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海外左宗棠研究述略
送交者: Harry3772 2017年01月09日19:18:42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國外左宗棠研究述略

2017-01-09                                                 梁小進                                                 左宗棠研究會


左宗棠作為一位晚清時期的重要人物,曾對近代中國的歷史進程產生了深遠和重大的影響,特別是他的歷史活動與晚清的對外交往曾有過密切的聯繫,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左宗棠又是一位具有國際影響的歷史人物。因此,一百多年來,不少外國學者(包括外國籍華人)也注意到了左宗棠對於近代中國與近代國際關係的影響,進行了對於左宗棠的研究。如1937年,美國軍人w.L.貝爾斯在中國北平攻讀學位期間,曾經開始了對左宗棠的研究,其後他便撰寫和出版了《左宗棠:舊中國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一書。1942年,日本的學者西田保也撰寫出《左宗棠與新疆問題》,在東京博文館出版。而在此前後,更有美國、英國、法國、俄國的學者,在他們有關近代中國的著作中,不同程度地對左宗棠作出了一些敘述與評價。

國外的左宗棠研究著述,對於左宗棠研究起到了一定推動作用,反映了西方人的不同視角與研究方法。但是其中不少議論和觀點出於維護他們本國的對華政策和利益,也反映出西方世界的價值觀和對於近代中國的某些偏見。這也是我們應該予以注意的。以下謹就(美)貝爾斯(w.L.Bales)所著《左宗棠:舊中國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一書,簡要介紹其主要內容、主要觀點及其學術價值;並將其他各類有關著作對於左宗棠研究的論述,分為若干方面,作簡要的介紹。

美國人  貝爾斯著  《左宗棠》

一.(美)貝爾斯《左宗棠:舊中國的軍事家和政治家》

《左宗棠:舊中國的軍事家和政治家》(Tso Tsung tang,Soldien and statesman of Old China),(美)貝爾斯(w.L.Bales)著,上海凱利公司1937年以英文出版發行。2011年,又由王紀卿譯成中文,以《左宗棠傳》的書名在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w.L.貝爾斯,系美國人,出生於1897年,美國海軍陸戰隊上尉,民國時期來到中國,是後來任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的朋友。貝爾斯曾在北平中文學院攻讀,撰寫了《左宗棠與平回》的學位論文。後在中文學院院長w.b.佩圖斯和中國老師王楚明等的幫助下,他又查閱大量資料,在原有論文的基礎上,作了許多新的補充和修改,寫成本書。初稿出來後,史迪威“對這部作品興趣盎然,以他對中國和中國人民的深刻理解,多次提出許多有益的建議”。

《左宗棠:舊中國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一書,分為前言和15章,配有圖片和作戰地圖20幅,共計25萬字。在前言中作者交代了撰寫的起因及其過程,並對左宗棠作出了概括性的評價。作者認為左宗棠靠着自己的才幹,登上清朝政府中漢人所能擔任的最高職位。他未曾接受職業軍人的教育和早期訓練,但成為他那一代中國人中首屈一指的軍人,贏得了顯著地位,成就了一個大政治家的偉業。他在遭到戰爭破壞的廣袤土地上致力於安撫和重建,取得了顯著效果。左宗棠是一位儒家學者,他無私奉獻的對象是忠君愛國的理念,而不是清朝。他在平定太平天國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指揮的戰爭為大清帝國收復了大西北的省份。左宗棠的重要性,隨着人們對他的認識加深,將會與時俱增。他的個性紮根於舊中國,但其人生觀是新鮮的。他的成功雖然在地域和時間上都有局限性,給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卻會與時俱增。他的個性紮根於舊中國,但他的人生觀是新鮮的。他的成功雖然在地域和時間上都有局限性,卻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所取得的成就使他已經成為許多代中國同胞的一個象徵。

