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亦明:我和方舟子分手、決裂的前前後後(五)
送交者: nm2 2007年10月23日10:10:3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作者:亦明_2007 回復日期:2007-10-17 23:11:10

【註:本來是打算回憶我與方舟子的“交往”歷史的。但寫着寫着,就發現出了問題,這些問題都是我以前不曾仔細考慮過、或者對方舟子的陳述信以為真的。發現了問題,就要跟蹤追擊,所以,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就演變成了“打方舟子/新語絲的假”。筆者以後的文章,也都將信馬由韁,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隨時發現問題,隨時解決問題。但大致順序仍舊按照時間的先後來排列。

上文曾提到,新語絲網站的兩個部分各自有其不同凡響的頭銜:它的電子文庫“是目前收藏中國文學經典作品最為齊全的公共存檔點”;它的《新語絲》月刊是 “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網絡文學刊物”。這“最為齊全”和“世界上第一”的claims,到底是真是假,筆者將會在後面作一個分析。

下面就是這個分析的一部分。】

“新語絲電子文庫”考

今天想來,方舟子的自我標榜技巧,並不僅僅在於他善於“泄露”個人的“光榮歷史”,而更在於他敢於並且勇於爭搶各項桂冠。這話怎麼說呢?

前面提到,方舟子說他的新語絲網站的電子文庫“是目前收藏中國文學經典作品最為齊全的公共存檔點”;它的《新語絲》月刊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網絡文學刊物”。不論是在十年前,還是在今天,這兩大桂冠都是相當沉重的。方舟子是如何把它們戴到自己和新語絲的腦袋上的呢?

先看看第一頂桂冠。在新語絲的“電子文庫簡介”中,有這樣一段話:

“新語絲電子文庫於1995年6月設立,為收藏中文文史資料電子版(國標版)的FTP存檔處,以收藏《新語絲》雜誌和中國文學經典作品為主,兼收其它資料,是目前收藏中國文學經典作品最為齊全的公共存檔點。”http://www.xys.org/intro.html

在我最初接觸新語絲時,這段話就已經存在,現在這段話仍然還在那裡。我當時雖然對這個claim有點將信將疑,但並沒有把它放在心上。現在,我既然已經知道了方舟子的種種劣跡,就不免要對他所說的一切,都抱持一個懷疑的態度,仔細考證一下它們到底是真還是假。我對這個電子文庫的考證結果如下。

在1998年左右,海外的中文網站很多都以收藏“中國文學經典作品為主”。 而所謂“收藏”,不外是把眾多文學愛好者自發輸入網絡系統的中國古典文學作品“收”起來,“藏”到自己的網站,幾乎沒有網站的收藏全部由該網站自己僱人輸入。那麼,各網站到底是怎麼“收”呢?不外是“互通有無”,這家抄那家,那家抄這家。新語絲網站當然也不例外。既然是互通有無,又何來“最為齊全”之說呢?所以,在前面提到的那篇《中華讀書報》的文章中,記者列出“黃金書屋、清韻書院、書味頻道、新語絲”等幾家網站,並且還把新語絲排在了最後。

方舟子何許人也,眼中豈能容得下沙子?所以他當即為撰文反駁。他說:

“昨天才在給國內一家報紙的文章中稱讚“《光明日報》附屬的《中華讀書報》辦得尤其出色”,剛把稿件寄出,就在新出的一期《中華讀書報》(1999.3.31)上看到一篇署名‘本報記者陳潔惠’的報道《網上文學原生態》,就象是自己來否證我的贊語似的,真讓我哭笑不得。”(方舟子:《網上 “純”文學與“純”新聞——評〈中華讀書報〉的報道》)。

在新語絲的網站上,有一個“不良記者”名單,中國大陸媒體的任何記者,假如在有意無意之間惹怒了方舟子,都要被懸掛在那裡“梟首示眾”。但我查了一下,“陳潔惠”這個名字並沒有獲得這項“殊榮”。(見:http: //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6/badjournalists.txt)。這當然不是方舟子網開一面,對陳記者手下留情,而是新語絲網站在當時還沒有那個勢力。但在這篇文章中,方舟子要把陳潔惠“往死里整”的勁頭,和今天他“修理”任何對手的兇狠,並沒有任何區別。方舟子對陳記者的第一輪狼牙棒就是這句話:陳記者“不過是在重彈三年前流亡作家蘇曉康就已彈過的‘被壓抑的交流欲、發表欲一時都借網絡宣泄’的老調,而具體提到網事時,又跟蘇曉康一樣,既無知而又臆斷。”

把一個國內記者和“流亡作家蘇曉康”兩次聯繫在一起,不僅說他/她重彈這位“流亡作家”的老調,而且還說這兩個人“一樣”,方舟子的用心到底有多麼陰險狠毒,凡是在國內生活過三十年以上的人,都會明白。

