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如何看待日本人守小禮無大義的說法
送交者: 芨芨草 2018年07月29日18:52:49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如何看待日本人守小禮無大義的說法

萬景路

 

前陣子日本電視台又報道了一位日本藝人婚外情的醜聞。看着這位藝人在記者會上只是不斷重複着“對不起”、“給大家添麻煩了”這些台詞兒時,就總覺得他好像沒說到點子上。一般像在國內出現類似情況時,必用口頭禪一定是“將虛心接受道德法庭的審判”云云。但在日本,無論是明星還是普通人,在做錯事兒需要謝罪的時候,卻從未聽到他們提過“道德”二字,感覺在日本人的精神品格里似乎就缺了一點“德”,即“道德”。

翻檢《廣辭苑》,發現日本作為中國文化的傳承者,最初引進的中國儒家的廉恥觀與中國古代典籍的釋義亦很近似。近代培養了多位日本政壇精英的松下村塾主人吉田松陰,在其《講孟雜記》中論及日本應有的新民族精神時,就首論“恥”字,他說:“……君子之恥與小人之恥相比較,君子恥無德義,小人恥無名譽。君子恥無才能,小人恥無官祿……恥之一字,乃本幫武士之常言,可謂無有不知恥者”。他又說:“若要興武士之道,必先興知恥之道……”。吉田之說,可謂概括了古時日本人對於恥之概念的總體認識。但如果細心觀察一下就會發現,古代日本在引進中國儒家道德觀的時候,對禮、智、信、忠、節等發揚光大,卻由於地理環境和國情等因素影響,未能真正對統領儒家道德體系的靈魂即“仁義”加以發揚。這就使得古今日本人的道德觀念模糊不清。
我們所說的“德”,把它用於人倫,就是指人的本性、品德。儒家認為“德”包括忠、孝、仁、義、溫良、謙讓等。我們講“德”是和“道”連在一起的,即所謂的德是道的載體,道的體現,這才是道德。日本人也引進了我們儒家之“德”,並把它歸納為由品質、意志、理性、忠誠、勇氣、名譽、誠實、自信和謙虛等精神要素構成的人間性。但觀日本由民俗信仰和自然信仰發展而成的國家宗教神道教之“道”,卻似乎與“德”關係不大,因為日本的“神道”並沒能把“德”作為“道”的載體來體現。
比如神道教的“祭”之“神樂”,那祭獻巫女,神殿上夜間的“雜魚寢”無遮大會等,怎麼看就都像是變態神高高在上的在欣賞眾人宣淫取樂,德行就實在有點欠佳。而且,我們發現神道教傳承至今,似乎並沒有一種道德體系在傳承,甚至連教義都沒有。再比如由武士形成的武士道,雖然提倡所謂的“義、勇、仁、禮、誠、名譽和忠誠”七大要素,但其宣揚的真髓卻不過是對主公的絕對忠誠和為主公而死的“道”而已。“忠臣藏”四十七義士的故事傳頌至今,所宣揚的其實就是武士不分善惡的對主公的絕對忠誠。至於駕“黑船”到來威懾日本開國的佩里上陸地所立的佩里塑像;東京上野公園高高聳立的反政府的西鄉隆盛銅像;靖國神社虔誠的供奉着的東條英機等戰犯,等等,這一切,讓我們看到的都是日本人只崇拜強者而不問善惡的德行。由這些也足見,日本人的善惡觀道德觀確實是有些問題的。
武士道傳承至今,雖已完全變成了無形的精神傳承,但其中的只有丟臉意識而無罪惡意識,過分注重所謂的名譽而不分善惡的傳承,卻都早已深深植入了日本人精神世界的價值觀中。也因此,日本人在做了壞事被曝光時,他們雖會感到羞恥,但卻絕不是感於道德責任的羞恥,而只是為丟了臉給周圍的人添了麻煩而感到羞恥而已。所以說,我們說日本民族是個守小禮而無大義的民族,不是無的放矢,而是有道理的。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7: 220 斷橋相會和水漫金山 推背19
2017: 從有關解決國際領土糾紛的國際法說起
2016: 天呈異象警示人君的天人觀(圖)
2016: 《夜鶯的“星光”十大目標》
2015: 老幾:什麼是文明?
2015: 偽命題:中國知識分子對真理不感興趣
2014: Errors in Relativity
2014: Errors in Relavity.
2013: 美國人為什麼沒有“早戀”這個概念?
2013: 從性覺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