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我為孔子辦妥了美國移民(上)
送交者: 徐罡博士 2019年05月11日07:20:38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前言:去年十一月,我在《中美之爭,我不死誰死?》裡有一句話:“與其哪一天死於‘意外’車禍或‘被自殺’,不如冒死一搏,爭取一點時間,把一些重要的事做了或至少開個頭讓感興趣的人繼續完成。”過去幾個月,我把孔子的真實面貌和思想精華做了個梳理,完成了兩篇英文論文,把孔子及中國文化研究中的兩個核心問題解決了。以下三篇文章作一系列,算是兩篇論文的簡化通俗版,每天貼一篇。

接下去三個月,如果我熬得過去、沒被謀殺(我絕對不會自殺!),我會再繼續完成另一篇論文,提出一個中國文化的結構模型暨主導中國社會的觀念意識及它們之間的互動。亨廷頓的《文明的衝突》,走的是MBA的路子,宏觀着眼,對中國文化的定性,他以儒學這個泛泛且模糊的概念作概括,未免有失粗糙,自然也就無法提供能解決當前實際問題的思路。他的這個缺陷,我來補。

君子死,冠不免。

 

“仁”字探源:“仁”系中國早期歷史人祭與殉道的一種習俗

全部中華文明,就凝聚在一個“仁”字裡。“仁”這個概念的產生及進化,就是一部中華文明演化史,也是人類普世價值的演示圖。

但“仁”這麼一個重要的概念,在當今中國,依然是個模稜兩可的概念。如果查一查新華字典,好像“仁”就是那個什麼善良啊同情啊理解啊,就是心靈雞湯加老太太的裹腳布那種玩意兒。

然而,但是. . .“仁”的原意很悲壯,很血色:“仁”是中國早期歷史以活人做祭品及殉道的一種習俗.

這個結論不是我的獨家發現,我只是出於無奈,膽子大點,把這層窗紙捅破而已。其實,大多數完成了中國本科教育的學生,如果有一定的課外閱讀量,都會接觸到“不成功便成仁”這句話。當年蔣介石給他的軍校畢業生頒贈的“中正”短劍上,就刻着“成功成仁”;他期望他的嫡系學生,不成功的話,在絕境中展示武士精神以身殉國。

“成仁”的出處:“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衛靈公篇》)。

《論語》記錄了孔子和弟子子路的一則對話。子路問孔子:齊桓公當年和哥哥公子糾爭奪國君之位時,公子糾被殺後,他的隨從召忽為主人自殺,另一位隨從管仲卻沒有,管仲是不是不“仁”?子路的問題里,隱含了當時的一個認知:“仁”就是為主人而死。孔子的問答是,齊桓公不假武力、多次召集諸侯盟會,多虧了管仲,這就是管仲之仁啊!這則對話非常重要,是“仁”這個概念演化的一個中途島標誌,回頭再討論。(《論語憲問篇》: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仁”不光是對隨從的要求,也是對國君的要求。孔子最早論仁,是他23歲的時候,聽說楚靈王被政變推翻後上吊自殺,他引用古語,說仁就是“克己復禮”。“克己復禮”的“克”,現在的注釋為“克制”或“約束”,但“克”這個字,原意是殺人祭天。如果讀一遍《左傳•昭公十二年》,細細體會作者引用 “克己復禮”的語境, 把“克己復禮”解釋成自戕殉道回歸禮儀似更妥切:楚靈王本來可以選擇有尊嚴的自我了斷,但他卻一意孤行,最後落得個上吊自殺的結局,辱於乾溪。

儀式化的人祭殉道,就是英文的“ritual human sacrifice”。2016年《自然》雜誌發表了Watts 等人的一篇論文,對這個現象作了分析,得出結論:人祭的典禮,在人類社會早期很普遍,有維護社會結構穩定的作用。