但即使方舟子對陳記者如此仇恨,他在當時也不能不承認新語絲電子文庫“是以轉載已發表的文章或已出版的書為主”,並且默認《中華讀書報》作者所說的事實,即,它與“一般的書吧站點”沒有什麼區別。因此說,至少在1999年3月底,新語絲的這個電子文庫根本就不是什麼“目前收藏中國文學經典作品最為齊全的公共存檔點。”

[方舟子在1999年12月20日說:“至於新語絲電子文庫,則從建立到管理都是我一個人的事。1995年4月我在ACT貼了《電子版中國文學經典總目錄》(所以老貓選輸的《宋詩一百首》一開頭就說‘方舟子的《電子版中國文學經典總目錄》……’),列出了我已收集到的電子版中國文學經典目錄,並列出哪些應該考慮優先完成的。”(方舟子:《造謠、謾罵也成商業化——兼談新語絲的歷史和未來》)。從這段話來看,新語絲電子文庫至多也就只能稱為“收藏中國文學經典作品‘目錄’最為齊全的公共存檔點”。]

進入21世紀,中文網絡上興起了一股版權熱,很多這類盜版文庫都受了重創。新語絲的電子文庫當然也不例外。現在,這個文庫中有很多作品的鏈接都是空的,它們大概就是那時留下的痕跡。所以說,新語絲電子文庫在當時不可能是什麼“收藏中國文學經典作品最為齊全的公共存檔點”,它現在就更不可能是了。

“《新語絲》月刊”考

早在1997年7月15日,方舟子在《〈新大陸〉詩刊“網絡中文詩歌選輯”引言》中宣布:“一九九四年二月,方舟子、古平等人創辦網絡第一份中文文學刊物《新語絲》(http://www.xys.org)月刊,網上的文學愛好者開始有了一個較為正式的發表園地。”

那麼,《新語絲》月刊是不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網絡文學刊物”呢?我們還是接着看方舟子批駁陳記者的那篇文章。陳記者說,“第一份網上中文純文學期刊創刊於1995年,叫《橄欖樹》。它的前者《中文詩歌網》就是份正經八板的期刊,有老總,有編輯,還有網上編前會,投稿的人還不少。”

對此,方舟子批駁說:

“讀到此處,我不由哈哈一笑,因為實在沒有料到竟然還會有人把臭名昭著的‘中文詩歌網’當成‘正經八板的期刊,有老總,有編輯’。‘中文詩歌網’不僅不是‘正經八板的期刊’,連期刊都不是,而是一個開放型的、誰都可以加入並張貼的電子郵件談論組,國內稱為‘郵件列表’(很奇怪的翻譯);不僅沒有老總、編輯,剛開始的幾年連管理員都沒有,後來因為有幾個張貼者——包括《橄欖樹》的新老編輯們——在那裡罵街罵得實在太不象話,才‘選’出了一個管理員稍稍約束一下。

“《橄欖樹》創刊於1995年3月,當時是一份詩刊,所以可以稱做是‘第一份網上中文詩刊’,但是到了1997年1月,則改成了綜合性文學刊物。當《橄欖樹》詩刊創刊的時候,《新語絲》、《未名》這兩份網上文學刊物都早已辦了一年多,而當《橄欖樹》變成了文學刊物的時候,網上也早已有了《西線》、《花招》這些文學刊物;所以,無論從哪一年算起,《橄欖樹》都不是第一份網上文學期刊。也許,這裡的奧妙在於‘純文學’,但是我至今也沒搞明白《橄欖樹》現在所自詡的‘純文學’之‘純’是什麼意思。是說只登純粹的文學作品嗎?但是看《橄欖樹》的徵稿啟事,‘稿件以文學創作、批評、史料以及翻譯作品為主,體裁舉凡詩歌、小說、散文、戲曲、影視等均可,內容和篇幅不限。’乃是什麼體裁都登而且內容不限的,又‘純’在哪裡?看《橄欖樹》上刊登的作品,其文學性,又何嘗比《新語絲》、《未名》、《西線》、《花招》等更早的刊物更‘純’?‘全球首份純文學中文期刊’云云,不過是一份後進刊物為了標榜自己的先鋒性質而杜撰出來的知情者誰也不買它的賬的廣告用語,而這位記者卻天真地相信了。”

諸位讀者一定不要嫌我的引文太長而把它越過不讀。只有把上面的引文全部讀完,諸位才能夠看清方舟子把《新語絲》月刊說成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網絡文學刊物”的真相。

首先,在這段話中,方舟子絕口不提他的《新語絲》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網絡文學刊物”,但卻拼命反對把《橄欖樹》說成是“第一份網上中文純文學期刊”。

