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殇 ----------致H君 张爱玲在见到胡兰成后,送给胡的一张小照背面写到,见到他,她便羞愧得钻进地下去,然而她内心又是喜欢的,又从地下开出花来.可是,两年后,绝代才女张爱玲也免不了与太多女子相同的命运--------被胡兰成抛弃了---------那个为千夫所指的汉奸文人胡兰成.张爱玲最后一次跟胡说,女人爱上一个人的过程,就是花开的过程.你离开她后,这朵花便枯萎了.只是这一次,她是永远地枯萎了. 当然,这里不应冠上"绝代才女"一词,因为即便贵为女皇,在丈夫面前也只有一个身份--------妻子---------他的小女人.不能因为她的某方面成在另一方面就该有权力与别人不同.我们既为自己在某方面的天赋或突出而沾沾自喜,意气风发,同时又不得不承认,接受,并从容正视自己在人海中的渺小和低俗.只是我奇怪,那么心高气傲的张爱玲,也会如此涂地地做出"傻事"---------追随胡兰成?也会伤得如此地不堪和无奈----------接受悲剧的结束?----------这样的剧终,可能是张早已料到过的. 她为什么还要一腔深情地赴上"荆棘之路"? 唐代大诗人元稹早年贫寒,与一女子莺莺真挚相爱.在这里用"真挚"这个字眼是无可非议的.因为这时元稹的感情绝对是真挚的,感激的,单纯的.假若没有发生后来的事情,这种真挚也还会继续下去,谱写一曲起码暖了莺莺心胸的动人情歌. 可是,后来,元稹春风得意,中了进士.这时,元稹已非昔日"元稹"了,他不但抛弃了莺莺,还写了一篇<<莺莺传>>,将昔日的至诚情人莺莺诬蔑为娼妓之流,为自己的"始乱终弃"做掩饰,为自己的卑劣行径找到了"高尚而体面"的借口. 这篇<<莺莺传>>,就是后世著名的<<西厢记>>的发轫.从元稹<<莺莺传>>,到后世的"董西厢""王西厢",字数已由当初的两千字字发展到了几万字,内容和意义已被改编,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价值已不可同日而语.当初那个"始乱终弃"却"道貌岸然"的元稹,已变成了有情有意,为争取与莺莺的爱情而茶饭不思 痴心未改的张生,文章的意义也由当初的为封建道德"正名" 而变成了赞颂崔张二人为争取自由爱情而勇敢斗争的精神. 当然,这后世的改编,是元稹所不愿意看到的.他如果仍然在世,看到这样的改编的花,一定会浑身不自在起来的.还会动用"高层人际关系",将可恶的改编者捏造罪名投进监牢云云. 后世的改编者,根本没顾及元稹的"感受"及"面子",一厢情愿地将内容做了符合广大普通劳动人民愿望的改编,使得它"枯木逢春",焕发出从未有的生机.引起了一代代人强烈的共鸣,成了我国古典名著中的瑰宝之一. 只是我想,莺莺以她一生的屈辱和悲恨,换来了一部璀目的艺术瑰宝,从功利的角度看是值得的,从人道的角度看,是不值得的.我宁愿读不到诗人留下的著名诗作,宁愿没有现在案头"词句警人,馀香满口"的<<西厢记>>,宁愿元稹未中进士,一生潦倒,却与莺莺做了贫贱夫妻. 只是我还知道,即便没有"莺莺",也还会有"佳佳""云云"之人,也还会有另外一部<<莺莺传>>.元稹不是只有一个.莺莺也只是千万个悲剧中的一名代表.只是那掩埋在历史烟尘中的千古莺莺啊,谁来慰藉你那一颗饱含伤痛的心?谁来为你所受的屈辱做一番解释? 你可为一段爱情后悔过? 你可是平静且温和? 可恨的是,我依然能猜透答案.莺莺在夜深无人之时 一定会发自肺腑地说:"我不曾后悔.我愿意."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某一天.当我又一次忍不住提出想与他有将来时,他又一次不著一声 悄然离去.我止不住的黯然和凄凉! 佛拈花一笑:"不能说.不能说.一说便是错."我便犯了这样的错. 我忍不住告诉他我有多想他!我忍不住告诉他 我多渴望与他走到一起!现在终于知道张爱玲那句话对极了:爱一个人,就想跟他过一辈子,为他生一窝孩子. 可我明明知道我们走到一起有太多障碍! 他说:你一定想过我们走到一起会怎样. 我说:是的. 是的!当我们经历了可能是不必要的千辛万苦,终于走到一起后,就开始了与他人无异的平庸琐碎的生活. 那时,可能会觉得当初的繁琐与辛苦不值得. 那时,火一般的激情会被平庸生活的流逝所磨损,而减退. 每天日复一日的面对也会让今天离久思浓的深情一点一点地淡化.淡到只留下口头的一个传说.那时,我们会不会后悔今天的选择?我动摇了.我明明知道答案. 我知道我们如果放弃了对方,选择了身边的人,会更容易获得幸福. 可我仍是希望从他口里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明明知道他只是在暂时骗我,哄我开心.然后我就能挂着满足的泪水睡去."女人跟孩子一样,是需要哄的"是对的. 但他是这样带着理性棱角的男人,在告诉我不可能的事实之后,就抽身离去. 恍惚间记起小时候在灯下,我出神地望着那些飞蛾.它们被火炙烤得摔下后,又起来一次一次地扑向灯火.直至被烤死.后来的飞蛾们并未"吸取教训",仍是"前仆后继". 那时我不明白,可现在我明白了,人类的爱情也跟飞蛾扑火一样.其中的道理是血泪斑斑的,毋庸赘述的!从含辱的莺莺,到饮恨的张爱玲,到今天无数正在上演的痴男怨女. "问时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爱了,就什么也不用解释了;爱了,不一定能够结合或是适宜结合,不必强求,爱过就是对自己心灵的最高尊重;爱了,不管结果如何,都会成为心坎上一道不悔的亮光,只要这爱在当时是相通的,真诚的. 因为我们都是力量绵薄的凡夫俗子;因为爱生长的土壤是各式各样,千变万化的;因为我们必须生活着,爱才又所附丽....... 从这个意义上说,元稹,胡兰成并不应该受到指责.他们之所以成为众矢之的,只是因为"名人效应"---------众人关心名人的"家私"而已.他们一定又自己的道理和原因. 莺莺和张爱玲也并不应该被众人视做"弱者"而强加予一些同情和怜悯,他们顶着压力做了自己喜欢的事---------她们是幸福过的.她们是可敬可爱的. 在晚年的余光里,她们一定会摈弃了后来许许多多的变故和伤痛,而独独细味起那短暂的幸福得晕眩的时光. 那时,她们菊花般抵挡不住岁月侵蚀的脸庞上一定会绽出不易察觉的微笑,是那样骄傲,那样舒心...... 社会形成的一切伦理道德都无法左右我们内心的真实感受...... 照片上他睁着亮闪闪的眼睛,额发可爱地向前撅着,还清晰地看见他脸上有几个"呼之欲出"的青春痘. 朋友都说他可真帅气,长得像极了江津,那个我们国家足球队的高个子守门员.我急忙说,他也爱踢足球,还是个大队长呢! 大伙都笑了.我细细地摩挲照片上他的脸庞,知道他也有许多的痛楚和无奈. 只是我们各自的表达方式不同罢了. 在他悄然离去之后,我忍不住又一次渴望与他重逢.与他目光火与电的交汇,与他 极尽两心的缠绵愉悦.其他什么都不论. 我就知道,我爱他,这就是对我自己心灵的最高尊重.我不后悔.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