對文獻的詮釋,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實物考證最有說服力。

中文是象形文字,要考察一個概念的原始涵義,一個方法就是把對應於這個概念的最早文字找出來進行分析。要分析“仁”字,要先從“人”和“屍”入手。

人與屍.png

圖一:甲骨文中的“人”與“屍”

甲骨文中的“人”字,主要的寫法是個站立的人形,上身微微前傾。 屍體是死去的人,“屍”這個字是從“人”字演化而來,加了膝蓋和腳踝兩個解剖細節,以反映人死後失去肌肉張力,鬆弛下垂的狀態(圖一)。圖一B的甲骨文拓片裡,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每個字的所有筆畫都非常硬挺遒勁,反映了用刀刻出的效果,唯獨“屍”字下肢,呈鬆弛狀,表明占卦刻字的人有意識地額外用力,以達到特定的視覺效果,刻意將“屍”字和“人”字予以區分。

最早的“仁”字,不是由“人”和“二”組成,而是由“屍”和“二”組成。1981年陝西出土的夷伯夷簋,是“仁”字演化的一個里程碑。該器皿被定性為西周晚期之器,大約早孔子出生300年左右。

仁.png

圖二:中國現存最早的“仁”字

這件器皿的器身及器蓋上都有銘文(圖二)。 器蓋比器身多四個指代時間的字,器蓋的一句話“屍伯屍於西宮”在器身上寫作“仁伯屍於西宮”,一字之差。由於器身上所有其它字都和器蓋上的一致,可以比較肯定地認為,器身上“仁伯屍於西宮”的“仁”字,就是器蓋上對應位置的“屍”字,“仁”和“屍”通假,“仁”的概念和死人有關。

那麼,“仁”字中的“二”又做如何解釋呢?

“仁”這個習俗源自東夷部落。關於東夷,許慎《說文解字》記載:“夷俗仁。仁者壽, 有君子不死之國。按天大、地大、人亦大。”   仁者可以長生不死,這段描述,很有意思。在世界其它宗教,殉道者進入天國永恆是個普遍的信念。許慎的記載,符合“仁”作為一種殉道的活動(practice) 而“天大、地大、人亦大”這句話,對“仁”這個字做了完美的詮釋。 在中國的古代觀念中,“二”這個字的兩橫,分別指“天”和“地”。

“仁”就是中國早期歷史人祭與殉道的一種習俗。在中國古代部落,當出現權力鬥爭或天災人禍時,為了維護榮譽、社會規則或社會穩定,有的貴族就要犧牲自己,敬天祭地。

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民國時期西北王馬步芳, 1975年在沙特臨終前,有一位到麥加朝聖的青海穆斯林老人曾暗訪他,他老淚縱橫,顫抖着指指天、指指地、又指指自己的心。這個動作,被一些人解讀成他的思鄉之情。我的看法是,馬步芳告訴客人,他要“成仁”了。

當我們仔細審視圖二中中國現存最早的“仁”字,裡面的“屍”字和十字架上耶穌聖象仿佛同出一轍。古代的中國和西方,在人類最原始最深層的意識里,曾經走得多麼相近


1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簡,系戰國時期文物,裡面的“仁”字,大多寫作上“身”下“心”。這個寫法,與“仁”的原意和死人有關的觀點吻合,觸及一個有趣的語言學現象,會另文分析。

2:兩周前428日又Google了一遍,發現《中國孔子網》在20070519 日有篇程平源的論文“‘仁’與上古屍祭”。筆者論文的參考文獻中沒有列入該論文,下次筆者論文修改時將補加。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簡議思想家為歷史負責的可能性與不可能
2018: 442 中國風水龍脈天機揭秘(二)
2017: 251
2017: 252 艱難的滅罪苦行(視頻轉載)
2016: 檳郎:愧做他的學生
2016: 毛澤東的文革是思想革命,靈魂革命!
2015: 解析宇宙為何是扁平狀
2015: 中央日報 “什麼才是教授真正的角色?
2014: 美國學校名堂多(9): 多如牛毛的俱樂部
2014: 全國600多本科院校將轉型職業教育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