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Yiyi11
萬維讀者網 > 健康生活 > 帖子
發揚中醫國粹 造就一代名醫
送交者: 斑點狗 2018年10月22日04:52:02 於 [健康生活] 發送悄悄話

有人稱中醫是中國文化保存完整、唯一沒有中斷,且力量大的傳統文化,也有人稱它為中國文化之“魂”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因為如此,我國將發展中醫藥學寫進了根本大法——《憲法》。

  發展中醫藥,關鍵是要培養出一大批名醫來。培養名中醫,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醫院校的教育。中醫吸收了傳統文化很多學科的精粹,它建立在傳統文化的很多學科基礎之上。古代名醫華佗、孫思邈、張仲景等人均因注重培養自己深邃敏銳的哲學思想和觸類旁通的醫學靈感,具有傳統文化的素養,才使得他們達到了中醫學的巔峰。目前我們的中醫教育在這方面有不小的差距。鄧鐵濤教授說:中醫藥院校目前培養不出高明的中醫,這是帶有普遍性的現實,也是令人擔憂的事。中醫教育培養的高層次人才,居然有不少人不願當中醫或是連中醫院都不想要,這種狀況值得重視。

  培養名中醫也要借鑑歷史的經驗。古代、近代的許多名老中醫都是師帶徒出身,這種自古留傳下來的教育制度沿用了很久,歷史經驗證明,這是一個培養中醫高級人才的好方法,是解決中醫後繼乏人、乏術的重要途徑。因為這種培養人才的方式更適於中醫自身規律,中醫這門學科要求嚴細,實踐性強,辨證論治靈活多變,不同流派的醫療經驗及方法,尤其是具有一技之長或絕招的繼承,不是從書本上可以學到的,而是出於老師的口傳心授,有些是只能意會難以言傳的手法及技巧,無不需要老師手把手地教,需要名師的點化。

  被譽為新中國中醫事業奠基人、中醫泰斗的呂炳奎教授,今年二月向全國老中醫發出呼籲:為了讓中醫藥事業得以真正傳承下去,大家都要帶徒弟。他說,五千年來,中醫藥學一直以帶徒弟或父傳子的教育形式傳承至今,並且歷代均是名醫輩出。而近幾十年來,將老中醫藥師們帶徒的形式給淡忘了。實際上歷代的名醫不但是學徒出身,而且也都是中醫藥學的教育家,故有名師出高徒理念。他指出,發揮老中醫藥師的餘熱,不應只是治病,而且還要讓他們帶徒,傳授培養繼承人。

  當今,中醫藥界有識之士期待中醫的振興,廣大群眾也同樣期待中醫的振興。大家期望在振興民族文化的同時,要像抓振興國粹京劇那樣,花大力氣,下大功夫,從孩子們抓起,使中醫發揚光大,造福於人類。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7: 請停止這12種水果吃法!
2017: 晚上睡覺經常做夢的人,你一定要看!
2016: 鄭智城:重新認識豬油
2015: 臥室擺放犯6禁忌會短命
2015: 睡前不要吃這10種食物
2014: 秋季吃柿子的營養價值和注意事項
2014: 亂發脾氣是病得治 三種飲食助你調節情
2013: 不能和豬肉一起搭配的食物
2013: 十種水不宜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