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里子:从统计数字看美国的未来
古人凭借占卜预测未来,今人叱之为迷信。可今人并非没有预测未来的愿望,不仅有,而且与古人一样强烈,只是不再占卜而已。那么,今人日凭借什么?曰:凭借统计。比如,美国每逢大选,执政与在野两党,以及新闻媒体都少不得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民意调差。其目的,无非是希望凭借统计数字预测选举的结果。
未来并不限于总统选举,民意调查活动自然也就不限于选举年。去年9月6日至10月2日,美国独立新闻制作公司 MacNeil/Lehrer Productions 以“下一代”为主题,对18至25岁、称之为Y-代的美国青年人进行了一番调查。主办者在分析了统计数字之后,认为代表美国未来的这一代,在政治观点、社会取向,以及人生目标等等诸方面,皆与其父母那一代迥然不同。理由如次:
1) 81%以发财、51%以成名为其生活目标。
相比之下,1967年的大学生有将近86%认为树立有意义的人生观才是人生的目的,视钱财重要者不足42%。
2) 67%认为移民有益于美国社会发展,25%欢迎增加移民。
相比之下,在41至60岁的人群中,仅47%认为移民有利美国社会。在25岁以上的人群中,仅16%支持增加移民。
3) 47%赞同、46%反对同性婚姻。
相比之下,25岁以上的人群反对与支持同性婚姻者,分别占64%与30%。
4) 48%认同民主党,35%认同共和党。
亲民主党的倾向远远高于25岁以上群体。
柞里子以为这样的分析固然不为无理,却也不尽然。首先,追逐名利恐怕是人的共性。Y-代美国人的态度并不见得有什么特别,或预示什么转变。柞里子在《美国文化八大特征》(http://blog.creaders.net/zuolizi/user_blog_diary.php?did=1507)一文中指出:“向钱看”为美国文化的首要特征。MacNeil/Lehrer Productions的统计结果,恰好证实柞里子的判断。至于1967年的不同结果,柞里子以为应当视之为特例而不是常规,因当时越战正激,大学生是抓丁的对象,生死未卜,故未遑追逐名利,如此而已,并非淡忘名利。
年轻人较上一代支持移民与同性婚姻,可能说明反歧视的教育有成效。如此,则可喜。不过,也极可能只是反映了“年轻人”的特征。一旦不再年轻,焉知不转向保守?当年的“嘻皮士”,如今大都成为社会保守势力之中坚,正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至于亲民主党的倾向,既有81%以发财致富为人生目标,其为“年轻人”的特征,当无可置疑。共和党远较民主党亲商,Y-代一旦步入社会,想必会反戈一击,弃民主党弃弊履,转而投入共和党的怀抱。
总之,依以柞里子之见,这次民意调查并未能显示任何可凭借之以预测美国未来的征兆。勉强据以预测,其结果不会比古人占卜更加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