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文化視角:文化與中華民族的命運(7)
送交者: 文化視角 2016年05月26日07:29:39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六.西方文化傳承下來的好奇心和激情

文藝復興運動對西方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歷經演變的文化也得到了傳承。人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充滿激情地克服一切困難去探索未知世界以及發明新的技術。其結果就是從近代到現代,西方在科學技術領域繼續取得豐碩的成果,發明了大量新的技術以及極大地擴展了人類的知識範圍,也因而持續處於領先的地位。

例如,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重大技術進步是飛機的發明。飛機的發明者是萊特兄弟(威爾伯.萊特和奧威爾.萊特)出生在俄亥俄州代頓市(Dayton)。他們的父親是一位傳教士,常年奔波在路上。他見多識廣,常常在路上給孩子們寫信,描述美國各地的風土人情。父親的這些信不僅豐富了兄弟倆的地理知識,同時也不斷地激發着他們的好奇心[1]。多年後,有朋友告訴奧威爾,他們的經歷告訴世人,即使沒有任何特殊背景的美國人也可以做出震撼世界的事情。奧威爾回應道,“說我們沒有特殊背景是不對的。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成長在一個不斷地激發我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的家庭[2]。”

1896年的秋天,萊特兄弟得知航空界的先驅,德國的奧托.李林塔爾(Otto Lilienthal )在一次滑行事故中不幸遇難。奧托的經歷把兄弟倆年幼時的興趣激發出來。此時儘管已經有一些人開始嘗試飛行,但基本上都是以失敗告終。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飛行試驗不僅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冒着失敗,受傷甚至死亡的風險,同時還要忍受社會輿論的嘲笑和諷刺。舊金山紀事報形容這些想要飛的人“簡直是愚蠢到了低能的程度”。華盛頓郵報宣稱,“事實證明,人類根本不可能飛起來[3]。” 在這種環境下,萊特兄弟還要面臨很多其他的挑戰,譬如,沒有上過大學,沒有受過相關技術的培訓,沒有和他人合作的經歷,不認識高層社會裡的任何人,沒有任何其他資金贊助和政府補貼。此外,他們還要冒着生命危險。但是,所有這些都絲毫沒有減弱萊特兄弟想要飛行的強烈願望。1899530號,威爾伯寫信給史密森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希望他們能夠提供飛行研究的有關資料並得到回應(這封信至今保存在史密森博物館)。自此,萊特兄弟視飛行為他們的使命和事業。由夢想燃起的激情將他們的好奇心轉化為忘我的投入。

他們自己設計了滑翔機,然後奔赴離家有700多英里(~1225公里)以外的位於北卡羅來納外灘的基蒂霍克(Kitty Hawk)進行飛行試驗。為了夢想他們第一次要去那麼遠的地方。190098日,威爾伯首先前往基蒂霍克。那時的基蒂霍克人煙稀少,還沒有橋將其和大陸連接起來,因此只能乘船過去。他們需先乘小船,再轉到另一個大船才能到達目的地。小船不僅破舊,還嚴重漏水。一路上威爾伯幫着不停地往艙外淘水。當他詢問大船的情況時被告知,“這小船比那大船安全多了。”最終來到大船,威爾伯發現這條船的情況確實更為嚴重。到處都呈現出嚴重的腐蝕和破損。當他們起航時,夜幕已經降臨,天氣突然變得惡劣起來。風高浪急,大浪常常把船拱起來,再狠狠地拋出去。船開始進水,船帆又在狂風中從桅杆上滑落,整個船在風浪中打轉。威爾伯從來就沒有坐過船,更不用說在這種天氣下,為了夢想,還要冒着生命危險,最後總算幸運地到達了基蒂霍克。

第二年的夏天,他們在基蒂霍克遇上了每十年左右才會發生一次的蚊子風暴。黑壓壓的蚊子遮天蔽日,地面完全被蚊子覆蓋了。兇狠的蚊子透過內衣和襪子對他們發動攻擊。他們渾身是包,整個身體腫的像個粽子。開始他們還試着啪打這些蚊子,但根本無濟於事。最後只好鑽進被窩,僅把鼻孔露出來。可是夏日炎炎,在熾熱的沙丘上,他們裹在被裡,汗水猶如河水般地在被裡流淌着,令人難以忍受。奧威爾發誓,第二天一早就回家。然而,當旭日東升時,飛行的夢想又激勵着他們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最終熬過了這次終生難忘的磨難。

