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諸葛亮也不是神人,來看看他有哪些決策失誤
送交者: 饞禪纏 2017年09月26日19:35:44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小時侯看《三國演義》,最喜歡本事大如天的諸葛亮,感覺他比那些浴血疆場的猛將還厲害。每當看到諸葛亮出場,心裡便不慌了。

  諸葛亮為劉備服務的那一年,也就是公元207年,諸葛亮那年27歲,劉備47歲,有極大耐心的劉備三顧茅廬,把諸葛亮請出山,也正式成就了諸葛亮的偉業。跟隨劉備與後來苦撐危局,諸葛亮一直為蜀國兢兢業業工作了27年,算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人到中年,對歷史有了冷靜的審思,才發現諸葛亮也真不是神人,他也是肉體凡胎,一生中也有一些失誤。

  一、諸葛亮《隆中對》戰略也有失誤 

  剛剛出山的諸葛亮,自信心爆棚,作為見面禮,他迅即為心慌意亂的劉備支了一招,就是歷史上那著名的《隆中對》戰略。

  諸葛亮的這個《隆中對》戰略,讓劉備大喜過望,人才啊,人才,我三顧茅廬,看來沒有白費功夫!其實認真一分析,諸葛亮的那個《隆中對》戰略也是無奈之舉。諸葛亮自己也很清醒,他這樣認為:“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此可用為援而不可圖也。”

  《隆中對》戰略,也成為劉備後來執政的核心思想,基本沒有偏離過。有對三國時期軍事感興趣的學者這樣來總結《隆中對》戰略,它有四大失誤。首先是與孫權建立聯盟贏得了赤壁之戰,之後奪得了半個荊州,之後以荊州(加上借了孫權的南郡)為基地奪取了益州,接着又奪取了漢中,實現了“三足鼎立”的階段性目標,總體上比較順利。之後,出現了關羽失荊州、劉備征東吳兩大敗筆,使局勢發生了重大變化,但諸葛亮及其繼任者姜維執意北伐下去,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卻勞而無功。因此,他不但沒能實現“復興漢室”的願望,相反蜀漢還是三國中首先亡國的。儘管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戰略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卻不容忽視。正是按照這個《隆中對》戰略,劉備在事業上的長路,走得有些跌跌撞撞的。主要表現在:錯失良機,埋下隱患。按照這個戰略,劉備不願冒其實並不算大的政治風險,未能抓住時機趕在曹操之前拿下荊州,導致赤壁之戰後重新奪取,形成三家瓜分荊州的局面(關羽失荊州前是孫權三郡,劉備三郡,曹操二郡),孫劉由此產生了利益分配上的矛盾,為日後的聯盟關係破裂埋下了隱患。也就是說,劉備失去了一個可以真正聯手打擊曹操的同盟者——孫權。

  二、諸葛亮事無巨細搞管理,太累了 

  俗話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諸葛亮這個人,個人能力確實超群,但他對每個人都要在心裡要防一手。他這種戰戰兢兢提心弔膽的用人觀,導致了他事必躬親事無巨細地勤奮工作。

  諸葛亮這樣做的後果是,讓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才沒有鍛煉的機會,讓為他服務的人不能放開手腳工作。劉備託孤以後,那個歷史上遭到嘲笑的劉禪基本上成了一個無事可做的耍皇帝了。軟弱的劉禪只有憋悶着,因為追隨諸葛亮的人,遠遠比他多。孤獨的劉禪,只有在夜裡望星空了。

  諸葛亮做事心細到什麼程度?歷史上有記載,說他“事無巨細,亮皆專之”,甚至“罰二十以上,皆親攬焉”,如此這樣的集權、積勞,一方面不利於人才的培養,另一方面也使他積勞成疾、英年早逝。有時候想想諸葛亮這樣辛勞工作,也是很無奈的,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一方面,才人才的招攬和儲備方面,確實有薄弱之處。尤其是當年馬謖街亭戰敗一事,對諸葛亮帶來的內心震撼極大,他才揮淚斬了馬謖。自從那件事以後,諸葛亮對身邊人更不放心了,連軍隊伙房裡的事兒,也要親自管一管。活了54歲的諸葛亮,你是累死的啊!

  三、諸葛亮心胸不寬,不能人盡其才    

  劉備死以後,諸葛亮成為實際上大權獨攬的人。他作為劉備的託孤大臣,在用人方面確實有不敢恭維的地方。歷史上有周瑜的感嘆“既生瑜何生亮”,說的是周瑜心胸狹隘。但諸葛亮在用人上,也是心胸不大,他擔心自己被奪權,牢牢控制着局面,睡覺也是半睜半閉着眼觀察着風吹草動。他還打擊壓制政敵人才,比如李嚴等。李嚴是何許人也,他作為劉備的託孤大臣之一,留鎮永安,統領內外軍務。李嚴本人也非常有才,屬於劉備集團之中的東洲派系與益州本土豪族派系關係密切,主要是牽制諸葛亮,不過諸葛亮為了集權只能對李嚴痛下殺手,被罷黜為平民。李嚴的命運,就是被諸葛亮改寫了,他本來應該有更大作為的。

  劉備留下的重臣,比如那個為劉備出生入死的趙雲,諸葛亮也沒有大膽起用,就更別說魏延、廖化、王平等一干名將了。在後來的北伐中,總是看到諸葛亮帶領部隊親征的身影,他也是孤獨的,因為身邊沒有一個真正與他平等對話的人。他死在五丈原的夜色下,也讓蜀漢江山,迎來了滅亡的暮色。

  四、諸葛亮選的接班人,其實扛不起大梁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是杜甫對諸葛亮的感嘆。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前,他反覆思量後選定了幾個接班人,分別是蔣琬、費禕、姜維等,但這三個人,能力方面還是不太強,缺乏獨當一面的實力。他們算是諸葛亮的心腹,但依然在執政戰略思想上完完全全吃諸葛亮那一套老本,按照諸葛亮的方式來治理蜀漢,早已經沒有了當年的成效。

  延熙十六年,費禕遇刺身亡,蜀國的軍事大權完全掌握在姜維手中。姜維完全採取諸葛亮以攻為守的方針,不顧蜀國國力,“玩眾黷旅”,頻繁發動對曹魏的戰爭。姜維連續三年對曹魏用兵,雖有小勝,但都因糧食運輸困難,不得不撤軍。此後,姜維對曹魏用兵,屢屢受挫,至景耀五年(公元262年),姜維“累年攻戰,功績不立,而宦官黃皓等弄權於內,右大將軍閻宇與皓協比,而皓陰欲廢維樹宇。維亦疑之。故自危懼,不復還成都”。最後,在哀歌聲中,蜀漢成為三國中最先消亡的政權。

  以歷史的再審視盤點諸葛亮的這些決策失誤,或者是人性弱點,但依然不能否定他的傑出智慧,他為蜀漢江山立下的赫赫功勞!(轉自凱風網)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神鬼千家駒
2016: 對中共高層動向的瞎猜流傳成謠言
2015: 當代金瓶梅逝者如斯【30】一部描寫文革
2015: delete repeat
2014: 餓死100多萬老百姓的“信陽事件”之前
2014: 劉仲敬:中國有人才,但上了錯誤的船
2013: 李揚:我們活在虛擬意識中
2013: 宋文帝不相信天象慘遭殺身之禍
2012: 宋美齡在紐約打台灣外長的耳光
2012: 民國奇案:丈夫娶岳母妻子嫁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