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中國人的性格:《風氣篇》(下)
送交者: 道還 2016年09月19日14:22:05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中國人的性格:《風氣篇》

楊道還

社會風氣的勢,理與利


(下)

孔子的學術重仁,孟子學說重義,合起來是完整的儒家。韓愈說:“讀孟軻書,然後知孔子之道尊,聖人之道易行”。韓愈是第一個看到完整原始儒家的學者,這一點意義重大,啟發了理學諸子,也使兩千年後的現代人能夠一窺孔子之道的真正含義。


孟子講“浩然之氣”說:“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孟子·公孫丑上 》)蘇洵說:“君子之恥言利,亦恥言夫徒利而已。聖人聚天下之剛以為義,……凡天下之言剛者,皆義屬也。”(《利者義之和論》)蘇洵此說,以孟子為本,從“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化來。天地人之道,自有陰柔仁與陽剛義之判,不單而必有雙——儒家的人道,理論即是如此。


那麼,先義後利,儒家君子如何求利?這個問題,可以用曾子的一句話來概括:“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論語·學而》)這裡的德,既有民風,也有實利的意思,德本來具有內外的德和得的意思。


世上的人,見到利就知道去取的很多,得到的利常常難保;見到利,還要由此想到勢,舍近利而求勢的人就少很多,這些人所得的利也大,如馮諼為孟嘗君市義的故事。而孔子說,"見利思義"(《論語·憲問》),孔孟所求是更大的利,即“利之和也”的天下之義,就要知道勢的前因後果,“慎終如始,則無敗事”(《老子·36》),即需要知道未發和既成的時候,其主宰是誰?老子說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已經有道,德和物在勢之先。勢不能違背道,不能違背德,也不能違背物,其直接主宰是物之理。勢之所以能夠成之,必循其理。所以蘇軾說:“成事在理不在勢”。得到能夠真正地得到,因此在於理,“以其道得之”。


勢不如理。理能生勢,勢不能生理。人能造勢,不能造理,只能發現理。人能夠辨別勢,能夠乘勢,或者能夠造勢,必須先明其理。勢與理順,則乘勢而制權,這個道理很明白。但勢有可能與理相反,這時需要能夠守住理,因為再大的勢,沒有成事的理,也是枉然。西西弗斯推石上山,不是沒有力量或力量不夠強,只是圓石沒有在山上停住的理;秦皇漢武求長生,不是沒有權勢或權勢不夠大,只是沒有窮奢極欲還能長生的理。


道不弘人,時勢卻可以造英雄。古今中外的仁人志士常寂寞,但是是他們堅持信守的理,不斷被重新發現而愈來愈明,指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在歷史的轉折點上,尤其是進步性的轉折,往往是某個人,某幾個人所信守的理在起作用,如同一線維繫。所以說,歷史是思想史,想從時勢英雄身上找到歷史學的鑰匙是徒勞的。這些仁人志士信守的理,得到適當的時勢,借勢就可能“成之”,推動社會向前。其餘的時候,社會就歸於混沌而停滯,甚至倒退。這就是曾國藩講的“自乎(從)一二人之心所向而已”的道理。勢在社會發展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但理的存在,有明其理“一二人”的存在和薪火相傳,是更重要的,所以孔子要說“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論語·衛靈公》)。


按曾國藩講,勢是容易造成的:“十室之邑,有好義之士,其智足以移十人者,必能拔十人中之尤者而材之;其智足以移百人者,必能拔百人中之尤者而材之”(曾國藩《原才》)。這個未免過於樂觀。三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社會風氣不僅因時運而改變,也有地理上的差異。不同地區,縣治的風氣也有所不同。如老子所講,“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不能一概而論,也沒有刻意劃一的標準。僅憑“好義”,是很難實現的——孟子說:“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孟子·離婁上》)?那麼援之以道,是一種什麼方式呢?是做一個大成至聖先師,聖人,還是政治家,科學家,哲學家?援天下以道,在於孔子。至於如何“援”家鄉國,可以見仁見智,即便如此,也往往不是一士之諤諤就能濟事的。