這期間,著名的天文學家,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紐科姆發表文章宣稱,人類飛行不過是一個神話。即使造出飛行器,它又能有什麼用呢[4] 緊接着,美國海軍首席工程師,海軍少將梅爾維爾在著名雜誌《北美評論》上撰文指出,通過對自然現象認真的觀察,我們認為所有對人類飛行的樂觀預測如果不是荒謬的,也是完全沒有根據的[5]。萊特家的一位鄰居聽說兄弟倆想要飛上天,覺得“我不認為他們真的會那麼傻[6]。”這時又有消息傳來,一位著名物理學家設計的飛行試驗再次失敗。這使得一些熱情支持人類飛行的人也開始覺得兄弟倆的追夢之旅是不是有些盲目。

但是,正是追逐夢想的激情使他們百折不撓,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19031217日萊特兄弟駕駛自行研製的固定翼飛機“飛行者一號”實現了人類史上首次配有受控動力的航空器的飛行。人類歷史揭開了一個新的篇章。

始於上個世界八十年代的計算機技術革命是人類科技史上另一個重大的進展,而引領這場革命的先鋒之一就是目前的世界首富,享譽世界的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蓋茨在十幾歲時就迷上了計算機。在那個年代,計算機都是體積巨大的龐然大物。因為當時他年齡還小,無法開車以及做其他成年人做的事,但他卻可以給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發指令,而且這個龐然大物居然能夠乖乖地為他做事,沒有半點含糊[7]。在蓋茨的眼裡,計算機就是他的玩具。他可以變着法兒的給計算機下指令,然後計算機交出他所要的各種結果。這讓蓋茨對計算機徹底着了迷。也就是在這期間,他在學校認識了後來和他一起開辦微軟公司的保羅艾倫。由於他倆一有時間就泡在計算機上,規定的使用時間常常很快就用完了。兩個孩子這時夢想着,如果這種機器再小一些,再便宜一些,每一個家庭的桌子上就都可以放上一台計算機了。那樣的話,他們也可以有一台屬於自己的計算機。就是因為這個夢想,還是十幾歲孩子的蓋茨有了一種強烈的衝動,他想要造屬於個人的小型計算機[8]

英特爾於1974年的春季推出了新一代的微處理器芯片。當時整個計算機領域的人還都沒有看到利用微處理器來製作計算機的前景。但蓋茨和艾倫卻清晰地看到,用芯片做為大腦的小型計算機必將得到普及,而他們的夢想也將隨之而實現。此時蓋茨已進入哈佛大學學習,而艾倫也來到附近的波士頓工作。兩人常常在一起暢談未來。他們暢想着,如果以後日本公司和IBM開始用這種芯片製造小型計算機,他們就可以為這些計算機寫軟件。如此看來,為了推廣多功能的小型計算機,實現自己的夢想,他們需要成立一個軟件公司。作為實現夢想的第一步,蓋茨從哈佛學生宿舍給所有大的計算機公司寫信,表示他們可以為英特爾新推出的芯片寫軟件。可是很遺憾,沒有人感興趣。幾個月下來,他們感到很是沮喪。

一天清晨,蓋茨和艾倫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了一個小型計算機的照片。這台計算機就是使用英特爾最新的芯片。儘管它的功能極為有限,甚至還沒有軟件程序,但是他們倆意識到,如果不趕快行動,由他們開啟這場計算機革命的機會將稍縱即逝。匆忙之間他們趕快成立了一個公司,起名叫“微軟”。然後決定先把軟件寫出來再說。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里,蓋茨夜以繼日,廢寢忘食,有時整天不出屋,什麼也不吃,累了就趴在桌子上或躺在地上睡。軟件寫完後,為了全力以赴去實現他們十幾歲時就萌發的夢想,艾倫辭去了工作,蓋茨也中斷學業並離開了哈佛。

縱觀歷史,絕大多數科技上的突破都源自於好奇心和夢想,而不是因為追求財富或社會地位[9]。萊特兄弟和比爾蓋茨的故事也再一次印證了這一點。為了夢想,如果需要遠離家鄉,經歷磨難,甚至冒着生命危險也在所不辭。為了夢想,如果需要開公司,可以辭去工作,中斷學業,為實現夢想而做出犧牲[10]。儘管萊特兄弟和蓋茨在商業領域最終都非常成功,但他們的出發點都是為了追逐少年時期的夢想。

