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彭運生談藝錄(75)
送交者: 彭運生 2017年07月11日16:43:28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彭運生談藝錄(75)


假後有真

有的人似乎樂於去發現好詩在內容上的不真實,也就是不合於所謂常識的內容,進而加以指責。

“秋風渡江來,吹落山上月”,這是李白的詩句。別說是“秋風”,任何風都不可能“吹落山上月”。這是基於常識作出的指責。

這樣的指責首先是斷章取義——如果李白的詩句只是“秋風吹落山上月”,這樣的指責就是有道理的,但問題是,李白原詩中的秋風並不就是自然界裡的風,因為自然界裡的風談不上有任何目的,而李白詩句中的這個秋風,在“吹落山上月”之前,已經做了另一件事——“渡江”,通常所謂秋風不可能渡江,渡江是人類和某些動物的行為,是為了實現某一目的而做出的行為,我們由此可以斷言:渡江而來的秋風一定有某種目的。秋風的目的是什麼?如果秋風的目的正就是“吹落山上月”,秋風能實現這一目的嗎?秋風能,因為首先,秋風是無影無形,是所謂隱身者,山上月也就無法抵禦秋風的攻擊;其次,也是特別扣人心弦的是,如果說山上月發出的光原本是山上月的自衛性的武器,因為秋風無影無形,這一自衛性的武器實際上所做的,是剛好把山上月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身上最薄弱的部位,都暴露給了秋風,讓秋風能夠最有效地實施對山上月的攻擊。總之,李白此詩句是在暗中讚美“隱身”——隱身讓我們全力以赴地去進攻,用不着費心去自我防衛,更讓對手的武器反過來幫助我們打敗對手。

如果一定要挑錯兒,那麼,李白此名句中更值得指責的,不是“秋風吹落山上月”,而是“秋風渡江來”。只要秋風可以“渡江來”,這個秋風也就能夠“吹落山上月”。總之,李白此名句的深層結構是“如果這樣則必然那樣”,也就是“假後有真”。

具有同樣深層結構的,還有顧城的名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一個人的黑色的眼睛只能是源於父母傳遞來的基因,跟黑夜沒有關係,所以,按照常識,“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是一種錯誤的說法,問題是,緊隨其後的還有“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這麼一句。實際上,不管是誰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都必然地會用這黑色的眼睛去尋找光明,因為沒有光明,眼睛看不見任何東西,光明是眼睛發揮自己功能的前提。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芨芨草:和老度探討“空間彎曲”
2016: 人民日報成了亡黨亡國工具
2015: 中國現代哲學家學會:中國知識分子需要
2014: 老猿:英文學術寫作的要領-5
2014: 學習WWDC 14
2013: 鉈中毒診斷絕非輕而易舉
2013: 回國簽證繁瑣複雜究竟為哪般?
2012: 標題:我的救國策:將膠州租給日本建核
2012: hare:錢穆的“文化溫情談”可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