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歷史解密:黃帝為何葬橋山
送交者: 安博 2013年05月03日05:10:15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生平撲朔迷離,眾說紛紜。關於他,歷史記載矛盾重重,史記中夾雜着傳說,事跡中夾雜着神話,甚至考古研究(包括最新的基因分析)至今仍未能確定其身世。感網友的不斷鼓勵,才使我堅持這方面的業餘探索。這篇博文我前後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中間還專拜過黃帝陵和倉頡廟,直到今天才感到黃帝這個人有了比淸晰的印象,才敢於落筆,從他一生最後的旅程開始。

炎黃子孫祭祀軒轅黃帝已有二千五百年的歷史(始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公元前442年),但許多人並不知道,神州大地上並沒有一座真正確切的黃帝陵墓。歷朝歷代祭祀最多也最隆重的是陝西省黃陵縣的橋陵,而這裡據說是黃帝的衣冠冢。而所謂的衣冠冢,既無衣也無冠,據說墓內只是黃帝的一隻靴子。當時上蒼派巨龍來接黃帝,一眾人紛紛挽留,拉着不肯放手,在巨龍起飛時拽下來黃帝一隻靴子,埋於橋山之巔,逐成今日之黃帝陵 。


我一直不明白黃帝在他的最後時刻為什麼要去橋山,橋山僅僅是巨龍路過的歇腳地,還是有其它的什麼原因?

說是黃龍的歇腳地確實有歷史佐證,在黃帝最後的日子裡,首山(現河南省西部的靈寶市附近)發現了銅礦,黃帝組織在首山附近的荊山煉銅製鼎,工程結束後天降黃龍來接,黃帝感到他的時候到了(當年他118歲,在位100年),就上了龍背,向西北方向飛去。路過橋山時,黃帝想下來看看,於是就發生了拽靴子事件。

既然黃帝想下來看看,那橋山就不單單是個歇腳地,橋山一定有它吸引黃帝的地方。

橋山是沮河邊上一個向南伸出的土山,不高大,也不挺拔,除了黃帝陵和後人植栽的八萬棵柏樹之外,這裡看不出有任何吸引人的自然景觀。橋山位於陝西省黃陵縣, 南距西安180公里,北離延安170公里,屬於黃土高原的腹地。在黃帝時代,到達這裡應該不太容易,特別是當你(象我一樣)不相信真的有龍的存在

,那麼,黃帝時代通往橋山的道路只可能有一條,那就是沿北洛河,到達沮河入洛的兩河口,然後朔沮河而西上,橋山就在沮河拐灣的地方。由於橋山的阻擋,沮

在這裡拐了一個W形的灣,據說這使得山看上去象沮河上的一座橋,所以叫橋山。

而橋山名稱的這個栓釋正是有些學者認為《史記》中所述的“黃帝崩,葬橋山”的橋山並不在這兒,因為這裡沒有橋。他們認為,不僅這裡沒有橋,那時全中國都沒有橋,那時華夏人甚至沒有橋這個字的說法。那麼,這個地方因何而稱橋山?翻閱黃陵縣誌,這個地方春秋戰國以前叫橋國或者叫有橋國。橋國很小但歷史非常悠久,它好象有史以來就一直存在着,直到春秋時晉國把它據為晉有,後來秦晉(魏)交戰,秦國贏得了這片土地,秦躁公在他登基的當年(前442年)來這裡祭祀黃帝,開始了華夏人祭祀黃帝陵的歷史。

看來橋山這個地名以及黃帝和這裡的聯繫與這個古老的橋國有關。可能是因為太小又沒有多少故事,史書對古橋國除了名稱之外沒有其它的記載。我反覆閱讀黃帝的記載,黃帝的祖部落叫有熊氏,有熊氏世代和有蟜氏部落通婚,黃帝的母親是有蟜氏之女附寶。黃帝的正妃名叫祖,她是養蠶的先驅,她應該也有蟜氏的後代,因為“”字就是指昆蟲的幼蟲。我再查閱黃帝時代有關有蟜氏部落的地理分布,橋山就赫然在列,有沒有可能橋山之名源於古橋國,而有橋國就是有氏之國,“橋”字是“”的音轉字?這樣橋山之名就不必跟橋梁有任何關係

如果有橋國就是有氏之國的假設成立,古橋國的悠久歷史之謎就應刃而解,因為有氏是黃(皇)親,所以有橋國和黃帝后代的其它姬性古國一樣,一直存在到春秋戰國時期,到“理崩樂壞”之後才被諸侯國所侵占。

