各个国家都存在,但是在中国就尤为突出和严重。

据中国官方的研究机构估计,中国最富裕省份与最贫穷省份之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距已经超过了十倍,而百分之十最低收入的家庭财产总额占到全体国民财产总额的不到百分之二,而百分之十的最高收入家庭的财产总额却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以上。

贫富差距的关键问题是致富的过程是怎么样?不是说我们看到了富人眼红,我们看他致富是怎么致富的,中国人有句话叫“不患贫而患不均”。意思是我们看致富的过程,社会财富分配的过程是不是公正,使用的方法是不是公正,手段是不是公正。

还有最关键是机会是不是均等,如果有社会公正保障机制,而机会又是均等的,在西方很多国家都是这样,在很多东方国家也是这样,富人有富人致富的办法,他有他的努力,他有他先天的机运,也许他祖上积德,穷人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可能他没唸好书,这样生活仍然是处在一个比较和谐的状态,不会因此产生社会矛盾。

再次,死刑的利弊分析

死刑的维持,弊端在于有一定比例的死囚冤枉和屈死,不符合人道主义。利处在于死刑的威慑力和经济成本低。

杀人偿命的原则,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废除死刑,无论杀了几个人都不用死,会觉得对被害者不公正。基于这个原则设立的死刑,对罪犯的犯罪动机和决定取舍有相当的威慑力,从而预防更多的人被杀。arendt所说的“西方的调查表明废除死刑并不会使犯罪率上升”,与西方人的宗教观念和自由认识有关。他们对自由看得比较重。

目前中国许多人的认识达不到理性层面的时候,废除死刑,弊大于利。比如,挺而走险的民工,如果知道杀人后只是关一辈子,面临杀人灭口还是不杀的时候,会倾向于杀,因为犯罪的成本小。下岗工人和失去土地的农民觉得不如死囚活得自在,那么又带来更多的不公平,导致更多的刑事犯罪。

另外社会养死囚一辈子也是沉重的负担,在1997-2001 年期間,每年估計执行死刑15000 起。每一百万人中有11.54 人被处決。中国有13亿人口,虽然人口只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但中国一年判决死刑的人数比全世界其他国家加在一块还多五倍。如果平均死囚每人耗费两万/年,那么3亿/年就不是个小数字,而且每年累计增加。

我国刑事判定重事实,口供为次,单凭口供不能定罪。有个折衷办法是死囚养5-10年,没有反案的证据再执行,这样可以减少屈死的比例。

总而言之,等到将来某个时候,全民生活和认识水平提高后,可以考虑废除死刑。因为那时多数人认识到了自由的重要性,生命的价值提升了,且社会的经济发展也能够承受养杀人犯一辈子。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5: 两医战争
2005: 统独之于两岸民众之我见
2004: 幺幺的外婆是只巫猫 4 zt
2004: 王子与灰姑娘 5
2003: 射雕浅评 (2)
2003: 陌生的信任
2002: 我是怎样沦为一个坏丈夫的?
2002: 震撼灵魂的美国青年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