實際上在今天的西方社會,更多平凡的人在自身文化的影響下,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痴迷於了解和研究自然世界裡的各種現象,追逐着他們少年時的夢想。例如,傑夫馬西(Geoff Marcy)十四歲時就一直想知道,“外太空中會不會還有其他和地球一樣充滿生命的星球?”從那時起他就有一個夢想,要在太空中找到另一個地球,並以此作為自己一生的事業。然而他的志向並沒有被很多人理解和接受。因為想要找到另一個地球,他必須要在深空中發現自身並不發光的行星。難度之大,可想而知。“當我告訴其他天體物理學家,我要發明一種技術以發現太空深處的行星時,他們往往低下頭盯着自己的鞋尖並很快地轉換話題。在他們看來,這簡直是不着邊際的想法[11]。”但是要實現夢想的強烈願望使得他沒有退縮。很少有人願意與他合作去攻克這個看似不可能的技術難關,他常常一個人在天文望遠鏡前日以繼夜地觀察,摸索和思考,最終成功地發明了一種技術使得他可以發現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並成為這個領域的開拓者和領軍人物。馬西追逐夢想的經歷讓我們想起了五百年前哥白尼和伽利略仰望天空,探索宇宙的故事。

約翰唐納(John Downer)從小就對自然界的各種動物非常感興趣,並有一種強烈的願望要去認識和了解它們。這種願望最終成為他職業生涯的動力。他和他的團隊創造性地設計了一種有企鵝外形並可以移動的機器人攝像機。這種攝像機可以走進企鵝群體,近距離細緻地觀察企鵝的生活習性,使我們對生活在野外的企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外,他和英國廣播公司(BBC)合作,使用精妙偽裝過的攝像機,拍攝了一系列的野生動物的紀錄片,包括熱帶叢林中的大象和獅子,寒冷環境下的北極熊,翱翔在天空中的飛鳥,等等。他的工作把野生攝影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加深了我們對野生動物的認識和了解。他也由此成為一位著名的製作人,並多次獲獎。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世界上老虎數量已經減少了98%。為了拯救老虎,一些科學家來到喜馬拉雅山脈中遙遠偏僻的不丹王國,希望了解那裡是否還有老虎以及他們的生存狀況。BBC記錄下了他們的探險之旅。來自美國的動物學家拉比諾維茨博士(Dr. Alan Rabinowitz)身患血癌,但是他對自然界動物的喜愛以及要了解野生老虎生存狀況的強烈願望促使他加入了這次探險之旅。他告訴記者,“我現在有一種緊迫感,因為我的時間不多了,而老虎的時間也不多了。”在遠離家鄉的山脈中,在惡劣的生活條件下,他們跨過激流,攀上高山,穿過叢林。他們艱辛的努力讓人類對瀕危老虎的生存狀況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上面的幾個例子只是呈現出西方社會的一個縮影。當很多人在追求財富,追求享樂的同時,仍有相當多的人在夢想,興趣和好奇心的激勵下,把視線或聚焦於宇宙太空,或周圍的自然世界。他們推動了科技的進步,增加了人類的知識,並從中享受着快樂。

在對東西方文化在歷史上的演變以及今天的現狀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後,我們接下來談一下對中華民族前途的展望。

(本文可在新浪博客閱讀)



[1] The Wright Brothers. D. McCullough. 13

[2] Ibid. 18

[3] Ibid. 34

[4] Ibid. 69

[5] Ibid. 70

[6] Ibid. 74

[7] The Road Ahead.  Bill Gates. 2

[8] Ibid. 12

[9] Guns, Germs, and Steel. J. Diamond. 242-243

[10] The Road Ahead.  Bill Gates. 18

[11] History Chanel: “Star Trek: Secrets of the Universe”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寒門一定要出貴子才能體現教育公平嗎?
2015: 矛盾的茅盾文學獎
2014: 範例 - 是如何產生“飯粒”的 (IX)
2014: 老猿:英文學術寫作的要領-2
2013: Some Problems of Logic in Math
2013: 從範例哲學的“第二本體”來認識“第一
2012: 學術論壇最好只談與學術有關的內容
2011: 《京華時報》:13名患者進京反駁肖傳國
2011: "一沙一世界"的英漢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