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红树林
万维读者网 > 五 味 斋 > 帖子
圆梦--记爸爸的最后一堂课
送交者: 涯小三儿 2007年06月13日11:02:21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圆梦--记爸爸的最后一堂课

早就听人说,爸爸年轻时讲课,口若悬河,神采飞扬,从不用讲稿。而且最绝的是他最后的一句话,一定压在下课的铃声上,一秒不差。如果把他讲的课记录下来,不用删改,就是一篇见报文章。说这话的是去年英年早逝的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何某。

爸爸在北京某大学教授中国古代史多年,现虽年事已高,却仍教学不止。我一直想有机会亲耳聆听一次爸爸讲的课。去年夏天回国探亲,正赶上爸爸要去给研究生上假期前的最后一堂课。平时系里都派学生接送,这次便由我陪同,一来可减轻学生负担,二来又圆了我多年的梦。

北京的初夏,虽微风习习,仍挡不住那铺天盖地的暑气。爸爸吃过早饭,换上他自己挑选的“讲课服”,一件白色短袖上衣和一条浅灰色长裤,拿着拐杖,在我的搀扶下,慢步向教学楼走去。一路上遇见不少熟人,同事和学生,他们都毕恭毕敬地向爸爸问候,爸爸每次都向他们介绍我: “这是我的小女儿,刚从美国回来探亲。” 走到教学楼,爸爸已经是满头大汗。休息10分钟后,就到了上课的时间。我扶爸爸走进教室,里面稀稀拉拉坐着十来个学生,据说都是博士生和博士后。讲台桌后面放着一把椅子,是专门给老教授预备的。爸爸放下拐杖,从手提包里拿出讲稿,又把手表取下放在桌上,慢慢坐下,开始讲起来。

爸爸这堂课的题目是“中国古代经济社会结构与发展”。他的声音低沉,缓慢,不时翻动讲稿,偶尔会站起来在黑板上写几个短语来加重语气。每当他站起,我就担心地目测椅子与黑板的距离,生怕他颤抖的双腿支撑不住身体的重量。。。眼前的爸爸,满头白发,腹部臃肿,大部分时间都在照本宣读他那认真准备的讲稿。没有激情,也没有起伏,整堂课显得枯燥,冗长。我环顾四周,听讲的研究生们大都无精打采,心不在焉。有的偶尔在本子上记下几笔,有的在拨弄手机,还有的干脆在埋头大睡。我心里阵阵酸楚,这些研究生们,怎么能想象爸爸当年应邀到北大讲课,几百人的大阶梯教室,一座难求的盛景!岁月无情,当年那飞扬的神采,闪光的语言,只能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了。

突然爸爸话锋一转,讲到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面临灭亡时在经济结构上的共同特征,也就是所谓“败象”,即城市经济畸形繁荣,农村经济大面积萎缩。具体表现为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使得城市商业过量发展,而农村土地大量荒芜,最终导致整个国家经济基础动摇。一旦遇到大面积的自然灾害,或外族入侵,整个王朝就灭亡了。听到这里,我心里骤然一沉,而后又眼前一亮,爸爸到底是宝刀未老,这精辟的论述,简直就是警世通言!他的眼睛放着光,声音高亢,手中的讲稿也不见了。再看那几个研究生,还是一如既往地玩手机,看窗外,刚刚睡醒的还在发愣。随后,爸爸又讲了些暑期读书计划和论文方向等,下课的时间就到了。我注意到,他的最后一句话,仍然压在了铃声上。

我的梦终于圆了。。。。?

回家的路上,爸爸告诉我,他已经通知系里,下个学期他不准备再讲课了。我心释然。两个月后,北京日报全文登载了爸爸的文章,新华文摘等几家有影响的期刊相继转载或介绍。后来才知道,爸爸的这篇文章是根据他给部长们讲课时的讲稿修改而成。我暗自希望部长们的课堂表现比那几个博士强些。

涯小三儿成稿于2007年父亲节前。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6: 我和父母
2006: 露骨的文化谄媚--看影片《巴尔扎克和
2005: 问题多:身贫智不贫
2005: 法律咨询:这记者的行为犯法吗?
2004: 改变我人生航向的女人
2004: 读书少年时
2003: 巴黎——雨,七个半小时
2003: 不好色的男人不可爱
2002: ZT:台湾流行歌曲30年概览(一)
2002: ZT:台湾流行歌曲30年概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