老子明道,孔子踐道(萬維老幾語)。孔子所行的道,不是從《老子》那裡讀來的,反之亦然。孔子與老子共志於此道,所信極篤,所學極深,也是深明於道者。老子說:“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人類社會中,道之大順,仁之伸展,難以預知,難以有一定之規去為之;其中的關鍵轉折,也不必定繫於某一器:某一種人,或某種職業專業。而孔子講,君子不器,仁人所能做的,只是“篤信好學,守死善道”(《論語·泰伯》)而已。顧炎武說:“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顧炎武這句話,是孔子此言的一個很恰切的註解。“保天下”即需“援之以道”,這就是孔孟之學,也是老莊學術的意義。


後人雖然以孔子為至聖先師,孔子自己卻不是這樣認為,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人生的大部分時間,只是一個“匹夫”。當時的人,包括他的弟子,也不這麼認為。人們只知道孔子是那個“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儒,而何謂儒,也不是很明白。只有一個有見識的儀封人(儀,地名;封人,官名。)說:“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失位去國(的挫折))?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論語·八佾》。木鐸,木舌的鈴。朱熹註:木鐸,金口木舌,施政教時所振,以警眾者也。)。這個見識,接近真相,是儒家的薪盡火傳的暗喻。眾人皆知其不可,孔子“為”這樣的“不可”,實際上即是一種無為。明白了這一點,也就可以理解無為不是無所作為。


孔子為後世的匹夫開創了一條明路。這條路是培養“元氣”而不是直接改變“風氣”的路。有這個元氣,在適當的時候,就會有匹夫的崛起,從而導致風氣的轉變。這樣的轉變,必須有其“義”和“理”。只有知道其“義”和“理”,才能對風氣的勢做出合宜的改變和領引,不是一味地反對,也絕不一味順從。


孔孟之道,有內聖與外王兩個部分。可惜的是外王的部分,大多時過境遷,已經不再適用。但內聖部分,對於普通人的內在修養,仍是不可替代的。對於外王的部分,只能取其意義,而不能照搬。古代和現代的庸人對孔孟的外王百般嘲笑,這些人並不知道,孔子對君道,只是視為一種工具。孔子之所以講君君,是時代使然,為的是達到他心中天下大同,無爭無殺的大同世界。孟子說:“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孟子·萬章下》)這哪裡有對君主專制的推崇?孔孟才是有獨立思想的人。對孔子的“喪家之犬”,“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的嘲笑,其根據實際上是“天無二日,民無二主”。這些嘲笑孔孟的庸人因為骨子裡有專制意識,才會以小人之心,度天下士之腹。


香港媒體人梁文道曾經講過,“對於中華傳統文化,我們不能因為我出生在中國,所以就說自己就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繼承是需要努力的”。這句話講得極好。孔孟之學中過時了的外王,正是現在的匹夫應該而且能夠努力的方向。使社會風氣回歸於義和理,需要很多和而不同的匹夫,在家鄉國天下不同層次上的互競。中國的社會來自於中國的傳統,試圖通過徹底否定,或者虛無化傳統來改變社會的風氣,就如同先關上門再試圖登堂入室,孰能不踐跡而入於室(《論語·先進》)?解鈴還須繫鈴人,只能通過傳統的發展才能解開傳統的死結。在新的情況下繼承傳統,即是發展傳統——“繼承是需要努力的”。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真理大學(二)
2015: [原創] 一個傳統節日--中秋節
2014: 老幾:哲學家們的上帝(2)
2014: Eight Major Errors in Relativi
2013: I am a scientist
2013: 美國多民族共存的現實,值得華人家長在
2012: 公亦嘗聞穩拿之怒乎?
2011: 王志國不一定是造假
2011: 請教,翁帆是如何取得香港居民身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