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了太多天才的陨落和背后的艰辛
老中最喜欢谈天才,最喜欢回忆高考,甚至今天5,60岁了大家还兴趣不减地在争做高考附加题,和一些小孩子的智力题目。 以比比谁最聪明。但在我们那一代人中,天才真的是一个很苦涩的字眼。我们见证了太多天才的陨落和天才背后的艰辛 文革和插队的时代就不说了。说说最早一代的留学生。
在网上有时提到过去在学校时候也在世界一流的杂志如PRL等上发过10多篇论文。 大家以为吹牛。 其实,那个年代,10多篇论文真的不算什么。当时大家都调侃,写简历的时候不能把论文都放上去,因为大家的论文都太多了。 一位来我们系申请教职的老中,跟我也有一些缘源。他们学校的dean,是一位物理大牛, 在推荐信里写到,他是我40年来见过的最聪明的学生,但是,我们系最后还是没有要他。 学校招人,要看很多方面,不是看谁最聪明. 后来是一个更好的学校要了他。因为他们需要他那个专业的人。
爱荷华大学的惨案大家都知道了。卢刚的智商不能说不高,爱荷华大学的天体物理也是很强的。他的一个动机是他的导师不愿意推荐他。 出事以后,一个世界一流的天体物理研究小组想起似乎有那么一个人也申请过这里的工作。把他教授的推荐信找出来一看,其实他教授把他写成简直就是爱因斯坦再世。 但是,当时根本就没有人过多留意,来申请的好学生太多了。
再说一个很多人知道的谷扬,以上海高考第11名进入复旦生物。 谷扬是一条汉子。在出事几个月前,我们还在一起吃饭,回忆过去的峥嵘岁月,展望未来。但没想到很快就出事了。 令人扼腕。
其他的陨落的天才还有很多,一些甚至创造过美国名校的学术记录, 就不方便多提名字了。 更多的没有陨落的也平平常常。 当然也有人熬出了头。比如ZYT, 但是,他背后的艰辛很少人知道,他也不愿意说太多。隔壁有人猜测他教书时候工资不错,其实那时候他的工资还远不如在社区学院教书的冬冬。不过,很多人认为,如果他早找到一个天牛track,他可能不会多年专注在这个题目,很多精力要化在拿天牛上。 要多发一般的论文。拿了天牛,还要拼正教授。
这些经历让我写出来,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天才,和首先,什么是智商等感叹。 施一公留学的时候已经比我们那时好了很多,但他也经历过一段艰苦的日子,所以他的关于智商真的很不重要的话让我深有同感。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今天,海二代要更着重于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所谓的智商。 海二代多数来自于双博士家庭,甚至三代都全是博士教授,数理化比其他人好一点,是很自然的事情,完全不能以此自满。 我想,这也是施一公的意思, 不要以为来了清华就是天之骄子, 但也不要害怕去攀登世界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