全書大致可分為八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第一章十九世紀的中華帝國,分為五節,主要介紹晚清時期的政治、軍事、經濟和科舉制度,為全書的一個鋪墊。第二部分為第二章青壯年時代的左宗棠,敘述左宗棠早年的經歷。作者認為少年時期的左宗棠是一名聰穎的學生,而且格外勤奮。他驕傲、自負、自誇,不能容忍別人的意見。結識陶澍,對他一生影響深遠,是他命運中第一個重大突破。青年時代攻讀經世致用之學,對他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第三部分為第三章至第六章,敘述左宗棠投身與太平天國戰爭的經歷。其第三章太平軍的崛起,敘述了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從爆發到攻打長沙的過程,和左宗棠進入湖南巡撫幕府。第四章長江沿岸的太平軍,敘述太平軍的勝利進軍和北伐、西征,以及曾國藩組建湘軍的經過。作者記述了左宗棠輔佐湖南巡撫並協助曾國藩創辦湘軍,平定省內各地,直到1860年在長沙組建楚軍。第五章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為左宗棠率領楚軍進入江西,轉戰浙江的敘述。第六章福建戰役和太平天國運動的尾聲,敘述左宗棠率部追剿太平軍餘部,最後在廣東嘉應州結束與太平軍戰爭的經過。作者指出:左宗棠在太平軍圍攻長沙時,表現出能力、冷靜和勇氣,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他竭盡全力支援湘軍,成為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作者高度評價了左宗棠所具有的軍事才能:擅長野戰,先發制人。其部隊顯示出很強的機動性,表現出強烈的攻擊精神。他指揮作戰,具有一種新的理念,一方面對於戰場的交通極為敏感,注重部隊的後勤供應;另一方面,竭盡所能減少部隊對戰區百姓資源的榨取。他有一種天賦的能力,能夠以清晰的了悟面對整個戰場,超越了和他同時代的任何一個人。左宗棠原則上反對雇用外國人來指揮中國軍隊。還評價了左宗棠創辦福州船政局的功績,認為他最關心的事情是中國必須有一支現代海軍,這一事業將為他的祖國帶來莫大的利益。


左宗棠攻克餘杭戰圖(清代繪)

作者還闡述了左宗棠與曾國藩的關係,認為兩人氣質迥異,絕不可能相處和洽。曾國藩的確不喜歡左宗棠的脾氣,但喜歡左宗棠的作為,承認其功績。而左宗棠的天性中沒有圓滑的一面。他直言無隱,決不害怕跟任何人辯論是非曲直。由於兩人的性格脾氣以及對於軍事戰略的不同理解,產生了諸多相反的意見。在湘軍攻占南京之後,這兩個傑出的湖湘子弟之間爆發了激烈的爭端,形成了永久的隔閡。

第四部分為第七章至第十章,為左宗棠鎮壓捻軍和陝甘回民起義。第七章捻軍,簡要介紹捻軍及左宗棠參與鎮壓捻軍的情況。第八章中國的回民與回民運動的肇始,闡述西北回民起義的背景及清政府為此而採取的措施。第九章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敘述左宗棠指揮清軍在陝西北部與甘肅東部的戰爭,直至金積堡戰役結束。第十章平定甘肅,主要敘述河州、西寧、肅州三個戰役。作者對左宗棠的軍事活動作了較為清晰的敘述,並分析了他所面臨的艱難局面。來自清朝廷內外的種種非難,在軍費的問題上他“對付戶部比對付回民軍還要難”;在軍事上,他取得勝利卻招來批評,成為被攻擊的目標。但他並不在乎人們的指責,因為國家正在危急關頭,鞠躬盡瘁是他的責任。作者還闡述了左宗棠所進行的善後工作,安置回民,恢復生產,重建文化和教育。w.L.貝爾斯還引用英國學者安德魯斯的評價說道:左宗棠是一個優秀而有能力的行政管理者。他設計了許多聰明的改革,做了大量的工作來加速該省經歷了多年內戰後的恢復。

第五部分為第十一章至第十三章,是對左宗棠收復新疆的評述。第十一章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記述了新疆的歷史,以及中亞浩罕國野心家阿古柏侵入新疆的過程,並揭示了英、俄兩國對新疆的種種滲透、干預和侵略行徑。第十二章籌備新疆戰役,敘述左宗棠為收復新疆所作的準備。第十三章大戰新疆與收復伊犁,為左宗棠指揮中國軍隊在新疆的勝利進軍,迅速擊潰阿古柏政權,收復新疆,和為伊犁回歸中國積極備戰的經過。左宗棠收復新疆是其一生最光輝的篇章,也是他政治、軍事才能得到高度體現的階段。作者的這一部分也寫得最為精彩,論述十分充分。高度評價了左宗棠在“海防與塞防之爭”中的立場和觀點,即:除非中國立場堅定,收復新疆,否則俄國人就會把新疆奪去,然後侵占整個蒙古和滿洲。詳細分析了左宗棠為收復新疆所作的各種周密籌劃,指出左宗棠已為這場最偉大的征戰作好了準備。他真心希望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恢復中國的主權,增加祖國已經遭到可悲損失的國際威望。左宗棠收復新疆的勝利是自乾隆以來中國軍隊享有的最壯偉的功績,表明中國在軍事上確能有所作為,他登上了軍人生涯的巔峰,是當之無愧的中國最傑出的軍人。