第二,方舟子承認,在《橄欖樹》創刊之前,有“兩份網上文學刊物都早已辦了一年多”了。這兩份刊物就是《新語絲》和《未名》。而在新語絲網站2000年的網頁上,有“刊物大全”這個鏈接,打開它,就會發現這樣一個刊物列表,排在新語絲之前的,有如下刊物:

• 1991.4.5. 華夏文摘(綜合性文摘周刊)
• 1992.1.30.聯誼通訊Lian Yi Tong Xun (當地學生會通訊)
• 1993.2.海外校園Overseas Campus(基督教刊物)
• 1993.4.10.窗口(加拿大)Life Windows(當地學生會通訊)
• 1993.7.威大通訊Wei Da Tong Xun(當地學生會通訊)
• 1993.利茲通訊Leedz Tong Xun(當地學生會通訊)
• 1993.9.20.楓華園Feng Hua Yuan(加拿大綜合性旬刊)
• 1993.10.北極光Northern Lights(瑞典綜合性刊物)
• 1994.1.1.美人魚Little Mermaid(丹麥綜合性雙月刊)
• 1994.1.未名Wei Ming(文學刊物)
• 1994.2.10.新語絲New Threads(文化月刊)
http://www.xys.org/magazines.html
(Updated: 2000.1.4.)

也就是說,在2000年之前,與《新語絲》雜誌性質相似、但創辦早於它的網絡刊物至少有十家。即使是“文學刊物”,《新語絲》也比《未名》晚了一個月,排在第二位。

第三,實際上,《新語絲》雜誌自始至終都自稱為“文化性綜合月刊”,並非 “文學刊物”。 比如,在最近一期(2007年第9期)《新語絲》月刊的首頁上,其官方介紹如下:

“《新語絲》為文化性綜合刊物,登載文學、藝術、史地、哲學、科普等方面稿件,目前設四個固定欄目:【牛肆】(隨筆、評論)、【絲露集】(詩歌、散文、小說)、【網裡乾坤】(文史哲、科普知識小品)和【網萃】(個人或專題選集)。本刊每月十五日出版,並不定期出版專題增刊。”

這與《新語絲》創刊號上的聲明幾乎一模一樣:“《新語絲》為文化性綜合刊物,登載文學、藝術、史地、哲學等方面的稿件,目前設四個欄目:‘牛肆’(隨筆、評論)、‘絲露集’(詩歌、散文、小說)、‘網裡乾坤’(文史哲小品)和‘網萃’(中文網佳作選)。本刊每月十日出版,並不定期出版專題增刊。”

也就是說,用方舟子否定《橄欖樹》是“第一份網上中文純文學期刊”的理由和邏輯,我們也可以完全地、徹底地否定《新語絲》是“第一份網絡中文純文學刊物”。至少,《新語絲》根本就不是什麼“純文學刊物”。所以說,就算方舟子把自己的腦袋按照這頂“世界第一”桂冠的尺寸任意砍削,他戴上之後,誰都可以看出,那頂帽子根本就不是他的!

但是,方舟子就是有一種特殊的本領。從1998年起,方舟子開始擔任《中國青年報》的專欄作家,掌握了在國內的“話語權”,專門作“中文國際網絡縱橫談”。因此,他說什麼,國內還真就有人信什麼。比如,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黃鳴奮在他的《網絡華文文學芻議》一文中,就拾方舟子的牙慧,把《新語絲》說成是“第一份網絡中文純文學刊物”:

“1993年10月,方舟子(生物學博士)開始在海外中文詩歌通訊網上張貼其詩集《最後的預言》,並出入於ACT。他有感於ACT中的魚龍混雜,與古平等人於1994年2月創辦了第一份網絡中文純文學刊物《新語絲》 http://www.xys.org,以郵遞目錄的形式刊發詩歌和網絡文學。該刊是第一份不隸屬於任何機構、以遠離時事政治為特色、自始至終百分之百刊登創作稿件的中文電子刊物,風格清新。1996年10月,它建立了萬維網主頁。其服務器曾幾次搬家,目前位於美國加州。海外漢語網絡文學刊物陸陸續續出了不少。除《新語絲》外,影響較大的還有詩刊《橄欖樹》http://www.wenxue.com,它是詩陽、魯鳴等人在1995年3月成立的。”(《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02年第1期)。

靠着這套“出口轉內銷,然後再出口”的手段,方舟子真的來了個乾坤大挪移,自己也就真的是在“1994年創辦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網絡文學刊物《新語絲》”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我對這幾個月論戰的印象
2005: 丘成桐指責田剛“抄襲”一案之實證分析
2005: 北大為何一再對田的身份黬默不語
2003: 高校除弊的背後之弊
2003: 南京大學低調圖變
2002: 他們為什麼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zt
2002: 製造奴才與製造蠢才--胡評中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