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日學者聲稱:要埋葬日本的不良集團主義文化
送交者: 劉怡祥 2005年04月11日12:09:33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日學者聲稱:要埋葬日本的不良集團主義文化
--------------------------------------------------------------------------------

2005-04-11 06:15:27 點擊:341

《中國新聞周刊》2005年04月11日


“今天日本的社會制度和戰前已經大步相同。現在,經歷過戰爭的日本人大都離開了這個世界了,但是導致戰爭的文化原因,仍然殘存在日本人的意識當中”

文/劉怡祥

導致日本走上戰爭之路的文化原因是什麼?作為一名86歲的日本思想和文化界的知名學者,這是加藤周一長期思考的問題,為此,他呼籲日本要反省自己的侵略歷史。

3月30日下午,加藤周一應清華大學東亞文化講座和日本國際交流基金的邀請,在清華大學圖書館報告廳舉行了題為《醫學文學社會批評:我的人生我的路》和《日本和平憲法與東亞》兩場講演。

加藤周一1943年畢業於東京大學醫學部,1946年借長篇文學評論《1946年:文學的考察》正式登上日本文壇。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加藤提出“日本文化雜種論”,並推出力作《日本文學史序說》,成為日本思想和文學研究的經典,他本人則被譽為當代日本“百科全書式”的學者。

“導致戰爭的文化原因,仍然殘存在日本人的意識當中”

加藤出生於東京一個破落家庭,從小處於社會的邊緣階層。說不清是幸還是不幸,加藤由此有了一個觀察日本社會的清醒的視角,也使他經常為無力改變當時社會的反動而痛苦--加藤當時就認為,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是非常愚蠢的行為,但是他周圍的人不僅認為他是異類,還對他加以排斥。加藤從此意識到,正是某種結構的存在,日本的侵略戰爭才能持續,而日本國民是支持戰爭的重要力量。於是他遠赴歐美,開始?幕嵌人伎既氈菊秸缸鑭納畈閽頡?br>
在其後的日本文學史研究的過程中,加藤發現日本文化在社會性上具有“強烈的集團主義傾向”,這種集團主義的傾向在日本人的思想和心理上又表現為“超越性價值的缺失”。“集團主義”和“排斥超越性價值”的兩大特點,正是加藤周一經過長期思考對於“日本文化是什麼”的問題做出的有說服力的解答。

中國新聞周刊:你如何?幕嵌確治鋈氈廄只秸腦穎?br>
加藤:我認為很大的原因在於日本的集團主義意識。日本人沒有一個超越集團之上的超越性價值,因此日本的國家主義就走上了極端化的道路--天皇是日本社會的共同體最大的象徵,沒有任何其他價值能夠超越天皇,日本國民在保衛天皇的名義下義無反顧的投入到戰爭當中,持反戰意見少數派則受到排斥。

日本人對於少數意見者,要麼進行說服,如果不能說服,則將他趕出集團。戰爭期間京都大學的教授、刑法學者瀧川幸辰就因為對天皇持反對意見而被開除教籍。當時日本政界則禁止了一切黨派,而以保衛天皇的名義成立了單一的組織“大政翼贊會”這是日本集團主義的極端體現。

由於這種濃厚的集團意識,日本人往往會質問少數持反對意見的人“你這樣想還算不算是日本人?”日本人並沒有真正平等的概念,只有和集團中心距離遠近的區別。

中國新聞周刊:當今日本社會右傾化的文化背景又是什麼?