第六部分為第十四章巨人暮年,敘述左宗棠離開新疆回到北京後直到福州逝世。作者在概述了左宗棠在北京的生活之後,指出:他是與京城格格不入的人,他的存在會惹惱那些宮廷阿諛者。作者讚揚了左宗棠在中法戰爭堅決主戰的立場:他的天性沒有屈服,他寧願抓住硬戰的機會,也不願不戰而放棄;他衝破封鎖,成功地派出大批部隊增援台灣。如果他年輕十歲,肯定會讓法國人付出更沉重的代價。

第七部分為第十五章外國人眼中的左宗棠,是對於左宗棠的總的評價。作者首先評價說:左宗棠經歷了中國一個大動亂的時期,動亂和外國侵略的可怕壓力耗盡了帝國的資源。為了使國家度過這場超級混亂,全國沒有一個人比左宗棠的貢獻更大。中國每個大手筆的國家企劃只要左宗棠參與其中,都有成功結局。左宗棠是大清時代最偉大的將軍,但是在學術上、在整體的人格魅力上,似乎還不能與曾國藩比肩。他是一位優秀的學者,但還算不上偉大的學者。作者還批駁了某些外國人關於左宗棠保守、好勇鬥狠、排外、反對進步的觀點,對左宗棠的愛國思想、進步傾向和軍政能力作出極高評價,認為左宗棠是一個具有真正偉大靈魂的男人,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將軍,熱愛自己的祖國,為他的國人在悠久的歷史中取得的成就而自豪,尊敬聖賢,不懈地聽從他們的教誨,他把自己的力量和才智毫無保留地用於服務祖國。左宗棠不愧為其祖國和人民的光榮。

《左宗棠:舊中國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一書,是首部關於左宗棠的傳記,雖然出自一位對於中國文化尚非十分熟悉的美國人之手,但作者確是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其學術價值是不言而喻的。第一,該著資料豐富,內容全面,涵蓋了左宗棠的一生經歷,從其早年、家世、師友淵源,到獨起一軍,與太平軍的戰爭及征戰西北、收復新疆,直至逝世。曾有人認為“此書搜采資料範圍太窄”。但通過披閱此書,我們仍然可以感到,作者所掌握的資料還是較為豐富的。雖然其查閱的中國文獻較為有限,但他畢竟認真研讀了關於左宗棠的基本史料。作為西方人的便利,他閱讀了大量外國人士撰寫的著作,保存了許多非常珍貴的史料。由於這些著作流傳不廣,大多至今尚未翻譯為中文,不少史料和觀點還是通過本書才第一次與中國讀者見面。作為第一部左宗棠傳記著作,本書在左宗棠研究中的開創性地位是顯而易見的。作者的軍人身份使之對左宗棠的軍事生涯更為偏重,較多於有關軍事與政治的敘述,並以“舊中國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作為書名。其敘述較為生動,論述亦頗為精彩。第二、體例完整,論證周詳。本書傳述左宗棠的一生,但並不是就事論事,泛泛而談,而是結合了左宗棠所處的時代背景,其國內與國際的環境,來進行敘述;對於左宗棠的活動,也都注意考察其歷史淵源,有清楚的敘述。本書的這一安排,即將左宗棠置於歷史的長河、置於全國乃至世界的大環境,展開研究,闡述其歷史地位和歷史作用。第三、公允執中,客觀公正。作者通過研究,對左宗棠產生了崇高的敬意,但這並沒有影響他客觀地展開議論。作為一位西方人,他對中國的歷史保持了充分的尊重,沒有作出任何肆意的貶斥。在敘述左宗棠鎮壓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和陝甘回民起義時,他也闡述了這兩起重大事件的合理性;分析左宗棠與曾國藩的關係,同樣也對曾國藩表示出敬意,儘可能地保持客觀公正的立場。而對於來自西方人的某些觀點,他卻給予了理性的批駁。

