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外婆家的陳年舊事
送交者: 拿狗的耗子 2005年07月09日12:35:55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外婆家的陳年舊事

可能是因為小時候由外婆帶過,也可能是母親家的兄弟姐妹眾多,是個熱熱鬧鬧的大家庭,故而每次去上海都能盡情地玩,盡情地吃,所以我和外婆家的姨媽舅舅們都很親,與表兄弟姐妹都很近。

媽媽家是個很大的大家庭,外公自己的兄弟姐妹陣營就很龐大,我母親有五個叔叔,八個姑媽,而她自己有一個姐姐,四個兄弟。母親祖籍江蘇海門,這是一個靠近南通的沿海小城鎮,可到了外公那輩,他們兄弟幾個就象當地很多同輩的實業家那樣,去了上海開紗廠。男人們在外辛苦掙錢,掙得的錢除了發展生產以外,就是在家鄉買房買地,女人們則在家裡照顧孩子和家業。可能因為我外公是長子,在家庭中有特殊的責任,所以他在自己的家裡辦起了私塾,凡是家族中適齡的男女全都要去外公家讀書。我想外公在當時應該算是比較開明的,即便是我的外婆也是斷文識字,不曾裹足,這在一個世紀以前已經是很不簡單的事了。

大約在七十年代末,我們學校曾經邀請過一個美國大學的華裔教授來講學,結果他提出要來我家,因為他是我母親的表兄。後來聽母親感嘆地說,她這個表哥當時也是和我的幾個舅舅一起在外公家上的私塾,後來去上海考學,無奈何不知是天資不夠還是學習不用功,反正是屢考屢敗,最後實在沒有辦法只好送到國外去上學。

據母親回憶,幾個舅舅是絕頂聰明。他們家的孩子在老家受過啟蒙教育之後就會去上海上中學,然後考大學,而幾個舅舅每次都能進入上海市各種數學物理競賽的前三名。大舅舅保送的是上海交大,二舅舅保送清華,三舅舅保送了北大,只有小舅舅因了文革,去了東北,後來在東北上了大學。大姨媽上的是師範,而我母親,大概是他們家最不安分的一個吧。十六歲時跟着她的同學背着家裡偷偷地去參軍,結果部隊被拉到了東北,一個南方的女孩子,除了東北的冰天雪地以外,還有大量地拉練,行軍,自然是苦不堪言。據大舅舅的描述,當時他在北京工作,一次出差經過東北,就順道去部隊看我母親,結果她居然抱着大舅舅放聲大哭。當時母親也是高中畢業,這在當時的部隊裡也大大小小算個知識分子了,所以做了個小文書。等到抗美援朝開始,部隊進行調整,絕大多數的戰士去了朝鮮,而因為母親的那點知識,就被重新送到了大學去學習。

記得小時候看母親大學時期的照片,真的可以用意氣風發來形容。有運動場的英姿,有寢室里同學的歡笑,還有樹蔭下的閒暇時光,曾經讓我羨慕不已。我以前問我老爸,當時是怎麼追我老媽的,嘿嘿,老爸調侃地說,是先進幫助後進幫出來的。都說富不過三代,這聰明大概也傳不了三代吧,到了我們這輩,全都是默默無聞之輩,以至於老媽在我讀大學時,常常是悲痛加不解地讀着我的成績單,想不通她女兒竟會如此地愚笨。

可能是外公去世的早吧,到了文革期間,外婆除了成份高外也沒有受到什麼衝擊,只是沒收了所有的房產和家具。記得小時候,我們幾個表兄妹每次去南通看外婆,都會趴在被封的房子外面看裡面的家具,裡面堆滿了各式各樣的紅木家具,每次看都是越來越少,直到後來整個大院成了南通市市政府的辦公大院。這時候外婆已經是風燭殘年的孤老太,子女均在外地工作,她又堅決不願意離開她的院子,離開她的家,子女們能夠做到的也就是按時寄些錢去。記得小舅舅結婚時他還在東北,外婆向政府提出想要回幾件家具,以便可以換些錢讓他們夫妻回一趟南通,結果她拿回了一張紅木的大床和幾張方凳,一共賣了一百五十大元的人民幣,後來我們幾個孩子回南通還結伴去寄賣店看過那張大床。到了文革結束以後,一次大舅舅去南通開會,噹噹地的領導知道他們的辦公大院與舅舅的關係時還專門來徵求他的意見,想知道家屬的打算,後來據老媽說,他們大家都覺得這些財產是老人的,老人們都也去世,而他們現在自己都已有了自己的生活,沒有必要再去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處理這些財產,所以一致同意就捐獻給南通市政府了。

那時去外婆家玩,年少不知人間的滄桑,可是現在回想起來卻常常有夢回不了故鄉的感嘆,外婆外公早已作古,那個大家庭也早已不復存在,想必今生是沒有什麼機會再游故鄉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東京沙漠(二)
2004: 高考苦辣談
2003: 失火的天堂(1-2章)
2003: 失火的天堂(3-4章)
2002: 重慶森林:冷暖天涯
2002: 我的西安羊肉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