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阿飞的剑
万维读者网 > 茗香茶语 > 帖子
世家子弟与文化教养
送交者: 沈宁 2004年09月07日17:40:11 于 [茗香茶语] 发送悄悄话

  住高楼大厦容易,开豪华车容易,戴钻石首饰容易,吃山珍海味容易,人间万般,大多都容易办到。什么都能花钱买得来,仗权抢得来,用名骗得来。天下只有一件事难,真难,钱买不来,权抢不来,名骗不来,那就是一个人的文化教养。

  人不是一个政治符号,也不是一张钞票,政治符号和钞票,都是没有生命的东西。作为人,只有具备文化教养,才得以区别于世间一切其他。没有文化教养的人,不能算是完整的人。同样是吃饭,同样是穿衣,同样是走路,同样是住屋,有文化教养的人,跟没有文化教养的人,大不一样,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做一个完整的人,不容易。并非上过几天大学,就算有文化教养。也不是出点小名,就算有文化教养。更不能说戴顶乌纱帽,或腰缠万贯,就能有文化教养。

  这是世家子弟与小市民之间的本质差别。

  洪秀全算是考中过秀才,捧出外国天主骗中国大众,闹一场长毛大乱,做几日天王。他考不中举人,只好造反扬名,到底还是没有文化教养,落得遗臭万年。诸葛亮安居卧龙岗,李白布衣游江湖,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照样因为他们文化教养深厚,流芳百世。

  至少对于我,世家子弟不是可以随随便便戴在任何人头上的。比如一个将军的公子,或者一个部长的小姐,或者一个公司老总的少爷,或者一个名教授的千金,他们虽然穿金戴银,骑马坐骄,出入豪门,可未必就够得上世家子弟的格。在一些真正世家子弟的眼里,这些人终也不过是些市井俗人,不堪与以为伍。据我想,只有稳定地居于社会上层达到四代以上的家族,那之后出生的子弟,才可算为世家子弟。

  因为一个人转换社会地位,并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情。权这东西,容易到手。意欲夺取天下,只要心够狠,计谋够多,拉起一支队伍拼命,就有可能成功做皇帝。不敢造反,只想混顶乌纱,那就献媚奉迎当政朝廷,讨好上司,骗取赏识,弄个七品八品的,更容易。

  财这东西,容易到手。想暴发,只要心够贪,也够黑,做得出坑蒙拐骗的手脚,就有可能一夜成功。在官本位社会,花钱捐个乌纱,以权谋私,三年知府,百万花银。或贿赂官场,官商勾结,买空卖空,巧取豪夺,占地起楼,也是易事。在经济社会,想发财的人多,不怕一而再再而三地受骗,空手套白狼也容易。就算是上街拉客,出卖肉身,亦能赚个千儿八百,人前人后的抖落那点子蝇头小财。

  名这东西,容易到手。想名满天下,只要脸皮够厚,不顾羞耻,就办得到。没有科举考试了,有名的人,不见得有学问,未必值得崇拜。教授可以混,文章可以抄,书可以乱写。连科技论文都能编造,别提社会学说了。反正大众不知天下事,你怎么说他怎么信。只要赶得上潮流,说大伙爱听的话,假大空,今天赞明天骂,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所不计。或者脱脱衣裙,说说脏话,男的女的,写得出情色,也能一夜成名。

  但并不是社会地位一旦改变,从穷鬼而一跃为豪门,就也改变了人的本性。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文盲不因封了部长,就能出口成章。农夫不因当了将军,就不再满口粗话。市民不因做了老总,就懂了管理学说。街痞不因成了名人,就会欣赏莫扎特。这些人虽然因为改变了社会地位,能够享受得到上流的物质生活,甚至有人还会吟诗作画,附庸风雅,做出一副上层人的模样,靠了权势,金钱,或者名气的帮助,有时还做得挺像。但是我相信,改变他们的本性,绝非如此简单。比如专横傲慢,飞扬跋扈,贪得无厌,目光狭窄,学识短浅等等,都是得志小人的通病,表现出粗俗低贱的人品。他们这一代人,就算做了皇上,也绝对算不得世家,至少因为他们并非出身世家。

  他们的儿女一辈,当然出生在豪门大宅了,有佣人服侍,过公子哥的日子,进贵族学校,上名牌大学。他们也只在自己一类的子弟中活动,不再接触市民阶层。可不幸的是,他们在父母跟前长大,而他们的父母,原非世家,本是粗人俗人,在家里暴露自然面貌,一点一滴传授给子女。第二代子弟,虽然受的教育比父母多一些,粗俗低贱的毛病比父母少一点,但既然父母那一代算不得世家,他们也就仍非世家子弟。而且事实上,他们会继承父母一半,专横傲慢,飞扬跋扈,贪得无厌,目光狭窄,学识短浅,自以为得意。