二. 洋務活動與洋務思想

關於左宗棠的洋務活動與思想,左宗棠在世之時,即有不少外國人士作了紀述。1874年,左宗棠所聘請的福州船政局總監督法國人日意格,曾撰寫出版了《福州船政局及其結果》一書,記述了船政局創辦的經過。當時外國人在中國辦的報刊,也發表過一些評述左宗棠創辦福州船政局和蘭州機器織呢局的文章。然而,這都只是屬於時評和政論性質的言論,雖然記錄下了寶貴的歷史信息,但還談不上是嚴格意義上的學術研究。

美國學者芮瑪麗《同治中興:中國保守主義的最後抵抗》這部堪稱“在美國的中國近代史研究發展史上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的著作,在多個章節論述了左宗棠在晚清同治中興時期的思想與活動。其第五章中論到:左宗棠作為一名思想家幾乎沒有什麼傑出之處,但是他同曾國藩一樣是一名儒家社會哲學的傑出實踐者。他在建立福州船政局、平定西北回民起義以及恢復並計劃實現西北經濟近代化等諸方面的成就為人所熟知……他的重建工作可以很好地同掌握着更多技術知識和物質資源的後來中國人及中外合作所作出的努力相比。其第九章敘述了左宗棠創辦福州船政局的經過,指出:創建船政局靠的是左宗棠的膽識,而船政局所取得的成就,是中興時期的中國能迅速解決一支現代陸軍和海軍的純技術問題的另一例證。

1979年,澳大利亞《遠東史集刊》第20集發表的龐百騰《中國早期發展經歷中的西方技術人員和技術援助:福州船政局》一文,是為研究左宗棠創辦福州船政局的專題論文。文章論述了左宗棠創辦福州船政局的目的和效果,以及雇用外國技術人員的有關問題。作者指出:創辦福州船政局,應歸功於左宗棠。他已敏銳地意識到,為了撲滅海盜和加強海防,必需建造裝有蒸汽機的軍艦。左宗棠與他雇用的法國人日意格、德克碑簽訂的合同,還進一步表明,其目的是“為中國提供戰爭及運輸的航海勤務”,培養合格的中國工程師、技工、海軍軍官及海員。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沒有什麼事情比建立有效的國防來抵禦帝國主義的進一步侵略更為迫切的了。


初建時的福州船政局全景

作者分析了左宗棠及其繼任者沈葆楨雇用外國技術人員的有關原則和方法,指出:在創辦之初,中國方面,儘量選派最合適的人才擔任船政局行政職務,以便迅速開展工作和處理好與歐洲人的關係。中國人希望與歐洲人有一個順利的工作關係,但他們也敏感地覺察到:船政局雇用大批洋人,很容易會過分受制於西方。左宗棠和胡光墉採取了一系列辦法來解決這個雙重問題,首先是向歐洲人提供最具有吸引力的物質報酬,但在特定的事情上,中國人規定,只有中國總理船政大臣有權處理賞罰及解僱。作者論述了福州船政局所產生的成績,指出:在科學技術領域裡,船政學堂的學生們學習並掌握了關於船舶工程、近代海戰和航海技術的基本原理;培養了一批工程師和新型工人,成為中國新型勞動力的產生地。從某些方面來說,福州船政局的經驗,成了進入下一世紀時可能遇到的某些事物的前兆。

費正清主持編撰的《劍橋中國晚清史》一書,為國外關於中國史研究的權威性著作。對於左宗棠的活動與思想,作出了多方面的評述。在評價左宗棠的洋務活動時,該著上卷第六章指出:左宗棠這類活動家,當他們一旦了解現代技術對維護中國生存有重要意義時,便變得關心這種技術的應用了。其第十章“自強運動:尋求西方的技術”中又指出:曾國藩、李鴻章和左宗棠雖然專心致志地進行內戰,但也關心在與西方商人、傳教士及領事官接觸時經常發生的麻煩。他們雖支持宮廷堅守和約的政策,但也採取了走向自強的具體行動。左宗棠直到1862~1864年才真正強烈地感到西方的挑戰……左宗棠也認為自強政策應包括改進吏治和實行更嚴格的軍訓。他強調必須學會西方的技術。他為人很謙虛,所以看到了中國知識遺產的弱點。

