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你知道歷史上有哪幾個女性影響中國歷史的進程嗎
送交者: luyaoyao 2017年01月09日23:30:37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傑出的女性政治家:1.婦好 —— 商朝君主武丁的妻子,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根據甲骨文的記載,曾多次率兵出征,立下赫赫戰功,深得武丁的寵愛和臣民的敬仰。例如婦好曾率領1.3萬多人的軍隊抵禦前來侵犯的鬼方,大獲全勝而歸。受武丁的派遣,她曾北討土方,東南伐夷,西敗巴軍,為商王朝拓疆闢土立下汗馬功勞。尤其值得稱道的是與巴軍一役,此役她率軍設伏,在巴軍退路設下埋伏,待武丁自東面攻擊,巴軍敗退進入伏擊圈,她率軍殺出,兩面合擊,大獲全勝。此役當為戰爭史上所記載的最早伏擊戰。除帶兵作戰外,婦好還主持過各種類型和不同名目的祭祀、占卜活動。武丁對婦好寵愛有加,不僅授予她獨立的封邑,還經常向鬼神祈禱以保佑她健康長壽。 因此武丁十分喜歡她,她去世後武丁悲痛不已,追諡曰"辛",商朝的後人們尊稱她為"母辛"、"後母辛"。







2.呂后——

呂后,(公元前242~公元前180) ,漢高祖劉邦結髮之妻,名雉。秦時單父縣(今山東單縣)人。其父呂公因避仇家,移居沛縣,在一次宴會上認識劉邦,遂以呂雉許配。楚漢戰爭開始不久,呂雉和劉邦父母被項羽俘虜,置軍中以為人質。漢王四年(前203),項羽因形勢失利,被迫與劉邦講和,呂雉和劉邦父母獲釋。次年,劉邦稱帝,立呂雉為後。 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封呂雉為皇后。呂后為人有謀略而性殘忍,在劉邦翦除異姓諸侯王的過程中起了很大作用。高帝十年(前197),陳豨謀反,劉邦率兵親往平定,呂雉留守長安,聽說韓信陰謀詐赦諸官徒奴發兵策應陳稀,遂與蕭何商議,騙韓信入宮後處死,並夷三族。劉邦擊陳豨,至邯鄲,向彭越徵兵。彭越稱病不往,被劉邦廢為庶人,徙居蜀地。呂后認為不可遺患,又指使人誣告彭越謀反,夷滅其宗族。 呂后生漢惠帝劉盈及魯元公主。劉邦嫌劉盈柔弱,生前曾打算另立寵姬戚夫人之子趙王如意為太子。由於大臣反對,呂后又多方設法為劉盈輔翼,廢立太子之事未成。 劉邦死後,呂雉以惠帝年少,恐功臣不服,密謀盡誅諸將;後畏懼諸將擁有兵力,不敢下手。後來她毒死趙王如意,砍斷戚夫人手足,挖眼熏耳,用藥使之變啞,置於廁中,名曰“人彘”。對其他劉氏諸王,亦加殘害。惠帝為人仁柔,不滿呂后所為,棄理朝政,呂后便執掌大權。惠帝七年,劉盈憂鬱病死後,呂后,“臨朝稱制”掌握朝政大權8年。成為中國皇朝歷史上第一個獨攬國家大權的女人。 呂后稱制期間壓制功臣勢力,大封諸呂為王,拔擢親信,專擅用事。但其稱制的八年期間,繼續執行漢高祖以來與民休息的政策,獎勵農耕,廢除夷三族罪和妖言令等苛法;對外通過和親保持和匈奴的和平,因此人民生活比較安定,殘破的社會經濟也得以恢復,為漢初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 公元前180年,呂后去世,享年62歲。她死後,太尉周勃和丞相陳平聯合劉邦的舊臣,殺掉相國呂產、上將軍呂祿,滅呂氏家族,恢復了劉氏政權。





3.武則天——(624年~705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即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唐高宗時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時為皇太后(683—690),後自立為武周皇帝(690—705),改國號“唐”為“周”,定都洛陽,並號其為“神都”。史稱“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於稱帝后上尊號“聖神皇帝”,退位後中宗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生於長安,即今陝西省西安市。其父武士彠家境殷實,富有。隋煬帝大業末年,李淵任職河東和太原之時,因多次在武家留住,因而結識。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後,武家曾資助過錢糧衣物,故唐朝建立以後,曾以“元從功臣”歷官工部尚書、黃門侍郎、判六尚書事、揚州都督府長史、利州、荊州都督等職,貞觀中,累遷工部尚書、荊州都督,封應國公貞觀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聽說年輕的武氏長得明媚嬌艷,體態豐腴,楚楚動人,且性格剛強,便將她納入宮中,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後世訛稱武媚娘。武氏入宮之前向寡居的母親楊氏告別時說:“侍奉聖明天子,豈知非福,為何還要哭哭啼啼,作兒女之態呢?”

