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的文章的反响 |
送交者: 三 秀 2004年07月05日03:16:14 于 [茗香茶语] 发送悄悄话 |
杜侠:你好。 看了你最近一篇关于父亲节的文章以及网友们的反响,我感慨很多,因此便冒昧地写下了这封信。 在初看了你的文章之后,我有些吃惊,因为你这次写的是一个十分普通却又非常痛苦的话题。有位网友的话很深刻,说你是游历完了世界之后又在游历内心。而内心的游历是更为广阔的。尤其是当那种内心的游历达到了一定的深度时。 你文章中最让我触动的是“二十元钱”摧毁了一个家庭的故事。很多人现在已经不大清楚二十元钱到底在当时意味着什么。我读过一篇文章,说五十年代一个大学生(行政级别二十二级)头一个月的工资是五十六元,六十年代是五十八元,七十年代倒退,五十二元。这样算过帐了之后,二十元钱就有了它的特殊的时代意义。 它令我想起了一个朋友给我讲的事情。她的奶奶临终前留给三个儿子的遗产是每人十元人民币。她奶奶是个农民,死于七十年代末。当时三个儿子是跪倒在她尸体前放声痛哭。老人家一生所有不过那三十元钱,却一直担惊受怕,直到把钱交到儿子们的手上才安然合眼。再给你讲一件事情。我二姐十七岁那年,有一天,我母亲给了她十块钱。二姐就带着我去逛商店了。她是个年轻美丽的女孩子,十分地懂事节俭,怀揣着那十元钱,在商店里左看右看,就是舍不得给自己买任何东西。我们步行了四十多分钟去那里,又步行着回来。在回家的路上,她突然发现那十块钱被偷了,当时便嚎啕大哭。那么大的女孩子,一路牵着我的手,一路抹着眼泪,想着怎么回去和大人交差。我和我二姐相隔的年龄很大,和她相处的时间也不是很多,但有一次我给旁人讲起那十元钱的故事时,还是唏嘘不止。 那二十元钱在你母亲那里的冲击是那么地大,也许就是因为那时生活的特殊的艰难,和物质的极度的匮乏。人类学家MASLOW把爱情与归属感(LOVE&BELONGING)只算做是人类的第三需求,而且是在基本的物质需要(食物,空气,水)达到之后,有了安全感(身体的及精神的)之后,才会寻求的一种需要。 你母亲当时那样地伤心,很多人今日看来已经无法理会。但我觉得她是彻底地失去了一种希望。无论是对配偶,还是对将来。贫贱夫妻百事哀。她千辛万苦维护的家和感情,在那种情况下,除了坍塌崩溃外,已经没有了别的出路。但二十元钱对现在的我们来说又是个什么概念?连三个美元都不到!哀哉,我们中国人的人生! 你在文中说到的和父母的关系,对我也有很多触动。 我与我父亲的关系一直非常亲近,从很小的时候一直到今天。他从前在我的心目里十分威严,但随着我的成家立业,随着他的逐渐衰老,他开始出现了很多让我吃惊的温柔的一面。他现在很细致,细到要告诉我做绿豆凉粉需加多少水的地步。他好象还依然对我充满了希望,象多少年前我考上大学时那样。但我实在已经没有了什么出人意料的欣喜可以给他。我在给他打电话的时候,常常一边因感受到他的如同朋友一样的细致而吃惊,一边因我们终于放弃了什么而伤感。我常询问自己究竟是不是一个让他满意的女儿。我没有答案。这是我们很多中国人的心结。即使我们年届不惑知命或子孙成行,总是郁郁不解。父亲节前,我自己也写了一篇叫做“想起父亲”的长文,写的过程中也常常惆怅,因我觉得自己亏欠老人的地方很多。 再说母亲,母亲与女儿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女人无论一生成功失败与否,总是会有遗憾。遗憾从何处弥补,总是女儿:女儿能改正自己以前的错误,女儿应该比自己过得更好(好的学校,好的配偶,好的子女)。但一个聪明的母亲,必须学会知道什么时候去收敛那种欲望,甚至窒息那种欲望。因为欲望越高,失望越大,打击越大。女儿的“失败”对一个母亲来说,比自己的失败更具有摧毁性。当然,女儿的“成功”则意味着结局的“完美”,理想的“重现”和青春的“复活”。我很幸运,躲过了那一劫。一是因为我母亲的女儿很多,她可以在好几个人身上试验,二是因为她传统知命,觉得我们不需要超过她,她老人家一生平安幸福,女儿们能象她那样生活一生,便是我们的造化。 但你的文章却给我提了一个醒,即:我到底对自己的女儿公平不公平。尤其是作为生活在海外的第一代移民,我对她的要求是否过份,我是否理解她在两种文化的对撞和熏陶中成长起来的个性;她将来成功到了什么地步,才算得上达到了一个中国母亲的标准。 我的一位朋友曾给我讲起过他父亲的故事。他父亲很多年来,一旦写信,总是会问儿子在国外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是什么。儿子总是含糊其词。他有一次苦笑地说:一个实验室领域里的高等技工的方向! 这个儿子已经从梦里走了出来,而父亲却依然生活在梦中。我希望我今后会比这位父亲聪明一些,而我女儿则比那个儿子勇敢一些,在我太过纠缠她的时候能给我当头一棒: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写文章,第一是为自己,其次才为他人。很多时候,写作有一种治愈和平抚的功能。我要平抚什么,治愈什么,我自己知道;而你要治愈什么,平抚什么,我等只能猜测。一些网友谈到的孝的话题,似乎不是你在文章中想说的。 孝永远也不会解决子女和父母间的存在的差异。我看不出你有什么不孝之处。因为孝(或是关爱),所以痛苦。昔日之孝,责任与礼教的成份多些,过于强调敬老。在二十四孝里甚至有郭巨“为母埋儿”的人伦惨剧。而现在之“孝”是什么,却很模糊。人的个性的张扬,年轻一代从家庭独立甚至裂变,这些现象在国内都已经十分普遍。在这种情况下说孝,便需要跟进一些新的观念,修正旧的概念。两代人如果能在遵循长幼之序的同时,注重培植平等和关爱,就等于是父母朝子女靠近了一步,子女朝父母靠近了一步。但如果这样彼此都迈了一步之后,世界还是无法大同,我们便只好知足。毕竟,变化都是从人心的深处开始的。我们有改变自己的力量,却不见得有改变他人的力量。 祝夏安。 三秀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