三. 左宗棠與陝甘回民起義

鎮壓陝甘回民起義的軍事活動,是左宗棠一生的重要經歷。關於這一問題,不少外國學者進行了詳細研究。美國學者馬士於1890年出版了《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年翻譯出版),是一部較為系統地論述近代中國對外關係史的著作。

該書在第十六章“俄國與伊犁”中,簡述了左宗棠鎮壓陝甘回民起義的戰爭。作者指出:左宗棠以效忠天國為職責。他為人“坦率儉樸,是一個嚴正的官長,很為士兵所愛戴”,他以“卓絕的將才”,對反叛的城市所實行的一種懲罰政策是“大批的屠殺和詐欺的暴行”。《劍橋中國晚清史》下卷第四章“西北與沿海的軍事挑戰”,也較為詳細地敘述了左宗棠鎮壓陝甘回民起義的過程,分析了他為這場戰爭所制定的戰略方針,以及對糧餉及其運輸的籌劃。作者認為:左宗棠這場戰爭“是一場在儒將和阿訇軍閥之間進行的嚴酷的意志較量”;並分析了左宗棠取得勝利的過程與原因。

英國學者安德魯斯《中國西北的回教勢力》1921年出版於倫敦。該書在論述我國西北回族和伊斯蘭教的同時,評述了左宗棠鎮壓回民起義的活動。作者利用甘肅地方史料敘述河州戰役,指出馬占鰲領導的回民軍在三甲集的戰鬥導致清軍慘敗,而這“和歷史記載相反”。其後,馬占鰲向左宗棠投降,左宗棠已清楚地看到了他們的勇武,很願意寬宏大量地給他們以禮遇。該書還評價左宗棠在陝甘地區的善後工作,認為:左宗棠證明了自己作為甘肅總督,是一個優秀而有能力的行政管理者。他設計了許多聰明的改革,做了大量工作來加速該省經歷多年內戰後的恢復。他採取的一個明智措施就是將回民隔離在若幹個地區,他們在那裡一直生活至今。甘肅充滿敬意地懷念他。


狄道州城東門牆上左軍刷寫的“不分回漢”的字樣清晰可辨

芮瑪麗《同治中興:中國保守主義的最後抵抗》的第六章,也以大篇幅論述了左宗棠鎮壓陝甘回民起義的活動,闡述他在西北的善後工作。作者指出:在西北,左宗棠的首要問題是重新安置那些真正的貧民。在1871年洗劫金積堡之後,他立刻對流離失所者實行救濟。他印發了聖諭,向當地回漢居民宣讀。他留出一部分軍需,為歸順的回民購買食物、種子、土地和牲畜,請求清廷為此提供糧食,又上書請求提供進一步救援。這些措施不單純是恢復民政,部分也是為鞏固後方的軍事需要。作者進一步指出:即使在左宗棠非常溫和的政策中也沒有伊斯蘭的地位,他剝奪了穆斯林首領們的權威,把他們的權力自然地轉移到地方官手中。他反覆強調儒家倫理道德。從儒學的觀點來看,穆斯林宗教領袖把民眾引入歧途。一旦戰鬥停止,醫治措施就放在——如同在中國別處一樣——選擇優秀地方官,確立正確的司法制度,注意人民福利等方面,而首要的是放在改良社會風氣上。

四.左宗棠收復新疆

左宗棠之收復新疆,為影響國內外時局的重大事件,甚為當時國外人士所注目,亦為後世史家所關注。1978年5月,左宗棠收復新疆南部的戰爭剛剛結束,據《西國近事匯編》載某外國報刊評論:“喀什噶爾為中國克復,則彼處確為中國之一隅。中國之於亞洲即為有權。當初陝甘總督左欽帥募兵於關外屯田,外國人方竊笑其迂。乃今觀之,左欽帥急先軍食,謀定而往,老成持重之略,決非西人所能料……其部伍嚴整,運籌不苟,如俄人攻棋法一般。其兵亦耐勞苦,志堅力果。計二十日經過一千二百里荒野沙漠,而得三城一大捷,由是葉爾羌、和闐各城先後克復。一千八百七十七年,兵在喀什噶爾過冬。中國至喀什噶爾一律肅清,可謂神矣。其克喀喇沙爾也,兵以寡勝;其克喀什噶爾也,兵以合圍勝。使歐人當此,其軍律亦不過如此。平時歐洲人輕料中國,謂中國人不能用兵。今觀中國之恢復回部,足令吾歐人一清醒也。”高度評價了左宗棠收復新疆的勝利。

