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小记---难得糊涂?难得清醒? |
送交者: 巴尔的摩 2003年01月15日18:16:13 于 [茗香茶语] 发送悄悄话 |
读书小记---难得糊涂?难得清醒? 夜读《论语》,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宁武子是春秋时代卫国很有名的大夫,他经历卫国两代国君的变动,由卫文公到卫成公,两朝完全不同,宁武子却安然地做卫国的两朝元老。“邦有道则知”,卫文公时,国家政治清明,上了正轨,他的智慧、能力、才具都发挥出来了;在卫成公“邦无道”的时候,他却表现得愚蠢鲁钝,好像什么都很无知。孔子於是说宁武子那种聪明才智的表现,还有人能够做得到,但是他那身处乱世的愚笨表演,就没有人能够及得上他了。 人们在社会历史发生变动的时候,尤其是古代帝王政权变乱的时候,在前一个君王手上充分表现了政治才能的人,很容易遭忌。这很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却是政治上千年以来不移的定例,这只能说是人类心理的通病,能干了就有人妒忌。所以孔子说到宁武子,当初他的才能表现得那么高,但是到了变乱的时候,他表现得很碌碌无能,於是没人打击他,也没有人仇恨他,这种修养是人所不及的,很难得。推而广之,这就是清朝名士郑板桥的那几句名言:“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也就是说,绝顶聪明的人,不是故意装糊涂,而是把自己聪明的锋芒收敛起来,於人于事退一步,只要当时心里舒服就行。如此这般,世上的糊涂人原本就糊涂,世上的聪明人收敛自己的聪明转进糊涂,人人因循苟且,无所事事,问起家国大事,但掉头笑指孤山梅花蕊。任凭昆仑砥柱倾倒,九地黄流乱注。 历史上却有个人有股子傻劲,别人糊涂,他非要清醒。这个人就是王安石。他年轻时长期担任地方官,了解各地民情,看到国家法度在实施的过程中的不合理,也敏锐地感到危机四伏,天下积贫积弱,而宋王朝的文武官员只知写诗作赋,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王安石深深忧虑自皇帝至大臣的那种暮气沉沉、因循苟且的习气,力主变法。他是做到了“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毁之而不加沮”的,也就是说全世界的人来恭维他,他不会动心,并不因此而觉得受到鼓励劝勉;全世界都来毁谤他,他也绝不因此而沮丧,还是要照样做下去。他有这样的倔强劲:“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 ,实足惊世骇俗,其意志之坚定,可见一斑。 王安石的变法最终失败了,他生前受到种种奚落和冷遇,就是在死后也同样受人诋毁,甚至百般丑化谩骂。他五十七岁那年罢官回乡,隐居了十年。在这期间,所有的同僚、后辈以及门生、故旧,几乎都与他断绝往来。他死了,象他这样的名重一时的显赫人物,一旦病故,修斋理七,开丧出殡,参灵的只有他夫人、弟弟几个人,冷冷清清,旧日门生故旧都躲着不来举哀吊唁,同时代的苏轼兄弟,黄庭坚,秦观,沈括等等作家诗人,他们有的和王安石共过事,有的原是王安石的部属,但是没有一个人出来对王安石说过一句公道话,甚至连一篇行状、志铭、神道碑、乃至一首挽词都没有写过。只留下他隐居的蒋山故居,江水悠悠,浮云依旧,令人悲叹不已! 难道王安石不知道他的变法可能失败会给他带来什么后果吗?我想他从来就是知道的。在他年轻时候写的《游褒禅山记》中,他说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念念在心。晚年新法失败隐居时,还有“尧桀是非时入梦,固知余习未全忘”的诗句。即使死后凄凉,即使天下无人能理解,他知道自己确实已尽了“志”,因而至死也没有“悔”。 王安石在任宰相前有一段时间埋头读书写诗,对经学更是潜心研究,并写了《诗》、《书》、《周礼》三经新义,后来人称“王氏新学”。我曾经异想天开地想,如果王安石为《论语》作注疏集解,不知道他注到上面孔子的这段话时,他会如何解释?两位前贤先圣相隔千年交锋,不知会迸发什么样的火花!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