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跟帖
ZT 院士楊叔子:文理分科只能教出“1/4個人”
送交者: 5000 2009月02月01日19:36:45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回  答: 老禿筆:鋼筋和彈簧的差別---閒談文理科老禿筆 於 2009-02-01 19:10:15
中科院院士楊叔子 要求博士生必須會背論語
2008年11月16日 12:56:01  來源:揚子晚報


【字號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 【關閉】 【Email推薦: 】


院士楊叔子:文理分科只能教出“1/4個人”

院士楊叔子昨在寧開講壇:想當我的研究生,必須先考古文

“現在每個學校都實行文理分科,其實這對培養學生的素質並不好,應該主張文理兼修。”昨天(11月15日,下同),在由江蘇省科協主辦的“系列高端論壇”上,著名教育家、機械工程專家楊叔子院士提出,學理科的要讀一讀《論語》、《老子》,增加“文人氣”,讓思維發散;學人文的也要學一點理科知識,防止“不着邊際”。“文理兼修,並不會有衝突。”

現代社會中,偏才、怪才越來越多,很多人都認為是大學教育造成了這樣的現象。但是楊院士認為,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中學時的文理分科。他告訴記者,現在缺乏對學生的全面教育,“教育家梁思成早在1948年就提出,要走出‘半個人的時代’,意思是說,當時的文理分科,使得搞文的不懂理,搞理的不懂文,只能培養出半個人來。”可是時至今天,文理分科不但沒有變,而且分得更細,學工的不懂理,更不懂文,學機械的不懂電氣,學製造的不懂汽車,“當年所說的半個人,到現在已經是1/4人,甚至是1/8人。”

中學裡的文理分科,因為有高考這根指揮棒的作用,學生們偏科的情況日益嚴重。“本來這個人文科不行,按理說,應該多加學習來彌補,可文理分科後,他選擇理科,必然更加忽視文科學習,其結果可想而知,只能培養出人文知識缺乏的理科偏才。”現在大學生在進校前有兩點不完備:一是人格不夠健全,二是基礎不夠紮實。所以,他希望大學生要文理兼修,在知識上更富有、思維上更聰明、能力上更突出、身體上更健康,人格上更高尚。

“很多人提到文理分科,就會覺得不合理,沒法兼容,甚至會出現衝突。”楊院士說,其實這對培養整個人的素質都有好處,學理工的人思維嚴謹,如同孫悟空戴上了“緊箍咒”,增加人文知識,可以培養發散思維,在研究創新上就不會鑽“牛角尖”。同樣,學文科的人發散思維好,這本是一件好事,但發散過度就容易得“神經病”,必須學一點理科知識,培養嚴謹思維,防止說話、做事“不着邊際”。“就拿我自己來說,入學前念了5年的古學典籍,9歲才上小學,開始學習加減乘除,一年後升到初中,數學和化學成績都不行,但到高中時還是追趕上了。這就是文理兼修的結果。”

1997年,楊叔子卸任華中理工大學校長的職位,全身心投入到研究生培養上,但這時他突然向學校提出了一個讓人驚訝的要求:1998年隨他就讀的博士研究生,在2001年上台答辯前先要背《老子》,1999年入學的除了背《老子》以外,還要增加背誦《論語》前7篇。過不了《論語》和《老子》關,休想從他手裡畢業。“堂堂一個博士,連祖國傳統的經典文集都不了解,還有必要學其它知識嗎?楊院士說,他是搞機械製造的,屬於理工科範疇,但他從不忽視文科知識的學習,他也希望現在的科技工作者增加一點“文人氣”,不要一味去鑽金錢與效益的“牛角尖”。(朱 姝)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我對西方文化還是持二元論的觀點,
2008: 爐邊閒話(1)
2007: 木頭談酒(15)-朗姆酒
2007: 司馬非馬:《最後的刺客》(6)
2006: 【驚悚小說】--- 網絡幽魂(1)
2006: 給大家算筆賬
2005: 漢武帝太子劉據的悲劇
2005: 談漢武帝死後的重要人物“霍光”
2004: 隨感(2004.1.31)
2004: 聰明才智是什麼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