十月十三日,唐高宗又在李勣等朝廷重臣的支持下,終於頒下詔書:以“陰謀下毒”的罪名,將王皇后和蕭淑妃廢為庶人,並加囚禁,她們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嶺南。七天以後,唐高宗再次下詔,將武昭儀立為皇后。與此同時,又將反對最力的宰相褚遂良貶為外州都督。十一月初, 武皇后又派人將正被囚禁的廢后王氏和蕭淑妃各打一百棍杖、斷其手、足,投入酒瓮之中,還氣憤不過地說:“令二嫗骨醉!”王、蕭二人在酒瓮中哭喊了幾天幾夜,才氣絕而死。臨死以前,蕭淑妃大聲罵道:“武氏狐媚,翻覆至此!我後為貓,使武氏為鼠,吾當扼其喉以報!”據說武皇后後來在宮中禁止養貓,而且常常夜夢王、蕭二人披頭散髮,在宮中作祟。所以,她在執掌朝政以後,故常住東都,顯慶四年(659年)四月,武皇后又捏造罪名,將長孫無忌、于志寧、韓瑗、來濟等人削職免官,貶出京師。至此,反對武皇后的大臣都被或貶或殺,一個不剩。

光宅元年(684年)九月,改東都洛陽為神都,垂拱四年(688年)五月十八日,武太后加尊號“聖母神皇”,在打擊反對派的同時,武則天還造祥瑞,建明堂(萬象神宮),並在佛教經典《大雲經》中找到了女人稱帝的依據,為自己稱帝大造輿論。載初元年(公元690年)九月,武則天六十七歲時,在洛陽則天樓,宣布改唐為周。稱“聖神皇帝”,改元天授。並降皇帝李旦為皇嗣,賜姓武氏,武則天正式登上“皇帝”寶座,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從此“武周”取代了“李唐”。神龍元年(705年)正月,張柬之、桓彥范、崔玄、敬暉等人聯合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發動政變,殺死二張兄弟,逼武則天退位,迎中宗復位。同年十二月,武則天在洛陽上陽宮去世,享年82歲,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後與高宗合葬乾陵,留無字碑。







雖然唐室依照她的遺詔諡號,後來仍有數次修改:中宗唐隆元年(710年),改為天后。睿宗景雲元年(710年),改為大聖天后。延和元年(712年),改為天后聖帝,未幾,改為聖后。玄宗開元四年(716年),改為則天皇后。天寶八載(749年),加諡則天順聖皇后。







