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学生的个人经历,一个来自弱势群体的贫困学生的声音,写出来是为了上大家思考一下高等教育体系和社会进步过程中可能忽视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光是贫困,而且有社会阶层,代际的差异和家庭教育方式等各种因素造成的。
我说的学生不是印巴人,也不是黑人,是英国土生土长的白人。东区出了一个贝克汉姆是天大的事,但不能代表大多数老百姓都能那样。看看伦敦的高尚住宅区,那里聚集着无数个名人,贝克汉姆到那里不会同样地显眼。这就是差别。
作为教师,我对贫困学生的状况是报有一定的同情心。我的良心不让我回答就几百块钱,怎么会交不起?收入差距大的社会,一个家庭的零食,可能就是另一个家庭的盛宴。对于这种现实,我们应该是睁开眼睛看,张开耳朵听,而不是否认它的存在,或者用我们自己脑子里的框框来认定那是不可能的。你如果想真正了解伦敦底层人的生活,建议你看一下Poly Toynbee写的Hard Work一书。
学生上大学确实没有什么了不起,对于一个周围都是大学生的人来说,上大学是理所当然的,这也是我原来的文章里面要表达的意思。但是对于周围不出大学生的地方,就是很大的事。如果想了解一下英国伦敦贫困区中学的教育状况,建议你看一下Peter Hyman写的1 out of 10。特别请你关注一下书中所写的英国首相布莱尔没有把自己的孩子按居住地就近入学的事实。看看那所学校的情况,你可能就明白为什么他不那么做了。
看完了这两本书,你可能对伦敦什么可能,什么不可能就会有更多地了解了。这两个作者都是名人,都是出身中产阶级家庭,都是隐藏了身份,在伦敦的贫困地区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谈的是他们亲眼目睹的情况。他们比我还震惊。如果你认为他们还不能回答你的问题,可一查一查有关教育的学术文献。
英国大学对本地学生的“保护”是建立在对海外学生的高收费的基础上。但是这和别的国家没有什么可比性,因为每个国家对公民权定义的不一样。没有公民身份的人应不应该享受公民待遇可以是另外一篇文章的话题。但是,英国政府这些年来对高等教育的拨款比例大大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一个在伦敦学习的学生,不光要支付那几百块钱(现在已经是三千多镑)的学费,还要支付几千镑甚至上万镑的生活费。这点钱对于中等收入的家庭确实根本不算什么。
对于申请社会福利的人,也别轻易地用最讨厌来评价。一个人从小时候有无数的天真梦想,到长大以后梦想彻底破灭是需要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的。社会底层的人的不成功当然有他们的个人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也有政府政策偏差的原因。政府的作用是寻找这些原因产生的根源,想办法让梦想破灭的人重新获得希望。一句讨厌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我说的东区口音没有贬低的意思。恰好这个学生来自东区,说明了她的背景。我也没有为自己的中国口音而自豪的意思。她去给学生补课的地方是Brixton,也有很多贫困人口。受了良好教育的人喜欢down to earth和本来就在底层的人的境遇不能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