古橋國和有蟜氏的淵源也極好地解釋了黃陵縣當地關於黃帝生前在橋山生活的傳說,黃帝的時代是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過渡時期,黃帝應該在橋國外婆家生活過相當的時間,橋山很可能就是黃帝幼年成長的地方。在這裡黃帝植過樹,他手植的一棵柏樹至今仍健在,後人在此建廟紀念,逐漸發展成了今天的軒轅廟;在這裡黃帝娶了他心愛的皇后嫘祖,嫘祖教人養蠶織布,史稱“先蠶”;也是在這裡不遠處,黃帝得到了他生平最重要的助手,他就是黃帝的左史官,漢字的發明人倉頡

倉頡的家鄉陽武離橋山只有五十公里,正在通往橋山必由之路的北洛河畔。倉頡創造了“跡書”的象形文字,供華夏人一直使用到如今。史載:“倉頡造書兩卷,隋亂時失於兵火,現存只有二十八字”。 後人把這二十八字勒石刻碑,存於陝西省白水縣史官鄉陽武村倉頡廟內。“倉頡作而天雨粟,夜鬼哭”!文字一出,人從此由蠻荒向文明生活。

倉頡字碑

我之所以說倉頡是黃帝平生最重要的助手是因為黃河流域的華夏文明之所以能發展成為東亞的主導文明與漢字的發明密切相關,黃帝時期長江流域的良楮文化和遼河流域的紅山文化都不比中原文化落後,今天我們發掘出他們的遺蹟但不知道他們的主人和故事。上古的故事只有華夏人傳下來了,多虧華夏族有了文字。為什麼華夏族的倉頡發明了文字而良渚人和紅山人沒有發明?我們再回頭看看黃帝本人的出身就清楚了,黃帝的父親叫少典,這是一個官職的名稱,“典”就是“典籍,典禮”,所以黃帝的父親是管理典籍典禮的,也就是說黃帝出生於一個文化家庭,所以他才對文化那麼重視,得天下後專門辟史官研究發明文字。一個人的背景影響了一個文明的進程。

有沒有證據證明有橋國就是有氏之國?我覺得證據就在倉頡所發明的漢字裡。除了“橋”與“”兩字的相近之外,環繞橋山的那條小河名叫沮河,“沮”與“祖”字同源,其中的“且”表示宗火。“且”源於傳遞火種的斜口玉杯,在紅山文化遺存里有大量出土,所以“沮”意思為“沮喪”因為火種遇了水。當用“沮”表河流時,三點水加“且”成“沮”,就是祖先河。一個“沮”字如此明白地表明了沮河(和橋山)的意義,造字先師真不負黃帝和天下矣。

當黃帝暮年來臨,自覺來日無多時,他一定想到了幼年時快樂的橋山,也一定想見見老部下倉頡,所以他從荊山一路來到了橋山。荊山離橋山有二百六十公里,全部沿河道可通,史載黃帝荊山鑄鼎結束時正是冬至日,枯水季節,寬闊平坦的河床就是最好的路,黃帝一行乘驢車從荊山到橋山。沿途有許多本族的定居點,所以一行走走停停,並無寂寞和勞頓。

旅程圖

關於黃帝的靴子,我在橋山黃帝陵還看到一個故事,說是黃帝時代早期只有木屣,穿起來行不便,特別是出外巡察、上山狩不能穿。有年冬天,黃帝出外回來,腳凍爛了。一位名叫素雀的女子用麻布給黃帝了個布筒,黃帝在腳上了試,太小了,穿不上,素雀十分過。有一次她去沮河邊打水,發現黃帝獨自一人從河走過,留下了深深的腳印,於是她取來石刀,在黃帝腳印四周的膠

黃帝腳印

泥上劃了四方格,曬乾後捧回家,按腳樣做了雙軟底高筒靴子。黃帝試穿後,得很滿意。中國第一雙高筒靴子就這樣產生了。而這塊印有黃帝腳印的石板現在則保存在軒轅廟裡。

我對這塊石板的真偽有懷疑,但覺得這個故事很在理。任何被疼愛過的人都知道,親人的關愛是人生中的至珍。一個男人一生在外,社會關注的是他的功名與成就,親人關注才是他的人本身。暮年的黃帝,在荊山鑄造完天、地、人三鼎,回到橋國的親人處,這最後的旅程,是他人生完滿的回歸。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2: 山東國土廳長清華大學就讀“論文博士”
2012: 楊振寧談規範場理論歷史
2011: “就是想讓我妻子得到懲罰,給我的生活
2011: 岳東曉是誰?
2010: DNA,靈魂(或者說是鬼魂),輪迴,在人
2010: 中共包庇鑽人頭骨喝人腦漿的柬共,如同
2009: 俺說兩句“民主自由”
2009: 有人說我支持專制反民主,從某種意義上
2008: 遭遇美國教育[一] (1)
2008: 遭遇美國教育[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