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常常在想感动这一桩事体,感动、感受、感应、感通。。。等等,而且,基督教也讲“圣灵的感动”,可见感动是生命的正能量和新常态。
古人讲读一本书,说你读之前是如此这般人,读之后仍旧是如此这般人,即是未曾读。
学知识不需要感动,最多无非一点惊异、惊喜、赞叹,而已。但追求道、追求美、追求善,离开感动,芝麻是不会开门的。
儒家为什么能够成为两千多年中国文明的根本精神?这个不能从帝王师、从政治的角度找到合理的解释。比如学毛选,毛主席死了,毛选就不灵了。但是帝王们死了,孔夫子还灵。理科班的同学,看明白这个逻辑没有?
儒家精神两千年不死,不是因为儒家思想经世致用也不是因为科举,儒家精神两千年不死,是因为《论语》能够感动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感动存,则道存;感动亡,则道亡。今天的中国人读经典为什么不管用?因为但凡不能产生感动的一切,最后都沦为没有生命气息的说教 --- 不是经教缺乏感动的力量,而是我们无法被感动。
过去有人看了《乡村女教师》之后,选择了读师范,显然这是受到感动之后改变自己人生道路的逆向选择。文天祥在《正气歌》中写到 ---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古人常常被《论语》感动,我常常被古人感动,我觉得古时候多真人、真真正正的人、真实的人,而所谓的真实无它,仅仅在于能够被感动。
现代人多不真实,原因就在于现代人为自己选择了不被感动,用伪装的不感动来代替生命本真之中的感动,至少,尽可能地不是那么容易被感动,结果到最后,也就真的变成了无法感动的木头人。然而,选择不被感动就像选择不流鼻涕一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借诸一种特殊的眼神和特殊的理解力,而什么是小人之心?什么是怀疑精神?两者之间并沒有明显的界线。胡适说大胆怀疑,Y挺的到底是科学精神还是小人之心?虽然天知地知,但没人讲得明白。
我读《史记·孔子世家赞》,常常被司马迁的这段话所打动 ------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我能理解司马迁,理解他的殷重之心和惆怅,我每次读到这一段文字,总是觉得司马迁就立在我的面前,我总能依稀读见他垂立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