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漫談中共開國的軍事將領
送交者: 悟性隨行 2019年04月22日20:23:39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漫談中共開國的軍事將領

中共49年能夠取得政權,得益於其在軍事上的巨大成功,得益當年中國民眾對中共軍隊的巨大支持,得益於統帥這隻軍隊眾多傑出軍事將領的努力奮鬥。在這些軍事將領中,最有名和最具代表性的直接指揮作戰的高級軍事將領,當屬彭德懷,林彪與粟裕。這三個統帥都有着長時期的戰爭實踐經驗,戰績輝煌,同時也各有特點。

戰爭時期,彭德懷與林彪都是毛澤東最為器重與依靠的直接指揮作戰的將領,比較而言林彪更被毛所器重。國共全面內戰時,林被派去東北主持軍政大權,同時還派去了大批的軍政幹部,幫助東北布局。最終在東北,以國軍相比,共軍處於完全優勢的地位,這種優勢的取得,主要是政治上努力的結果。當時共產黨在東北的軍隊,被稱做東北民主聯軍,第四野戰軍那是後來的名字。為什麼叫民主聯軍,因為當時在這個隊伍中有很多來自於其他方面的力量,通過民主的旗幟聚集起來,中共在建國之前大造民主輿論,就是為在戰場上戰勝國民黨創造條件。

當時國民黨通過美國軍艦,把大量的主力運往東北。中共如果只依靠自己的力量,未必是國民黨的對手,建立民主聯軍,就是通過收編當地的力量壯大自己,這是中共統戰的一貫做法,也是當時非常成功的做法。當時的林彪通過中共的統戰和招募,手下已有百萬之眾,比國軍多了近一倍,這樣的力量,就是換當時中共其他軍事將領去指揮,也不會失敗。實際上東北戰局真正的掌控着是毛,林只要很好的執行毛的戰略意圖就可以了。而這時的彭德懷與粟裕卻還在陝西與山東與占據優勢的國軍苦戰。特別是彭德懷在陝北與十倍與己的國民黨精銳胡宗南部鏖戰。當時彭的處境是,一方面要面對人數和裝備都明顯強於自己的強敵,另一方面還要保護毛澤東,周恩來與任弼時的中央所部。歷史上為了保護主帥而導致主將束手束腳,不能很好施展最終失敗的例子比比皆是。這樣的境遇,就是換上歷史上任何一個名將去指揮都不會輕鬆。彭的優勢也就是當時中共的優勢 是在陝北打下的良好的群眾基礎,得到當地民眾的支持,就是所謂的地利與人和。彭就是依靠這兩個優勢最終擊敗了胡宗南的幾十萬大軍。同時毛周的中央所部並沒有給彭造成負擔,而是利用自己目標大的特點,吸引牽制和分散國軍,配合彭的軍事行動。這種將帥合作的場面,在整個戰爭歷史上都少見。而在後面支撐着彭德懷的是賀龍的後勤保障力量。

國共內戰長期以來一直是國軍仗着人多勢眾裝備精良追着共軍打,這既錘鍊了共軍的戰鬥意志,也讓國軍長久以來輕視共軍。到了國共內戰中期,共軍越戰越強,開始追着國軍打,整個國軍心理上難於適應這樣的局面,只有繳械投降。也就是以前的共軍是被國軍一直壓迫的彈簧,這也是當時彭的處境,在壓力山大的情況下以弱勝強。

毛澤東選擇彭德懷作為朝鮮戰場的主帥是完全正確的,從已經公布的資料上人們可以看出,首先是彭不怕,沒有顧慮,自信。這種自信來自於何處?實際上就來自於國共內戰。想一想一個曾經與10倍於己的強敵對壘都立於不敗,其還有什麼可怕的。而林彪則顧慮重重,粟裕也遲疑不決。林的顧慮主要來自於對手美國的強大,而粟裕的遲疑恐怕來自更多方面。可以說林和粟都不是最佳人選,因為心理上的顧慮會對以後的決策產生深刻的影響。朝鮮戰爭給了國共內戰時彭德懷這個被壓縮的彈簧反彈的機會。

朝鮮戰爭的關鍵戰役是第二次戰役,以後的格局基本上由此戰役確定。第二次戰役分為東西兩線,西線以彭作為主帥,由解放海南島的強將韓先楚為副帥,執行彭的戰略意圖,西線可以說集中了當時中共的精兵強將。相對來說東線就顯得薄弱,主要是將領。第二次戰役也是西線的表現明顯好於東線,整個戰局的扭轉主要就是由此次戰役的西線打下來的。