英國學者包羅傑《阿古柏伯克傳》,1878年出版於英國倫敦。其第十二、十三、十四章較為集中地論述了左宗棠指揮中國軍隊進入新疆,迅速擊潰阿古柏軍的過程,分析了中國勝利收復新疆的原因。作者評價了中國軍隊的勝利進軍:烏魯木齊的“攻陷”,從軍事意義上來說,是一件值得稱道的功績;瑪納斯的“陷落”成了傳遍中亞細亞一帶的一個沉重打擊。中國的這次進軍是以如此驚人的隱蔽進行的,而攻擊又是如此神速和巧妙……這是在中國和中亞細亞的歷史上所從來沒有過的。中國軍隊及其將領,已經取得了在任何國家都可以引以自豪的功績。中國的將軍們具備了充分使用他們所創造的武器所需的才幹和軍事知識,這個武器也是能夠出色完成最艱巨的任務的。中國人的所有的軍事行動都有他們的非凡的深謀遠慮特點,這些行動表明中國將軍和他的副手們的非凡才幹,也表明他的士兵們的服從、勇敢和忍耐力。

作者還駁斥了英、俄一些報刊散播的所謂“中國人暴行”的謠言,指出:在這個地區,中國人執行了一種較為溫和的政策。中國軍隊並沒有因任何過分行為而有損聲譽,他們對非武裝居民的溫和態度沖淡了他們對武裝敵人的嚴厲態度。沒有可靠的根據證明他們犯了更殘暴的罪行。作者還敘述了中國軍隊在收復新疆過程中所進行的善後工作:中國人在庫車設立一個司令部……主要行政措施則旨在改善突厥穆斯林居民的處境。他們建立了一個行政部門,目的在於為貧民提供生計手段和為整個社會利益分配谷種。這個部門也監督道路的修築和渡口、驛站的設立,用以便利商業和旅行的活動,以及加速郵件的傳遞。給所有的城市任命了行政長官和治安長官,並採取特別預防措施以對付瘟疫或饑荒的發生。

本書還評述了當時正在進行的中俄伊犁交涉和左宗棠為收回伊犁而展開的戰爭準備,指出:中國人十分堅決要收復伊犁。如果引起一場俄中戰爭,中國有足夠兵力,也有足夠的準備,使二萬人的俄國軍隊陷於困境。他們的軍隊已作好戰鬥部署,人數一天比一天增多,準備得一天比一天完善。中國人認為他們的事業是正義的。俄國人就無法具有同等的自信,無論在兵力上或在道義立場上。

美國學者明恩溥(亞瑟·史密斯)《中國人的氣質》。其第七章“忍耐”中評述道:1873年,中國將軍左宗棠被派去鎮壓回部叛亂。這場風波開始時只是星星之火,後來卻象野火一樣飛速地蔓延,燃遍整個中國西部,還燒到了中亞。左宗棠在巴里坤和哈密安營紮寨後,重重困難橫亙在他們面前,幾乎難以克服。當時,在中國出版的外文報紙經常刊發文章,既嘲笑左宗棠的貿然發兵,也嘲笑政府居然昏庸到靠貸款籌集資金,來應付高昂的軍費開支。然而,在抵達叛亂地區一年之內,左宗棠的大軍分成兩個縱隊,沿着高聳的天山兩側挺進,追趕逃竄在他們前面的叛亂分子。每當他們來到一個軍需供應不足的地方,大軍就會轉而屯田,耕作土地,以便獲得他們將來需要的糧食。就這樣,屯田與進軍交替進行,左宗棠的“農墾大軍”勝利地完成了收復失地的使命。這一成就,後來也就被認為“在任何一個現代國家的編年史中都是最為壯觀的”。


