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与普京不到一年内两次会面,都是举世瞩目的大事件。尽管外间不可能巨细无遗地得知他们之间有些什么交易,通过官方新闻稿的遣词用句多少可以略知一二。
首先让我们回顾今年 2 月 4 日新华社关于习普会的报道摘录:
习近平强调:。。。。。。我愿同普京总统一道,为新历史条件下的中俄关系规划蓝图、定向领航,推动中俄高水平互信不断转化为各领域合作成果,切实造福两国人民。
习近平强调,面对深刻复杂演变的国际形势,中俄矢志不渝深化背靠背战略协作,肩并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这是对中俄两国乃至世界都具有深远影响的战略抉择,过去、现在、将来都不会动摇......双方要密切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配合,在抗击疫情、提振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等国际社会急难愁盼的问题上展现大国胸怀,拿出大国作为。
普京表示:。。。。。。俄方真心祝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伟大发展成就,把中国作为俄罗斯最重要的战略伙伴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俄中关系是 21 世纪国际关系的典范。我们今天发表的联合声明体现了俄中两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高度一致立场。俄中关系的战略性质空前凸显,备受世界瞩目。
这段新闻稿中,“中俄矢志不渝深化背靠背战略协作,肩并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作出了共同进退的明确表态。这次会面,双方各有所得。北京冬奥能有俄罗斯这样一个大国领袖出席,不至于小猫三两只,确实脸上有光。至于普京,除了签订包括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石油、天然气、小麦等大宗商品的 15 份购销协议之外,据说还拿到了部分预付款。虽然普京连冬奥晚宴都顾不上参加,匆匆返国,不过能够得到盟友“背靠背、肩并肩”的许诺,又有实质性的金钱奥援,对于接下来“一路向西”的“特别军事行动”自然是底气十足。
七个月后,习近平和普京再次聚首乌兹别克斯坦,国际形势有了相当大的变化,新华社的稿子相对准确地反映出中俄两国之间的心态转变。
新华社稿件如是写道:
习近平指出,今年以来,中俄保持了卓有成效的战略沟通。两国各领域合作稳步推进,体育交流年活动有序展开,地方合作和人文交流更加热络,在国际舞台上密切协调,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方愿同俄方一道努力,体现大国担当,发挥引领作用,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稳定性。
普京表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许多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俄中友谊与互信,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稳固如山。俄中都主张推动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树立了国际关系典范。
习近平不再说“背靠背、肩并肩”,对于正在进行时的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不置一词,一点看不出来所谓的“大国担当”,也没见“发挥引领作用,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稳定性”。这点其实不难理解,毕竟几天前,“负责任的大国”第三号人物与俄罗斯杜马五大党团负责人的“悄悄话”,竟然被公诸于众,习近平实在怕再被卖一次。
俄乌战争爆发之前,习近平与普京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其调门之高,令人瞩目。中方宣扬中俄之间友谊“无上限”,合作“无禁区”。这个表态相当于给普京喂了一颗定心丸,满以为三周后启动的“特别军事行动”将会得到某种程度的“策应”。想不到事与愿违,预想中的“闪电战”大获全胜场景没有出现,这场仗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如今的“第二次握手”,习近平早前的热诚明显降温,对于俄罗斯的伟大复兴行动不哼不哈,实在令普京无比尴尬。还好普京也识相,深知当下“时与势”不在自己一边,不是发飙的时候。于是他表示理解习近平对乌克兰局势的疑问和顾虑,同时还赞扬了中国在此次冲突中的“平衡立场”。不过,我总觉得普京说这话的时候,心头怕是有些怨怼。什么“今年以来,中俄保持了卓有成效的战略沟通”,只不过是一句空话,倘若真是“志同道合”,难道不应该来点“战术策应”吗?
这还真是应了一句老话:锦上添花时时见,雪中送炭有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