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七葷八素 > 帖子
勁道彈牙炒疙瘩,真的不來一口嗎?
送交者: duziteng 2016年09月06日00:01:56 於 [七葷八素] 發送悄悄話

        炒疙瘩是北京的一種特色的炒麵食品。炒疙瘩色澤深黃,黃綠相映成輝,食之綿軟柔韌,醇香可口。製作過程中煮炒兼用。炒疙瘩顏色焦黃,配上綠葉鮮菜,黃綠相間。吃起來又綿軟又有勁,越嚼越香。炒疙瘩的創始人是北京和平門外臧家橋附近的穆老太太和她的女兒。

640.webp.jpg

歷史起源

        相傳,民國初年(1912年),有姓穆的母女倆在北京宣武區虎坊橋東北的臧家橋,開了一家小麵食店,叫“廣福館”。店裡主要供應各種價格低廉的麵食。由於本小利微,飯菜平常,所以開始的時候,“廣福館”生意只夠維持家用,很不景氣。




        有一天,店主只和了十斤面,可是一天都過去了,卻還剩下了一半多呢。母女倆都愁死了。怎麼辦?眼看再不做出來,面就要變質了。母親只好把剩下的面重新揉了揉,然後揪成比骰子稍微大一點的小疙瘩,放到開水鍋里煮熟,之後撈出來在陰涼處晾着。晚上,母女倆就用這些熟麵疙瘩加了點青菜炒着吃了。誰想到這樣隨便做出來的麵食,竟然味道不錯。


        於是,母女倆就決定第二天試着給大家做着吃,並且給這種新發明的麵食,起了個名字叫“炒疙瘩”。就這樣,炒疙瘩的雛形初步形成了。


        果然,因為“炒疙瘩”的味道香鮮,價格也便宜,許多顧客都搶着吃,而昨天晚上那五六斤的麵疙瘩,一會兒就被大家搶購一空。之後,母女倆就開始精心製作這種炒疙瘩,並且在配料上逐步改進,終於創出了別具風味的小吃。



製作方法:

材料:乾麵粉,菠菜,豌豆或青豆,胡蘿蔔,五花肉,油,蔥花,薑末,醬油,蒜片,鹽。


製作過程:

1.把面和得稍微硬一點,揉好放一邊餳着。

2.把菠菜、胡蘿蔔、五花肉等切成小丁,除肉外,分別將蔬菜過一遍油。

3.把麵團擀成厚薄均勻的長形麵皮,用刀將麵皮等距切成條,撒上乾麵粉,使麵條不相互粘連。

4.把條狀的麵條切成丁,撒上麵粉,和弄一下,面丁就成扁圓形的了,且不相互粘連。

5.把面丁放在屜籠上搖一搖,乾麵粉就漏下去了。然後把面丁放進沸水裡煮,開鍋後點一次水,水開後把面丁撈出來過涼水,免得相互粘連。之後控水備用。

6.油熱了,放入用澱粉抓過的肉丁,肉丁變色後放蔥、姜,出香味後放醬油,翻炒均勻後放蔬菜丁,最後放麵疙瘩。

7.繼續翻炒,起鍋前加鹽和蒜。


出鍋前放點青蒜段,跟麵疙瘩一樣大小。但為了防止串味,還是放入大蒜片。

小提醒: 菜和面的比例一般是2∶3。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第一百二十四集】多彩蒜蓉白肉
2014: 老貓心:希臘奶酪菜粑粑
2014: [名菜掌勺人] 2014
2012: 有些我們不知道的蔬菜禁忌!!!
2012: 涼拌萵筍葉 變“廢“為寶營養多
2011: 2011回國之三:菜市場(雲南美食介紹)
2011: **蝦仁厚蛋燒,魚湯小刀面,清炒松花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