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阵听说国家标准局给馒头制订规格了,必须是圆形,面做的,而且有一定的大小。俺觉得这是个问题。
大批量做馒头时,第一步是把发好的面搞成柱形的条,然后把这柱切成块,再上锅蒸。这样切出来的馒头,俯视是个矩形。如果要求做成园的,就得把每块矩形的馒头揉园,多费一道手续。圆形馒头相互不能紧贴,否则沾皮,卖相不好。故占的面积比较大。中国的蒸笼大而园。面积一定,能放十个园馒头。做成矩形之后,可以放十一个。多出一个就能把生产效率提高百分之十。全国都做矩形或者三角形的馒头,能量节约就很可观了。
魏晋的刘徽为了算圆周率,发明了割园术。他用一些直角三角形和矩形近似园,算出了圆周率在两个数之间。他用直角三角和矩形内接园,而不用园,足见三角和矩形的馒头比其他形状更接近蒸笼。
如果仿照老外做蛋糕,把馒头做成园的,蒸得跟蒸笼一样大。加工量倒可以达到极大值。但一般的人不能独吃那么大的馒头,出售还得切。切成园的很费劲,而且造成边角的浪费。不切成园的,又违反标准。可见将馒头规定为圆形很麻烦。
国家标准局为馒头制订的规格没有规定是否有馅。馅和形状有关联。如果放馅,做成园形比较合理。因为赶皮时,赶成圆形最简单。因此包子都是圆形的。
馒头是诸葛亮发明的。最早的馒头有馅。七擒孟获之后,诸葛亮看到少数民族人士在一个桌子前跪拜。桌子上摆了若干人头。孟获说这是拜祭水神,丞相如果怕水的话,也可以如此办理一下。诸葛亮做出决定,水神要祭祀,但是,改用面做成人头,画上眉毛眼睛,中间加上牛羊肉。同时,将此食品命名为“蛮头”。后来将蛮改为馒,也许是出于政治考虑。称少数民族为“蛮”,不利于和谐。今天彝族人还忌讳被称为“苗子”,这带侮辱性。可见,最早的馒头就是人头,全是肉的。诸葛亮搞改良,改为半面半肉。
北宋末年武松犯事被流放。在大树十字坡拍开一个馒头,从中吃出了指甲盖和毛发,可见,北方的馒头坚守“诸葛亮有馅规则”,起码一直到北宋。在没有国家标准局的困难情况下,诸葛亮规则可能作为暂行规定通行过。直到今天,南方很多地方的馒头仍然是有馅的。上海就把南翔的包子叫小笼馒头。但是北方馒头却没馅了。天津的小笼馒头被称为小笼包子。包子和馒头在北方是两种不同的食品。
北方馒头的馅被搞丢,可能发生于南宋。南宋是战乱时期,北方连年都是战场。人民逃命都来不及,哪有心情养猪。于是,某些饭馆在生肉缺货,而且无政府的情形下,对诸葛亮规则采取了修正主义,把馅去掉了。
这种行为一开始必然是零星的,偶然的,时断时续而且偷偷摸摸的。但战乱时期,一切处于无政府状态。市民发现违规操作却呼告无门。而新上任的元朝官员讲究吃生牛羊肉,对他们来说,馒头的馅是 “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结果就是一家不放馅,大家不放馅,最后馒头都没馅了。
学坏容易学好难。一旦开始做没馅馒头,有肉了也不包馅了。就是包也不叫馒头,新起一个名叫包子,能多卖钱。国外有卖床的,不管床叫床,叫“安眠系统”(sleeping system),原理也一样。
但是,没馅的情形在宋高宗统治区却没有发生。汉文化传承得到保障,馒头仍然放馅。南北分治的局面持续了五十二年。北方馒头无馅的做法,在此期间内得到了巩固。出现了北派馒头和南派馒头。由此看来,馒头没准包含中华民族一段相当惨痛的历史。亡国是一个大场景,会包括亡掉一部分文化。北方的馒头馅,可能就是这样亡掉的。
俺十几年前在天津吃过狗不理“馒头”,个小,一包汤,而且馅儿很鲜。几年前到王府井吃,没以前好了。这些年诸葛亮和忽必烈都没来过,为何如此,只能在战争之外找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