4.蕭太后——蕭太后(953~1009),名綽,小字燕燕。是遼景宗耶律賢的皇后,遼北院樞密使兼北府宰相蕭思溫之女,歷史上被稱為“承天太后”,遼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軍事家。蕭綽出身於遼代皇族著名四大別部之一的國舅別部,其父蕭思溫是遼朝的開國宰相蕭敵魯(述律皇后之兄)的侄子,蕭思溫歷事太宗、世宗、穆宗、景宗四朝,身居險要,又有援立景宗之功,可謂權傾一時;其母燕國公主是遼太宗的長女,可見蕭綽的出身是何等的顯赫和尊貴了。 遼朝皇室耶律氏和蕭氏世為婚姻,皇后多為蕭氏。我們一般說的蕭太后,是遼景宗耶律賢的妻子蕭燕燕。蕭燕燕名蕭綽(953~1009年),遼北院樞密使兼北府宰相蕭思溫之女。蕭燕燕的形象對人們來說其實並不陌生,她就是《楊家將》裡面殺伐決斷的蕭太后。不過歷史上的蕭太后卻不像小說所描寫的那樣是率領虎狼之師與北宋大戰燕雲十六州的母夜叉,而是一個清正賢良、深明大義,為遼朝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的女功臣 。遼景宗繼位時,面對混亂的局面,的確想勵精圖治,大幹一番事業,但自幼身體一直不好,軍國大事除了依靠蕃漢大臣之外,更重要的是依靠她的皇后蕭綽(蕭燕燕)。他曾對大臣說:在書寫皇后的言論時也應稱“朕”或“與”,這可作為一條法令。這說明蕭燕燕可代行皇帝職權。 ? 乾亨四年(982年)九月,遼景宗駕崩,遼聖宗即位,蕭燕燕被尊為皇太后,攝政。當時蕭燕燕才三十歲,聖宗才十二歲,在大臣耶律斜軫和韓德讓的輔佐下。太后和聖宗的地位才得以鞏固下來。 ?統和元年(983年)年六月,遼聖宗率群臣給蕭燕燕上尊號為“承天皇太后”。蕭燕燕以承天皇太后的身份總攝軍國大政,就此便開始了遼代歷史上著名的“承天后攝政”時期。 ? 蕭燕燕虛心誠懇,用人不疑,這一直為後世政治家所效法。她有男子一般的氣魄,執法嚴明,毫不軟弱,甚至“親御戎車,指麾三軍,賞罰信明,將士用命。”把北宋部隊殺得屍橫遍野,生擒名將楊業,幾年後又和宋真宗確立“澶淵之盟”,開創了宋遼和平發展時期,在中國歷史上意義重大。 ? 蕭燕燕年輕時曾許配給漢臣韓德讓,但還沒有來得及結婚,就被皇帝選為妃子。遼景宗死後,蕭燕燕看中韓德讓的政治與軍事才能,於是決定改嫁給韓德讓。當時契丹族的風俗是允許的。她私自對韓德讓說:“我曾經許嫁於你,願諧舊好。國王也就是你的兒子。”蕭燕燕又秘密派人鳩殺韓德讓的妻子李氏。從此之後,韓德讓就無所避諱不間斷地出入於蕭燕燕的帳幕之中,過着事實上的夫妻生活。遼聖宗對韓德讓也以父事之。韓德讓忠心輔佐承天太后與遼聖宗,政績卓著。 ? 蕭燕燕在攝政期間,勵精圖治,選用漢人,開科取士,消除番漢不平等待遇,勸農桑,薄賦徭,內政修明,軍備嚴整,綱紀確立,上下和睦,與宋講和,坐收歲幣之力,經濟文化高度發展,使遼朝達到鼎盛時期。 統和二十四年(公元1006年)十月,遼聖宗率群臣給蕭燕燕上尊號為“睿德神略應運啟化法道洪仁聖武開統承天皇太后”。統合二十七年十一月,蕭燕燕把權力交給遼聖宗,不再攝政。同年十二月,蕭燕燕因病崩於行宮,享年五十七歲。? 蕭太后的軍事閱歷十分豐富,《遼史》的編纂者認為“澶淵之役”是她軍事生涯中最光彩的一頁。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以收復瓦橋關(今河北雄縣舊南關)南十縣為名,蕭太后和遼聖宗發兵南下。遼軍避實擊虛,繞過宋軍固守的城邑,長驅直進。十一月,破德清軍(近河南清豐)、通利軍(今河南濬縣),抵達黃河之濱的重鎮澶州(今河南濮陽),威脅宋朝的都城東京開封。一時北宋帝國朝野震動。有的大臣主張遷都昇州(今江蘇南京),有的大臣主張遷都益州(今四川成都),丞相寇準則力請宋真宗親征。在寇準一再催促下,宋真宗親自登上澶州北城門樓,以示督戰。宋軍士氣為之一振。於是出現兩軍對峙的局面。最終雙方合議休戰,宋王朝每年向遼輸絹20萬匹,銀10萬兩。 蕭太后能夠“親御戎車,指麾三軍”,率領數十萬大軍攻城野戰,是歷史上少見的女中豪傑。





