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橘北枳是<晏子春秋>里的一个故事,后来成了一句成语,意思是橘树栽在淮南长出来的是橘子,若栽在淮北却长成了枳。以此表示同样的事物会因环境不同而发生变化。
作者最近在华夏文摘上读到饶毅教授的一篇文章《中国高校人事制度:关键的攺革与质量的提高》,文章认为由他引入或参与的国内高校的预聘制(tenure system)是中国高校人事制度的一项关键的改革,不容因为复旦数学系的血案而被抹黑。那是一篇很长的文章,仔细读完以后,我脑子里突然跳出来四个字,就是"南橘北枳"。心里想,饶毅也祘是个学者,怎么就不懂这四个字呢?更何况他从美国回去之后有过争取中科院院士失败的经历:那年8月17日,2011年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任职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饶毅名字不在榜上,同日,他发博文称:“从今以后再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你在美国是一个橘子,回到中国便成了一个不被认可的枳子。因为在中国评选院士,不单是注重学术成就,还受到许多非学术因素的影响。现在事隔10年,他好了伤疤忘了疼,饶毅不去探讨复旦大学数学系是如何实行预聘制的,其中究竟存在何种问题,而是强调这是在美国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移植到中国也必定是好的,这种思维一看就存在问题。
作者相信在美国能看到此文的读者中,有许多人与我一样,是经历过这个tenure track 的过程的。我以为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关键:能够获得较好的科研经费和技术支持,有一个相对平衡的科研和教学时间和机会,可以迅速发表研究文章以及与同行的交流(参加国际会议)等等。而在转正为终身付教授或教授的评审时,要能获得国内或国际同行的中肯的意见。但是现在中国国内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首先一个刚刚读完博士或博士后的年轻助理教授,有没有可能顺利地获得研究经费?只要了解过国内重点课题研究经费是怎样发放的人,都会对这个问题会心一笑。关于发表文章,为什么许多造假的科研工作都来自中国大陆?对于同行之间的关系,我并不是说在国外就完美无瑕,但是中国的人际关系对于只会做科研的年轻人或许也是一个难点。然而,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我们必须看到的是“淮南”与“淮北”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差别。这个差别一个就是有没有学术自由,另一个就是有沒有党的领导。
在复旦大学数学系杀人的事件中,表面上看起来大家似乎在反对这个预聘制度,其实是在质疑在这个数学系里是不是公正公平地实行这个制度?我们外人当然说不出什么真相,但是事情发生之后,大家没有看到过任何客观公正的调查和报告,这反而造成了各种猜测和谣言四起。作者在前文也表达过一个疑问,一个学化学出身的系党委书记,怎么会卷入到这个教师的预聘和转正程序里去的?
在《华夏文摘》刊登铙毅的文章不久,笔名为红雨的作者,也写了一篇文章“‘非升即走’和永久聘书”,以他自己在美国高校的经历,指出美国大学所采用的永久聘书制度与国内大学所采用的非升即走制度有本质的区别。他说“要说‘非升即走’是抄永久聘书制度的话,只能说抄得有点走样了”。读者如有兴趣,可以上《华夏文摘》作详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