馬士《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第十六章俄國與伊犁,論述了左宗棠收復新疆的戰爭及其對俄國侵略的強硬方針。在中國,戰爭的情緒亟為高漲。左宗棠在新疆有部隊六萬人,這些經過十年不斷行軍的老兵結合成為一個戰爭系統,並且帶領他們的軍官,在那十年當中,也都浸染了不少左宗棠的尚武精神和軍事才能。這支力量,他“最希望能夠用在同俄國人一決勝負的戰場上”。左宗棠用血和鐵平定了喀什噶爾;而現在曾紀澤光榮地用和平方式收回了伊犁;中國在他的許多世紀的歷史上,向來是慣於軍事勝利的,但是象曾紀澤這樣的不流血的外交勝利,在他的經驗中卻還是一個創舉……但是,外交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只是因為帝國已經準備好有效地去使用武力。勝利是毫無疑問的。他還引用當時英國駐俄國大使德費倫的評論說:一位偉大的外交家在提到這個條約的時候說,“中國逼使俄國做了她從來沒有做過的事,那就是吐出了她已經吞進的土地”;又引用英國學者麥高文在《中華帝國史》中的評價:“這次輝煌戰役可與西方國家統帥們的最光明燦爛的功績相比擬。”

學術界的觀點無疑地影響到美國政壇高層。1944年,美國副總統華萊士自蘇聯莫斯科來中國蘭州市訪問,曾在甘肅省政府舉行的會議上發表演說,對左宗棠作出了高度的評價:“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的世界偉大人物之一。他將中國的前門,自上海搬到迪化,使中國人的視線擴展到俄羅斯,到中亞細亞,到整個的世界,這見解能夠影響到整個的世界局勢。我是第一個從中國的前門拜訪中國的國際友人,我對左宗棠抱着無限的敬意。”

《劍橋中國晚清史》下卷第二章晚清的對外關係、第四章西北與沿海的軍事挑戰,也都論述了左宗棠為收復新疆所作出的努力。關於“海防與塞防之爭”,其第二章指出:左宗棠警告清朝廷,如果現在中輟此役,就會招致外國人對新疆的統治。又敘述他“為準備這次戰役而殫精竭力”,大軍克復北疆後,英國居中調停,左宗棠毫不動搖,揮師猛進,“軍隊的前進速度比在倫敦進行的討論還要快”,挫敗英國的陰謀,取得了平定天山南北的勝利。關於收回伊犁、建立新疆行省的問題,該章指出:“清帝國既然恢復了新疆的統治權,中國也就具備了俄國所答應的歸還伊犁條件”,而新疆的改設行省,“這一制度革新成了中國邊疆史上的里程碑”。在第四章,論述了左宗棠收復新疆的若干問題。該章首先分析了當時新疆面臨的形勢,指出:“俄國侵占伊犁,要從更大的方面來看……新疆現在已處於清、俄、英三個帝國相交的三叉路口上,特別是中、俄兩國,因有自己的利害關係而對新疆的前途非常關注。”“從當時形勢和歷史傳統來看,收復新疆是一項不可避免的任務。因為,蒙古在東干人的刺激下,也開始有些不穩……如果容忍阿古柏伯克或俄國人占有新疆,騷亂也可能在蒙古蔓延”。而左宗棠的遠征是中華帝國最後一次向“西域”的大舉征伐……這是一場中國人之間的種族戰爭,可比之為清代中葉或唐代的遠征。左宗棠為使新疆變成清朝的一個行省並使更多的漢族移民前往定居鋪平了道路。

綜上所述,西方作者對於左宗棠收復新疆,大多作出了較高的評價,其敘述也較為客觀。但由於世界觀念的差異和某些偏見,尚表現出一些錯誤的觀點,如認為左宗棠收復新疆的戰爭,“是一場中國人之間的種族戰爭”,是一場“平叛”,而沒能看到這是一場中國人反對外來侵略、收復自己神聖領土的戰爭。此外,並有前蘇聯的一些學者,竟然還在維護原沙俄帝國主義的侵略利益,對左宗棠進行污衊,認為左宗棠收復新疆之舉,是站在“封建保皇民族主義”的立場上,“對中亞細亞抱有侵略意圖”,作了完全顛倒是非的分析。