5.孝莊太后—— 在閻崇年的清宮疑案正解中說:“ 清朝有兩位皇太后對清朝政治至關重要,清初的一位是孝莊皇太后,清末的一位是慈禧皇太后。 孝莊皇太后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字叫布木布泰,是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塞桑的女兒。布木布泰是皇太極中宮皇后哲哲的侄女、關雎宮宸妃海蘭珠的妹妹。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生,天命十年(1625年)與皇太極成婚,時年13歲,皇太極35歲。崇德元年(1636年),封為永福宮莊妃。她於崇德三年(1638年)為皇太極生下第九子福臨,時年26歲。皇太極於崇德八年(1643年)死時莊妃31歲。這年多爾袞32歲。孝莊太皇太后病死於康熙二十六年(1688年),享年75歲。 布木布泰出身於蒙古貴族名門,容貌秀美,聰明知禮。她活了75歲,歷經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康熙五朝,是清初的重要人物,為清朝的守成兼創業作出重大貢獻。 第一,身負滿蒙聯姻重任。天命十年(1625年),13歲的布木布泰從科爾沁草原來到建州,與35歲的皇太極成婚。這時皇太極早已同她的姑姑哲哲結婚11年了。天聰八年(1634年),她的姐姐海蘭珠也嫁給皇太極。姑姑與侄女三人都嫁給同一個男人,是出於政治的原因,滿洲和蒙古科爾沁部建立了姻親關係,共同開創清朝的事業。布木布泰嫁過來的第二年,丈夫皇太極繼承汗位,她從貝勒福晉變成大汗福晉。十年以後,皇太極建國號大清,改元崇德,她又成為崇德皇帝的永福宮莊妃。 第二,為清皇室生兒育女。布木布泰先後為皇太極生了4個兒女。皇太極有11個兒子、14個女兒。其中,莊妃生了皇四女、皇五女和皇七女共3個女兒,崇德三年(1638年),26歲的莊妃又生下皇九子福臨,就是後來繼承大清皇位的順治皇帝。這支血脈延續了清朝的帝胤。前文說過,她和皇太極的關係似不如姐姐海蘭珠,但從莊妃生育的四個子女看,起碼在一段時間裡,她和皇太極的關係還是很好的。 第三,經歷三次皇位之爭。太后布木布泰親歷了三次後金—清最高權力的爭奪,就是後金—清汗位和皇位的鬥爭。 第一次,公公努爾哈赤死後,屍骨未寒,便發生了汗位之爭。她剛剛嫁給皇太極一年,才14歲,沒有直接參與這場鬥爭。但是她目睹了丈夫是怎樣用盡心機,排除障礙,脫穎而出,繼承汗位。 第二次,丈夫皇太極死後,她不動聲色,依靠姑姑、皇后博爾濟吉特氏,通過錯綜複雜的宮廷鬥爭和關係整合,使兒子福臨登上皇位,她自己也成為皇太后。 第三次,兒子順治帝英年早逝後,她力主子繼父位(不是弟繼兄位),下懿旨由皇子中出過天花的皇三子玄燁繼位,於是,順治帝旨定玄燁繼承皇位,這就是康熙皇帝。 孝莊太后不僅親臨三次大的皇位鬥爭,而且目睹明末清初的滄桑之變。她在社會變革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第四,守成兼創業功績大。孝莊太后在清宮62年,身歷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康熙五朝,青年時幫助丈夫崇德帝皇太極,中年時輔佐兒子順治帝福臨,老年時輔佐孫子康熙帝玄燁。她從來也沒有走到政治的前台,但是她的一生對清初政治起到重要影響。



孝莊太后經歷清前四帝(太祖、太宗、順治、康熙),慈禧太后影響了清後四帝(咸豐、同治、光緒、宣統),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歷史現象。 以上四條,可以看出:孝莊太后布木布泰是一位非凡的女性,也是跨越清初五朝的重要人物。史學家對其評價甚高,稱她是明末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深受各朝各帝的尊敬。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孝莊文皇太后病逝,終年活了七十五歲。葬入清東陵風水牆外的昭西陵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她們留下了自己濃墨的一筆,她們雖為女性但是她們的豐功偉績會被後人記住,歷史也會寫入她們的偉績。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佳對及四字歌各一首記萬維某論壇
2016: 看懂了《讓子彈飛》,就明白毛澤東及其
2015: 習總日記:為何是江澤民?
2014: 江青自曝羅曼史:我上海男朋友可多
2014: 吳三桂的命運和悲劇
2013: 老百姓痛恨貪官污吏,希望反腐肅貪。
2013: 李揚:地球是設計製造的
2012: 中蘇友好同盟特別協定》全文
2012: 不是我們國軍笨蛋,是土共太狡猾,太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