反思一下東線,東線的第九兵團是原來粟裕統領的打下淮海戰役的華東野戰軍的底子,其戰力絕不亞於西線。當時統帥這支部隊的將領們依仗着強大的聲勢,志在必得,但是卻對所面臨的困難準備嚴重不足。當時正值初冬嚴寒的天氣,常年在中國南方鏖戰的戰士們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嚴寒的氣候。惡劣的氣候是一把刺向戰場上攻守雙方的雙刃劍,誰的裝備和後勤保障越差,其對誰的傷害和打擊就越大。也就是說嚴寒對志願軍的傷害遠大於裝備精良的美軍。在這樣的情況下,志願軍的戰術應該是利用麥克阿瑟聖誕節急於結束戰爭的心理,儘可能地放美軍北上靠近中朝邊境再行攻擊。即使這一目標達不到,美軍停滯不前也不要緊,因為當時對部隊最大的威脅來自於嚴寒的氣候。而在嚴寒之下的東線美軍也很難對西線的戰局產生影響。在西線美軍潰敗的情況下,東線美軍是難於支撐的,如果西線志願軍回過頭來大規模迂迴包圍東線的美軍,美軍的處境將更加艱難。在雙方都面臨同樣不利的形勢下,應該把困難留給對手而不是自己。回到戰爭的目的,戰爭的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而消滅敵人,不能很好的保護自己又如何能夠消滅敵人。

實際情況是東線部隊因為嚴寒導致大量非戰鬥減員,嚴重影響了戰鬥力。只是由於當時美軍的問題更為突出,才獲得慘勝。東線的志願軍,這隻英雄的部隊,經過這一戰役,幾乎被打殘,只得進行長時間休整。而打殘他的主要是嚴寒的氣候而不是美軍。如果當時東線讓粟裕去指揮,而且讓粟可以獨立決斷,結果恐怕會好得多,那恐怕是當時中共軍隊的最強陣容。粟裕的特點是始終具有強烈的風險意識,既低調謹慎又善於把握和充分利用戰機。當時東線志願軍的問題就是有勇無謀,準備嚴重不足。而當時麥克阿瑟在完全沒有掌握準確情報的情況下就提出在聖誕節打到鴨綠江結束戰爭,太過自信,對中國軍隊的認識還停留在晚清與民國抗日時期。中共建政之後中國的統帥換了,新中國是打出來的,軍隊的戰力自然與以前不同。

勇要有勇的根據,沒有根據的勇是莽撞。驕兵必敗,東線的志願軍與當時的美軍犯的是同樣的錯誤。戰場上,任何一個成功者都對應着一個失敗者,正是由於有太多的失敗者才成就了成功者的英名,特別是當失敗者之前也是一個赫赫有名的成功者的時候。中共那些名將的升起對應着太多國民黨和其他對手名將的隕落。

在朝鮮戰爭進行過程的開始階段,美軍的問題主要是其統帥麥克阿瑟的問題,而其失誤的場景是先取得仁川登陸的巨大成功。人在成功和高高在上的時候最容易失誤,這是一個普遍規律。獲得的成功越大其失誤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這是人性使然。他的失誤主要表現在,一個是對中國出兵的決心和新中國軍隊戰力的認識嚴重不足,另一個是對他的上級統帥美國總統對這場戰爭把握的程度認識不足。一個局部戰爭因為他的錯誤所造成的失敗和恥辱,而要被打成全面戰爭,這個後果和責任他可以不顧,但作為他的上級美國總統卻不能不管,所以他的被撤也很正常。而被提拔上來的新的美軍統帥的人選也是正確的,人們看到李奇微不是像其前任那樣高高在上,而是貼近美軍底層,注意細節,發現問題,最終找到了志願軍禮拜攻勢,後勤保障薄弱的特點,並利用這一特點給志願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朝鮮戰爭在志願軍經歷了第一,二,三次戰役勝利之後,彭的表現也可圈可點,他沒有犯麥克阿瑟那樣的錯誤,及時叫停,進入防禦作戰。因為他始終關心着底層部隊的狀況,知道自己的弱點和對手的優勢。中共在幾十年的戰爭風雨中培育了大批像彭德懷這樣老練成熟的軍事將領,這是一個能征慣戰的群體。成功的將領都是相似的,既有激情又很務實,既注意細節,又能把握全局,努力做到客觀,克服自己的主觀。

軍事是政治的延續,而在政治舞台上不只有戰場更有官場。在戰場上是與敵人爭鬥,而在官場上與是同僚爭鬥。戰場上是公開的刀光劍影,官場上是隱蔽的刀光劍影。在戰場上講究知己知彼,在官場上同樣講究知己知彼。戰場上的佼佼者未必是官場上的好手,反而常常是官場上的失敗者,古今中外都是如此。從蘇聯朱可夫的落寞到中共彭德懷的含冤,與彭德懷同樣遭遇的還有賀龍。比較來說粟裕的情況要好一些,因為他始終都有着強烈的風險意識,戰場上精細縝密,官場上低調謹慎,與粟裕同樣處境的還有劉伯承。