加藤:導致今天日本社會右傾化的文化原因,我認為還是上面所提到的集團主義意識。惟一不同的是,今天日本的社會制度和戰前已經大不相同。現在,經歷過戰爭的日本人大都離開這個世界了,但是導致戰爭的文化原因,仍然殘存在日本人的意識當中,日本人對不同意見者的歧視仍然存在。

日本的文化源自中國,這是一個無法否定的事實。這個事實造成了歷史上日本人對中國文化持有一種自卑感。這種自卑感在一定的條件下會走向極端。

比如在中日甲午戰爭時期,日本戰勝了當時的清政府,這種自卑感一下轉化為一種高度的優越感。正是這種自卑感和優越感夾雜的複雜性,使得許多日本人今天仍不能正確地看待中國。

“輕易放棄憲法第九條,強化日美安保條約是一條非常危險的路”

修改和平憲法是2004年日本政界的最主要議題之一,到了2005年有愈演愈烈之勢。如果自民黨的修憲議案最終得到通過的話,那將意味着日本安全政策的巨大轉變,並將影響到亞洲地區的安全格局。針對自民黨修改和平憲法的企圖,加藤周一和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等9位日本文化界著名人士於2004年共同組成了維護日本憲法第九條的“九條會”,從反對修憲的立場出發,在日本各地巡迴演講,引起強烈反響。

日本憲法第九條規定:“日本國民真誠地企望以正義和秩序為基調的國際和平,永遠放棄國家主權發動的戰爭、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為達此目的,日本不保持陸海空軍和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交戰權。”

中國新聞周刊:你和大江健三郎發起維護日本和平憲法第9條的“九條會”的理由是什麼?

加藤:和平憲法誕生之後的半個世紀,一直是日本政府對憲法第九條做出不同解釋的過程,也是日本擴張軍備的歷史。

為了維護和平憲法,我們必須思考日本失去和平憲法的結果。第一是由此而來的集團自衛權的問題--這個集團只能是締結了安保條約的日本和美國,而不是日本和菲律賓、日本和韓國、日本和中國,其結果必然是日美軍事同盟得到進一步強化,這樣,日本在外交方面的選擇範圍也會變得狹隘;第二是日本必然會恢復徵兵制度,而且日本一旦擴張軍備,軍需體制必然會得到加強--戰前,日本的軍部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左右了日本政治。

所以我認為輕易放棄憲法第九條,強化日美安保條約是一條非常危險的路,現在正是日本面臨選擇的分水嶺。我們成立九條會,就是希望宣傳日本不應該選擇走向戰爭的路。

中國新聞周刊:修憲的聲音在日本國內有多大?

加藤:目前,儘管在日本議會中間主張修憲的意見占壓倒多數,但是在議會之外,根據輿論調查的結果,半數以上的意見還是“不修憲好”。

中國新聞周刊:你如何看日本新版歷史教科書問題?

加藤:日本的新版歷史教科書是按照符合日本自己的利益而歪曲歷史的一種做法,我認為將歪曲的事實教給孩子的做法,是一種非常不好的行為。

德國在二戰中曾經犯下許多嚴重的罪行,但在二戰結束後,德國的歷史書並不是對其不利的就不寫,因為如果它這樣做的話,就很難在歐洲和法國等其他國家共存,因此,德國和波蘭等國共同撰寫了歷史教科書,還在自己的觀點後面寫上“僅供參考”字樣。

日本在20世紀發動的戰爭中犯下了大量殺人和種族滅絕的罪行,如果不直接面對這樣的歷史事實的話,它和亞洲國家的關係就無法修好,中國和朝鮮半島的國家不會答應。德國是一個正確面對歷史的成功例子。我認為日本的態度不好,政府有責任,但同時日本社會的選擇也有問題,日本人對這個問題應該重視。

我還想補充的一點是,在日本,採用教科書的程序分為政府(文部省)的審查和各地教育委員會來決定學校是否實際採用。上面提到的那部歪曲歷史的教科書,目前雖然通過了文部省的審查,但很少被實際採用。同樣,在日本也有很多人對美化歷史的行為進行過批判,作家芥川龍之介在大正時期對日本人美化歷史的批判就是一個著名的例子。
編輯:龍芯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忘記屠殺就是第二次屠殺
2003: 對美軍軍事上的總結和對戰後的展望
2002: 中俄疑心美反導彈系統是戰略騙局
2002: 九一一扭曲了美國道德觀