  到第三代,家庭环境更好得多,虽然祖父辈还是半文盲,至少父辈是已经大学毕业了。这一辈人自己当然也是贵族学校里读书长大,也许还会玩点电脑。他们的父母在家里,不再讲太多粗话,也大概不天天打老婆骂佣人,可这一代子女还是会经常在祖父身边,看到祖父怎样的专横傲慢,飞扬跋扈,贪得无厌,目光狭窄,学识短浅,自然免不了仍然继承祖父四分之一恶习,所以仍算不得世家子弟,或者因为他们的文化教养还不够深厚和稳定,至少算不得完全意义上的世家子弟。

  这么一个家族,经过三代繁衍,可以算得世家了。那么这家族中的第四代子女出生,可以够得上世家子弟。而且最重要的是,第四代子弟懂事以后,还能够接触改变了家族社会地位的头一代曾祖父的机会不多,所以曾祖父那些粗俗习气不致太多地在他们身上得到继承。这一辈子弟或许比较全面和稳定地摆脱曾祖父辈的低俗,使之能保持更深厚些的文化教养,所以能够算是世家子弟了。

  简而言之,按照周礼规定,三十年算一代人,四代就是一百二十年。只有延续了一百二十年以上的家族,才能算是世家,也只有这种世家出身的子弟,才能算是世家子弟。如此说来,现代中国的所谓世家子弟,还只有晚清世大夫开始而继续下来的家族子弟才够格,民国初年升入社会上层的权贵家族都还算不得真正世家,其子弟还算不得世家子弟。再以后的新贵族子弟或者新近的暴发户子弟,离世家子弟还有一百多年的距离。

  大概因为了解这原因,靠马背而做了英雄的一代,曾经在几十年间,向中国人灌输一种信仰,世家子弟自小养尊处优,五谷不分,四体不勤,好吃懒做,不学无术,骄横无理。中国那些年流行一种观念,叫做高贵者最愚蠢,低贱者最聪明。也就是明白地把自己跟世家阶层区分开来,说明他们不是高贵的世家,他们愿意保留自己低贱者的身份。

  其实正是缺乏文化教养的官府家庭,一夜间暴发致富的市俗家庭,靠武力威势而取胜于人的行伍家庭,为父母者自己在家奢侈腐败,傲慢无理,学识短浅,其子弟不读书经,不习礼教,耀武扬威,仗势欺人,他们确实最愚蠢。

  对世家子弟来说,上下多少代,爷爷爸爸,伯伯叔叔,亲戚朋友,个个都是朝廷命官,读书做官成了平常的事,起码的事,没有什么了不起,哪里去生出势利眼来。再说长辈都是谦谦君子,往来彬彬有礼,谁对谁从不盛气凌人,子弟又从哪里去学那一套阔少衙内的坏习气。这样的子弟,绝不愚蠢。

  听说上海永安公司大老板的女儿,平时买东西,总到别家店去。很多人想不通,为什么她不去自家店买东西,不是去买,是去拿。人都以为,大老板女儿到店里,当然想拿什么就拿什么。中国千千万万夫妻店,都是如此,儿女进店可以随便拿,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儿女买也是父母的钱。如此家教出来的子弟做了官,就会把国家企业当做自家小店,把国库当自家腰包,就敢为所欲为。

  这是小市民心理与世家子弟教养的不同。永安公司老板的家教,是不管谁到店里买东西,都要照规矩付钱,儿女也一样,没有一点特权。制度就是制度,大老板的儿女要遵守制度,大老板自己也要遵守制度。

  不管祖上做多大的官,书香世家子弟都照规矩,三岁始读四书五经,背不出来先生照样打手板。女子从小跟母亲学做家务,十岁上机头,一天织下一个布,五条脉。世家子弟不多养成高人一等的观念,倒常从小根植一种危机感:不可辱没家族的美名,必须永远诚惶诚恐,小心谨慎,勤苦努力。《红楼梦》里的贾政,是这方面最好的典型。他承祖上福阴,袭荣国公爵,一生勤政,日夜不敢怠慢,哪里有丝毫高干子弟的不可一世。

  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世家子弟要想守住祖业,就不能仰仗世袭睡大觉,更不能仰仗世袭欺压天下。他们要读书,要知礼,要考科举,要进朝廷做官,而且勤政为君也为民。《红楼梦》里贾宝玉虽可世袭公爵,但其父贾政逼他读书何等严格。

  世家子弟的文化教养,要经过世代的家族积累和沉淀,才成为血统成份,遗传后辈,融于血脉,固于骨骼,震于神经,化于细胞,无法靠外力输入,也不能被外力所剥夺。如果一个人具有文化教养,自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谓士可取其命,不可夺其志。从秦始皇焚书坑儒至今,已经有过太多的相同经历。在中国,有文化教养的世家子弟实在太少,太珍贵,也因此太遭强权的忌恨,太为大众所不解,所以太危险,太悲惨。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父母之爱
2002: 杜爱和她的五个男人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