五. 左宗棠的師友僚屬關係

不少外國學者還將視線投向了左宗棠的師友僚屬關係,而主要是與其同時代的重要人物曾國藩、李鴻章、郭嵩燾等的關係。日本學者紫山川崎三郎《東邦之偉人》一書對此作了較早的評述。該書之下卷第18章為“交友(丁):左宗棠與曾國藩”,分析了左宗棠與李鴻章、曾國藩之間的關係。認為:左宗棠征討太平軍時,其沉毅堅忍非李鴻章所及。李鴻章平定江蘇的功勞雖大,但他有常勝軍的勢力,有武器彈藥的供給,也有糧餉金谷的便利;而左宗棠轉戰於鄂、湘、閩、浙之間,苦於糧餉不足,是李鴻章無法相比的。李鴻章蕩平捻軍的勳勞非為不偉,但左宗棠懸軍千里,身為陝甘總督征討回民軍,也是李鴻章不能相比的。若以軍功武勛而論,左宗棠凌駕於李鴻章之上。作者評價說:左宗棠的長處並非文治經論,而在軍務;並非外交手段,而在將略;並非識見之高,而在膽力之大;並非學殖之深,而在意志之健;並非才藝之美,而在精力之壯。所以,他經世的見識和經世的手腕,不得不略輸李鴻章一籌。作者還認為:李鴻章代表進步主義,看重外政;左宗棠代表保守主義,看重軍政。但指出:左宗棠未必偏向守舊主義,臨終的奏聞中有鋪設鐵道、製造兵器一節,足見其洋務的見識。從個人的品格而論,左宗棠資性沉毅、辦事果斷、廉潔而重信義、處事剛明、光明磊落,因此而卓有聲望、有信用,為李鴻章所不能及。曾國藩對於左宗棠稱讚備至。左宗棠保存有曾國藩的遺風,但晚年與曾國藩論及時事,意見不能完全一致;擔任兩江總督時,對曾國藩的所為多有更革。

英國學者布蘭德著《李鴻章傳》一書,對於李鴻章對外妥協方針與洋務活動給予了很高評價,也評述了李鴻章與左宗棠的矛盾。該書分別於第一、三章評價左宗棠:“是人品完美的罕見典範人物……身居高位,卻生於貧寒,死於清白”;但在剖析左、李分歧時卻認為左宗棠是“一位率真的軍人,對其祖國的偉大懷有高傲而完全錯誤的觀念,毫不掩飾他對李鴻章和解策略的輕蔑……他們之間的對立一度成為全國每個衙門的談資”。又在第五章譏諷左宗棠與醇親王為清朝保守派的首領,表現出“排外態度及普遍的沙文主義傾向”;他深受“愚昧無知與民族自尊的影響”,對李鴻章採用西方思想與和解政策,毫不掩飾自己的鄙夷,他完全相信以中國人在兵力上所占的優勢能夠擊敗俄國或其他任何歐洲國家。

從以上兩位日、英學者的論述來看,他們對於左宗棠的歷史影響和個人品質,表示出讚賞的態度,但對左宗棠的愛國主義給予貶抑的評價,和認為左宗棠“代表保守主義”、“排外”、“沙文主義傾向”等的觀點,卻不合乎事實,也是完全錯誤的。

美籍華人汪榮祖撰寫於1990~1992年的《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燾與道咸同光時代》一書評價了左宗棠與郭嵩燾的關係。其第十章“粵東攻防與左郭交惡”敘述左宗棠與郭嵩燾圍殲太平軍餘部時關係惡化的過程,並剖析其原因。說“顯然,左以郭為曾(國藩)同志而難之”,“左宗棠先後平定浙、閩,功高志驕,全然不把郭嵩燾放在眼裡,郭氏心裡必亦有數,但左氏此舉不顧大局,遺累粵省,則又何說?”左宗棠“以蔣益澧代之,更可知左氏用心私多於公,攻擊郭原有起用親信之目的”。作者的觀點顯然是貶左袒郭的。

綜上所述,一百多年來,國際學術界對於左宗棠研究確實給予了足夠的關注,並展開了多角度的敘述和評價。這些,都反映出左宗棠當時與延續至今在國際上所產生的影響,是應該引起我們注意的。因筆者學力未及、見聞所限,當有更多國外學者的研究成果未能涉及,特此拋磚引玉,以求指教。

來源:《左宗棠研究文選》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佳對及四字歌各一首記萬維某論壇
2016: 看懂了《讓子彈飛》,就明白毛澤東及其
2015: 習總日記:為何是江澤民?
2014: 江青自曝羅曼史:我上海男朋友可多
2014: 吳三桂的命運和悲劇
2013: 老百姓痛恨貪官污吏,希望反腐肅貪。
2013: 李揚:地球是設計製造的
2012: 中蘇友好同盟特別協定》全文
2012: 不是我們國軍笨蛋,是土共太狡猾,太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