在50年代曾經長期擔任國防部長的彭德懷應該向粟裕和劉伯承學,官場上要低調謹慎,然而這恐怕又不符合彭的性格。實際上到了50年代中後期,在毛澤東的心理就一直有一個想法,就是提拔林彪,作為自己的重要助手,接替彭德懷,這個心思沒有多少人看得出來,彭更是毫無覺察。對毛來說關鍵是尋找一個機會來實現自己的想法,59年廬山會議實際上就是這樣一個機會,這一點幾乎沒有多少人看的出來。但也不是所有人都看不出來,起碼有一個人看出來了,這個人就是林彪自己。毛可以允許劉伯承和粟裕賦閒在家,但對林彪長時間的無所事事卻難於容忍。因為在所有將帥中,毛對林是最器重的。如果林有其他的一技之長,不去和彭爭奪國防部長這個位置那是最好,可惜經歷了長期戰爭環境的人們,除了個個是戰場上的行家裡手之外,其他幾乎都是一竅不通。此時的中國最需要的是經濟與科技人才,比較來說聶榮臻的選擇是最好的,利用自己曾經在外留學的背景,主動請纓接手高科技的國防工業。毛想用林彪替代彭德懷,這個想法無可厚非,只要做一下正常的組織調換就可以了,根本用不着採用廬山會議上那種殘酷鬥爭無情打擊的方式。新中國的政治統帥們的政治能力是相當幼稚的,後面打到劉少奇也是如此。

彭的性格過於耿直,容易得罪周圍上下左右的人,這在官場上是大忌,粟裕也有這樣的特點。在戰場上需要有獨當一面的魄力,而在王權在上的官場上就要有所顧忌,需要時刻維護王權的面子。實際上在正常的生活中,有一個時刻提醒着自己直率的人這本來是一件好事,可以避免自己的失誤,就像唐太宗形容魏徵那樣,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如果這是在戰爭的艱苦時期是不難做到的,可到了和平時期,這就不容易了,即所謂為王者,只可同患難不可同歡樂。

林彪對毛對自己的器重心知肚明,在廬山會議上成為倒彭的幹將,為自己爭得了權利,後來林對毛的大肆吹捧多少有些謝主隆恩的意思。然而凡事都有個度,把毛吹的違反了基本的常識,導致毛對林開始反感和警覺,林的好日子就到頭了,最終折戟沉沙,客死他鄉,成為權力爭鬥的犧牲品,成為中共所有將帥中最大的失敗者。人不可在虛假的路上狂奔,否則必然要吞食其所帶來的苦果。真實與真誠始終是一個人立於不敗的最可靠的策略。希望後人們能夠從他們身上汲取教訓,學習他們身上好方面。

君主專制的官場是以王權作為權威,以等級劃分尊卑,維護的是王權的利益。戰場的目的在於打破已有的權威,而官場的目的在於維護現有的權威。一個善於打破權威的人如何成為善於維護權威的人。社會既需要善於打破權威的人,也需要善於維護權威的人,關鍵是這個權威是什麼,而這取決於所處的時代,是君主王權時代還是民主憲政時代。民主時代是以法律作為權威,不分貴賤尊卑,維護的是每一個公民的正當權利。在今天中國長久以來爭論的到底是權大還是法大的問題,本質上就是今天的中國到底是一個傳統的君主國家還是一個現代的民主國家的問題。

毛澤東兩個戰場上最主要的幹將,都沒有得到善終,結局悽慘,這是王權專制政治的普遍特點。彭德懷雖然含冤而去,但是他為民請命剛正不阿的形象卻會被後人永遠緬懷。林彪戰功卓著,被毛所偏愛,正是由於林更被毛所偏愛才導致他在文革時對毛個人崇拜吹捧那樣的肆無忌憚,以至於罔顧常識,在民主科學時代大肆造神。

戰場是敵我之間實打實的較量,虛假是留給敵人的,為的是造成敵人的錯誤。現實的和平生活需要的是人們的真實與真誠,團結是以真誠作為基礎的,而敵視與防範都是從欺騙開始的。對於社會上位高權重的官宦權貴們,當其對公眾進行任何的虛假欺騙時,實際上就是在與社會廣大民眾為敵。專制社會的最大特點是社會的不平等,存在着高貴者對卑賤者的鄙視和利用,進而導致人們的彼此敵視,導致人們永無休止的爭鬥。在這樣的社會,人們之間難於建立真正的信任,彼此之間處處設防,在這種官場上的樸實無華無異於是幼稚和愚蠢的代名詞,正是由於社會缺乏真實與真誠,才導致人們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相互傾軋。

人們看到只有西方現代社會那些曾經叱詫風雲的將帥們才能夠得到善終,即使他們曾經犯過錯,後人也不會去計較,因為他們是在為民眾而不是王權而戰,他們的榮辱由民眾而不是王權決定。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美陸戰隊6月將駐守內湖新館
2018: 原創隨筆《從百草園到一笑泯恩仇》
2017: 土共76年非法政變推翻毛澤東和文革,今
2017: 這是Springer嚴重的對科技崛起華裔敲詐
2016: 收到天上傳來這樣的信息
2016: 搶占利比亞是國家重大戰略
2015: 日本印象之一:黑川晉的謙遜與日下公人
2015: 還原真相:被醜化的歷史名人
2014: 將不戴皇冠的獨裁者送上斷頭台只要七天
2014: 魯迅曾經講過的一個冷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