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红树林
万维读者网 > 五 味 斋 > 帖子
arendt:用非母语写作的作家们 ( 5 )
送交者: arendt 2007年10月20日17:49:30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长久以来,崇尚文化艺术的法国都是世界各国艺术家的朝圣地,各种新文艺思潮的发源地。仅仅在文学领域,用法语写作的非法裔作家恐怕在数量上要超过用英文写作的非英美裔作家。比利时女作家弗朗索瓦丝 马莱-若丽斯(Françoise Mallet-Joris)1997年在接受法国 读书 杂志访谈时曾谈到这个问题。当被问及”什么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事件时”,她回答道:”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个现象是,尽管在最近几十年中,法语在很多国家失去了影响,仍有很多作家放弃了母语而用法语进行文学创作 。” 她列举了一些知名作家的名字,如爱尔兰人萨谬埃尔 贝克特,亚美尼亚人阿瑟 阿达莫夫,罗马尼亚人尤金 尤奈斯库,美国人朱立安 格林以及其他几位知名度不是很高的作家。这份名单并不详尽,而且列举的只是20世纪的作家。其实,仅我知道的用法语写作的非法裔作家就可以追溯到18世纪。波兰作家Jan Potocki于1795年开始创作的小说 « 在萨拉戈萨发现的手稿 »和英国作家威廉贝克福(William Beckford)于1786年出版的小说 « 瓦泰克»都是法国魔幻文学的开山之作,法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茨维坦 托多洛夫(Tzvetan Todorov)对这两部用法语写成的小说推崇备至,并在他的著作 « 魔幻文学引论»中将它们作为范本来研究。值得一提的是托多洛夫本人也是用法语写作的保加利亚人。上世纪五十年代,他为了逃避国内的共产高压来到法国,在法求学并开始学术生涯。自1968年起托多洛夫开始任职于法国国家科研中心,1987年起成为那里的语言与艺术中心的负责人。用著作等身来形容托多洛夫的学术成就毫不为过,我常常想这得需要何等的脑容量才能用外语写那么多书,而且他的书没有一般学术著作的那种枯燥晦涩,常常是独辟蹊径,深知灼见随处可见,读起来兴味盎然,让人感觉到思维的乐趣。一向有崇法传统的美国文人学术圈自然懂得托多洛夫的份量,于是他多次成为哥大,哈佛,耶鲁和加大的座上宾。

说到托多洛夫,我又想起了他的同胞,同样在国际学术界声明显赫的朱莉娅 克里斯特娃(Julia Kristeva)。在国内时光知道她是法国当代三大女性主义理论家之一,她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各类哲学和文学批评著作中,给人一种权威的感觉,那时万万没有想到来法国后会有机会聆听这位大知识分子的讲课。记得我第一年在巴黎七大选课时,看到名单上赫然列着朱莉娅克里斯特娃的名字,当时心砰砰跳个不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毫不犹豫地选了她的课,虽然对那门课兴趣并不大,就是为了看看她长什么样。开课那天,我提前20分钟来到大教室,里面几乎几经坐满了。其中有不少中老年学生,很明显是慕名而来的。上课时间到了,克里斯特娃准时进入教室,身穿一件灰色长大衣,头戴一顶帽子。她矜持而又谦逊地向大家微笑,然后摘下帽子,露出一头黑短发,感觉像是染过的。她长得不算漂亮,发型也怪异,给我感觉跟一般女人不太一样。她那天讲精神分析,我最发怵的内容,所以没怎么听明白。我知道她不是法国人,当时很惊讶她的法语居然听不出口音来。后来看她的一本书,才知道她也是自小就在索菲亚开始学法语的,1964年25岁时来到法国深造法国文学,是法国结构主义大师罗朗巴特的学生。六十年代的法国大学里左派思潮泛滥,克里斯特娃认识了才华横溢的毛派分子菲利普索莱斯(Philippe Sollers),两人志趣相投,很快成了密友,最终成了夫妻。他们和另外几个先锋青年创立了著名的 原样 杂志,对当时的法国文坛产生过重要影响。菲利普索莱斯也是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对中国有相当的研究。虽然妻子的名声超过了自己,索莱斯对她还是一往情深。在电视上看过采访他们的节目,他吸着烟,以看似嫉妒的语气说年轻人都很喜欢克里斯特娃。这位女学者的确有种特殊的魅力。虽然身为国际知名的大知识分子,她却丝毫不给人高傲冷漠,难以接近的感觉。系里的秘书提到她时虽然满含敬意,但我看到他们在一起时却像年轻人之间那样说笑。选她的课必须要在课堂上做报告才能拿学分,而且要跟她约见商量报告题目。我因此有机会与她单独接触。那时班上只有我一个中国人,又是刚出国,不习惯当众做报告的我想跟她商量能否光写个笔头作业就可以了。她丝毫不肯退让,坚持让我在课堂上做报告,说你要相信自己,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最出乎我意料的是,她居然用汉语跟我说: ‘我了解中国人,我在索邦学过四个年汉语’。她的怪异中文一下就把我逗乐了,紧张感消失了。闲聊了一会儿,开始商讨题目,她给我布置了罗朗巴特的 «情爱话语片段 »,我心里叫苦不迭。毕竟罗朗巴特是她的老师啊。为了这个报告,我查了一个星期资料,把那本书翻来覆去读了好几遍,才挤出一点自己的东西。报告那天,我拿着一叠稿子对着下面的听众开始讲,克里斯特娃坐在一边听,我几乎把稿子背下来了,说的很快,希望赶快讲完。我以为说得快,她就顾不上抓我啥小辫子了,没想到她竟然一直追随着我的思路,在我感觉得意或是心虚的地方及时插话发表评论或是提问。这场报告下来,我彻底领教了她的思维敏锐性。

朱莉娅 克里斯特娃的研究领域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符号学,普鲁斯特,还写过四本小说。她的著作虽然没有托多洛夫的那样多,但几乎都是大部头,而且内容相当深,理解起来不容易。上课时用过她的书 « Le Génie féminin »,讲三位杰出女性:德国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英籍奥裔精神分析学家美拉尼克莱因 和法国作家科莱特。对美拉尼克莱因的精神分析研究我是没听进去,我感兴趣的还是她对科莱特的分析。还看过她研究普鲁斯特的另一个大部头,« 敏感的时间»,其中的一些分析真是精彩,让人感觉到文学作品中那些混沌未明的片段经评论家理性之光的照耀后所散发出的那种美。克里斯特娃的小说没有引起什么反响,毕竟学者评论家和作家是两种职业,一个人可以成为作家,但不一定能成为学者。同样,一个学者,文学理论家也未必能写出好小说。同托多洛夫一样,克里斯特娃也曾应邀在纽约哥大做过学术讲座,还在纽约大学教过符号学。在文学艺术哲学领域,法国还是北美大陆学术界的风向标。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6: 股海无边 (五)
2006: 朱利安尼的高招
2005: bigsky:天堂的太陽(17)
2005: 墩体追忆:火红的战争年代
2004: 君问归期未有期 (二)
2004: 〖原创〗看《晚年邓小平》有感
2003: 秋天的辉煌
2003: 夹杂在人群
2002: 风花雪月的浪漫故事
2002: 三藏与女妖桃儿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